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志宏

作品数:106 被引量:47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6篇瘢痕
  • 19篇增生
  • 18篇增生性瘢痕
  • 18篇细胞
  • 16篇纤维细胞
  • 16篇成纤维细胞
  • 14篇整合素
  • 11篇皮肤
  • 11篇扩张术
  • 10篇软组织
  • 10篇组织扩张术
  • 10篇隆乳
  • 10篇挛缩
  • 9篇乳房
  • 9篇皮肤软组织
  • 9篇隆乳术
  • 8篇荧光定量
  • 7篇荧光
  • 7篇瘢痕成纤维细...
  • 6篇肉毒

机构

  • 47篇上海交通大学...
  • 34篇上海第二医科...
  • 22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宁波市杭州湾...

作者

  • 102篇范志宏
  • 18篇钱云良
  • 17篇傅敏刚
  • 17篇王琳
  • 13篇陆毅
  • 11篇刘凯
  • 10篇陈蕊
  • 9篇邰宁正
  • 8篇马进
  • 7篇何征宇
  • 7篇杨君毅
  • 7篇黄一雄
  • 7篇平萍
  • 7篇崔磊
  • 6篇杨军
  • 6篇侯晓宾
  • 6篇陈海珍
  • 6篇金一涛
  • 5篇关文祥
  • 5篇杨群

传媒

  • 17篇组织工程与重...
  • 1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0篇中华整形外科...
  • 10篇中国美容整形...
  • 6篇中华整形烧伤...
  • 5篇实用美容整形...
  • 5篇中华医学美容...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实用美容...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医学美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4届中国美...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临床医学美容...
  • 1篇国外医学(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3篇2009
  • 2篇2008
  • 1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与扩张皮肤回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通过对皮肤肌成纤维细胞 (MFB)特征性标志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的检测 ,研究扩张皮肤回缩的机理。方法 通过犬皮肤扩张实验 ,采用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研究发现 ,扩张后皮肤真皮组织内αSMA阳性成纤维细胞仅个别散在 ,但超微结构显示成纤维细胞内微丝粗大明显 ,出现密纤、密斑。结论 扩张刺激未使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 ,但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具备了收缩功能的细胞结构 ,在细胞水平产生收缩动力 ,导致扩张皮肤回缩。
范志宏崔磊李伟钱云良
关键词:肌成纤维细胞皮肤扩张术
充注式绒毛状乳房假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1996年
为减少光滑面乳房假体隆乳术后纤维包囊挛缩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年4月~1996年4月对12例隆乳患者采用充注式绒毛状乳房假体,其中8例随访6月以上获得了预期的效果。文中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法,理论依据,优点及手术注意点。认为该类型假体为目前临床首选的乳房假体之一。
李伟范志宏钱云良杨群
关键词:隆乳术充注式
整合素和TGF-β受体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了解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整合素α1-3、αv、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1分布的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10例人体增生性瘢痕和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表面各整合素亚单位和TGF-β受体I表达的差异,以了解两者间的相关程度。结果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整合素α1-3、αv、β1和TGF-β受体I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以整合素α1、α3和β1的表达更为显著。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各整合素亚单位(除了α2以外)与TGF-β受体I在表达强度上呈正相关(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各整合素亚单位的高度表达是瘢痕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TGF-β受体I的高度表达提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对于TGF-β的高反应性;整合素与TGF-β受体I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相互影响。
范志宏何征宇马进
关键词:整合素TGF-Β受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中国女性鼻部美学分析
目的:(1)结合人体测量学制定中国女性外鼻分析指标方案;(2)确定所涉及的亚分类设计是否可以代替人体测量法:(3)为临床鼻部整形提供美学及解剖学依据.方法:用 CT 平扫技术及相应计算机人体测量软件对110名19到50岁...
吴丹雯范志宏
关键词:鼻小柱鼻部整形美学分析
文献传递
快速扩张后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1994年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后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并与常规扩张、未扩张的皮肤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扩张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与扩张速度的关系,即扩张皮肤24小时应力松弛的程度和应力状态的平衡与一周应力松弛和平衡的区别,为临床快速扩张提供生物力学的研究基础。取4只体重为15kg 左右的猪为实验动物,分为常规扩张组,快速扩张组和对照组;将容量为240ml 的矩形扩张器埋置于筋膜下,按分组要求定期给予扩张;扩张结束后取标本进行皮肤构关系、应力松弛特性、应变能密度和强度参数等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扩张皮肤的粘弹性明显下降,有别于未扩张的皮肤,而快速扩张皮肤与常规扩张皮肤的粘弹性的下降则非常相似。因此,扩张可致皮肤粘弹性下降,但扩张皮肤粘弹性的下降除与扩张刺激的强度有明显的关系外,尚与扩张刺激的间隔时间有关,但后者的影响较小。临床上可以采用快速扩张的方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范志宏关文祥金一涛施耀明
关键词:生物力学特性皮肤组织扩张术
瘢痕成纤维细胞中TGF-β受体与整合素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了解TGF-β受体和整合素在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TGF-β受体、整合素和粘着斑激酶(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受体以及整合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其TGF-βRI和整合素β1的基因拷贝数均较阴性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TGF-β受体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间可能存在着正反馈的效应,共同促进瘢痕的增生和挛缩。FAK是两条信号传导途径的交汇点和作用的中心环节。
范志宏何征宇马进侯晓宾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整合素荧光定量PCR
脂肪移植技术浅析被引量:1
2016年
自1893年德国医师G Neuber首次利用前臂脂肪组织修复眶下凹陷粘连性瘢痕至今,脂肪移植已经历了122年的历史。从那时开始,脂肪组织被医师作为软组织填充的新材料在临床上加以应用。柏林外科学教授E Hollander在19世纪末提出了“像注射生理盐水一样注射脂肪”的脂肪注射移植概念。随后巴黎医师P Fournier和Y Illouz各自发明的脂肪抽吸术,为脂肪注射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于是脂肪抽吸后的注射移植具有了最初的雏形。
范志宏
关键词:脂肪移植成活率
3D生物打印构建复层尿道组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利用生物打印体外构建具有复层结构的尿道空腔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7%GelMA和2%Alginate制备复合水凝胶,分别同绿色和红色的microbeads或2×106 cells/mL尿道上皮细胞和尿道平滑肌细胞混匀,通过本实验室改进的同轴多通道打印系统,以10~20μL/min的速度推进内、外层,以80~200μL/min的速度推进CaCl2,边打印边交联;打印后不含细胞的空腔结构,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打印后含有细胞的组织,以尿道上皮细胞和尿道平滑肌细胞混合培养液于六孔板内体外培养,分别于第0~7天live/dead染色检测细胞活力,F-actin染色检测细胞铺展情况;将培养24 h的打印后组织,予以红色颜料灌注。结果复合水凝胶混合microbeads后,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内、外双层结构,复层管腔的内、外径分别为(663.66±51.74)μm和(976.84±63.43)μm,内外亚层壁厚分别为(62.06±10.45)μm和(93.78±10.25)μm。尿道细胞在第0天和第7天的细胞活力分别为84.52%和86.26%,免疫荧光染色第7天F-actin染色铺展均匀,提示细胞铺展生长。灌注过程中,打印后空腔组织内红色灌注液可以顺利通过管腔结构,颜料并无外溢,管壁无破损。结论利用复合水凝胶和同轴多通道生物打印系统可以初步构建尿道空腔结构,打印后尿道细胞可在空腔结构内长期存活。
皮庆猛张志亮周碧玉任晓芸陆毅黄一雄傅敏刚范志宏王晓磊
关键词:水凝胶海藻酸盐
胎儿无瘢痕愈合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1996年
胎儿皮肤组织创伤修复后无瘢痕形成,这种现象由 Burrington 于1971年首先发现,并提出“无瘢痕愈合”(Fetal Scarless Wound Healing)的概念。Krummel等于1987年总结了无瘢痕愈合的主要特征:①创伤后无急性炎症反应;②真皮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含量较高;③愈合后真皮胶原纤维呈正常网状排列。无瘢痕愈合是人类追求组织修复最理想的结果。
崔磊范志宏钱云良
关键词:胎儿皮肤创伤愈合无瘢痕愈合
扩张后皮肤挛缩动力环境的实验研究
皮肤扩张术是整形外科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治疗体表组织器官缺损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皮肤扩张后会发生挛缩从而影响临床应用的范围,影响手术效果。本文研究皮肤扩张后真皮内环境的变化及其与挛缩过程的关系,为临床有效控制挛缩提供了理论...
刘凯范志宏崔磊钱云良
关键词:皮肤扩张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