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斐

作品数:43 被引量:290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中医
  • 10篇三焦
  • 8篇疫病
  • 7篇胃肠积热
  • 6篇呼吸道感染
  • 6篇反复呼吸道
  • 6篇反复呼吸道感...
  • 5篇中药
  • 5篇小儿
  • 5篇小儿反复
  • 5篇小儿反复呼吸...
  • 5篇辨证
  • 4篇食积
  • 4篇中医病
  • 4篇小儿反复呼吸...
  • 3篇循证
  • 3篇循证医学
  • 3篇营血
  • 3篇三焦辨证
  • 3篇三焦理论

机构

  • 4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苏州市第五人...

作者

  • 43篇董斐
  • 25篇谷晓红
  • 16篇于河
  • 14篇刘铁钢
  • 5篇李晓菲
  • 5篇吕国凯
  • 5篇白辰
  • 4篇甄建华
  • 4篇刘建平
  • 3篇刘慧
  • 2篇王洋
  • 2篇张望
  • 2篇吴力群
  • 2篇费宇彤
  • 2篇刘邵阳
  • 2篇黄羚
  • 2篇王云辉
  • 1篇张英英
  • 1篇林燕
  • 1篇郝钰

传媒

  • 15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医杂志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教育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第七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疫病相关社会因素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疫病相关社会因素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社会因素层面为防治疫病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疫病相关社会因素研究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以关键词、发文机构为节点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文文献约6608篇,英文文献约855篇。中、英文的文献量均在2020、2021年有明显上升趋势。中文文献中中介中心性(CB)>0.1的高频关键词有5个,包括肺结核、新冠肺炎、艾滋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7个聚类,中文发文机构间无合作。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现得到CB>0.1的高频关键词7个,包括infection、prevalence、health、transmission、burden、impact、airpollution;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11个聚类,英文发文机构间合作较紧密。结论艾滋病、肺结核、新冠肺炎等为疫病相关社会因素研究领域的主要关注病种,心理、教育、污染等社会因素为重要关注点。研究侧重对疫病患者、医护人员、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分析及健康教育,并认为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这些人群是至关重要的,应加以提倡。空气污染与疫病发展有相关性,空气污染可加速多种疫病的传播,但由于疫情发生后,限制人群流动和经济活动,空气质量会有所改善。
车明璐李俐鸳田园硕李晶晶董斐刘慧白辰刘铁钢
关键词:疫病社会因素可视化分析
从胃肠积热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小儿时期的常见慢性病,目前RRTI病因尚不明确,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近年来本团队结合对胃肠积热状态的认识,从胃肠积...
董斐谷晓红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
疫病的辨证与辨病被引量:7
2022年
中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疫病常用的辨证体系包括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表里辨证,各体系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于疫病病机进行辨证。在疫病的诊疗中,要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辨证思维的指导下,辨别疫病的病性、病所、病期、病势、病理,则可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从而确定方剂、配伍选药。文章对疫病的辨证与辨病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有利于提高疫病的临床辨治水平。
刘铁钢李晶晶董斐王兆忻白辰刘慧马雪颜于河谷晓红
关键词:疫病辨证辨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
从"少阳与三焦"论辨证体系的交叉融合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不同的辨证体系都是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一种"模型化"的讨论,是一种完整探究人体的理论模型。《温热论》中"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不同辨证体系虽然理论模型不同,但生理病理基...
柳红良董斐
关键词:辨证体系少阳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中医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策略与方法思考被引量:12
2020年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 virus,2019-nCoV)感染的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疫情,随着疫情的蔓延,目前我国已将NCP定义为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1]。
杨鸣张颖董斐张英英龚嫒媛费宇彤刘建平
关键词:甲类传染病肺炎治疗中医药疫情
胃肠积热证内涵之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明确胃肠积热证的内涵,促进胃肠积热证相关性疾病的诊疗和科学研究。[方法]查阅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胃肠积热证的研究文献,参考《伤寒论》阳明病热证的相关理论,按照胃肠积热证的含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诊断、相关性疾病5个方面汇总探析其内涵。[结果]胃肠积热证的含义是因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而致的胃肠阳热偏盛的状态;其病因病机或是太阳病、少阳病失治误治转属阳明胃肠而致,或是饮食情志失调、素体胃肠热盛、外邪直中胃肠而致阳明胃肠本证;其临床表现以恶热、易汗出、口臭、口渴喜凉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数等为主;其目前尚无客观、统一的辨证诊断标准;其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关系。[结论]胃肠积热证是一种阳热偏盛的状态,其形成或源于阳明胃肠之本,或因太阳病、少阳病失治误治而致胃肠阳热偏盛,临床表现以里热实证为主并与临床多系统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胃肠积热证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因此,对胃肠积热证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胃肠积热证诊断标准的研究,对提高临床多种疾病诊疗效果和促进中医科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吕国凯于河董斐滕菲肖荃月马雪颜李晓菲谷晓红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访谈法问题的设计与实施被引量:3
2021年
探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访谈法问题的设计与实施过程。认为需结合研究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访谈前要了解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而开场问题是建立访谈互信的基础。在设计主体问题时要紧扣研究目的,灵活运用开放型、封闭型、清晰型、具体型和抽象型问题,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的访谈问题,适当进行追问,解决实际需求。访谈结尾建议设置开放型问题,提前进行预访谈以及通过专家共识方法完善访谈清单。掌握访谈方法,将有效提高访谈效率和质量,使访谈获得具有足够广度和深度的研究资料,促进名医传承工作的高效开展。
梅沉成于河刘铁钢董斐马雪颜骆长永谷晓红
关键词:访谈法名医传承扎根理论
基于三焦理论及镜下微观RAC征象探索分消上下法治疗Hp感染新思路
幽门螺杆菌(Hp)为Ⅰ类致癌原,根除Hp可作为胃癌一级预防措施.关于Hp感染,现已明确将其定义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Hp感染具有细菌病原学致病的基本特点,从中医角度看,属于外邪致病,但同时兼有内伤的病理基础.正常胃黏膜具...
柳红良董斐
关键词:三焦理论HP感染
食积因素对昆明小鼠血清IgA及肺脏与结肠组织SIgA、SP、VI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对照组与食积模型组小鼠血清IgA及肺脏、结肠组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并分组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食积"的病理基础及"食积致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自制高热量、高蛋白饲料喂养结合52%牛奶溶液灌服的方法,制作食积动物模型,检测血清IgA及肺脏、结肠组织中SIgA、SP、VI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食积模型组小鼠血清IgA、肺脏SP及VIP的含量降低(P<0.05),肺脏、结肠组织SIgA及结肠组织中SP含量呈现下调趋势,结肠组织中VIP呈现上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正常对照组中,肺脏及结肠SIgA、SP、VIP各指标之间呈正性相关(P<0.05),血清IgA与肺脏SIgA、SP、VIP及结肠VIP之间呈负性相关(P<0.05);在食积模型组中,肺脏SIgA、SP、VIP各指标之间,血清IgA与结肠SIgA之间、结肠SP与SIgA、VIP之间呈正性相关(P<0.05)。结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可能是"食积"的病理基础及"食积致病"的病理机制。
甄建华李晓菲于河马雪颜董斐吕国凯吴珺邱泽计郝钰刘铁钢谷晓红
关键词:食积免疫球蛋白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疫病中医病名探究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通过梳理中医古籍,对疫病的中医病名进行探究,以发挥中医防治疫病的优势作用。方法:检索中医古籍,构建中医疫病病名数据库,对病名进行分类和总结,探究疫病命名规律。结果:共检索中医古籍文献1 156本,检索出有疫病记载的条目31 786个,涉及病名2 207个。以发病特点命名的689个,以临床特征命名的548个,以发病原因命名的325个,以病症性质命名的171个,以病机特点命名的49个,以病变部位命名的100个,以时令主气命名的108个,以发病季节命名的60个,以人群命名的102个,以种属类别命名的51个,以五运六气命名的19个。结论:根据传染和流行程度是最多的命名方式,能够体现疫病的发病特点;根据临床特征命名是最直观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区分疫病;根据病证性质可分为寒性和热性,其中热性的命名较多;涉及病变部位最多的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这与病邪多从口鼻而入有关;五运六气是疫病最早命名方法,目前应用较少,更多是推算邪气的性质和特征。疫病命名方式不是独立的,经常是多种方式相结合命名。对疫病中医病名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疫病,对于其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刘铁钢白辰胡莉龙超君刘邵阳马雪颜董斐于河谷晓红
关键词:疫病中医病名传染病瘟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