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针对股骨骨折大鼠骨痂内神经肽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穴位对股骨骨折大鼠骨痂内神经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骨折组和电针组,2组大鼠均制成股骨骨折模型,其中电针组大鼠于骨折模型建立后给予电针刺激。2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4,7,14及28天时各取5只处死,并采集骨折部位组织制成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骨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表达情况。结果电针组大鼠在术后骨折愈合不同阶段,其骨痂内各种细胞胞浆中均有CGRP、SP阳性颗粒表达,且出现时间较骨折组早,维持时间较骨折组长;图像分析系统显示电针组骨痂内CGRP、SP光密度值明显高于骨折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穴位能显著提高骨折大鼠骨痂内CGRP、SP等神经肽表达,推测电针可通过影响神经肽水平参与并调节骨折愈合过程。
- 王新周路纲刘洪智王磊孙煜杰苏昊
- 关键词:神经肽电针骨痂股骨骨折
-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监测脊髓血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能否用于监测脊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制备大鼠脊髓压迫刺激模型,利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监测大鼠脊髓正常状态下10 min时和压迫刺激后10 min时脊髓背部表面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及血管管径的变化。结果与脊髓正常状态下相比,脊髓压迫刺激后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管径均有明显的减小(均P<0.05)。结论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脊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苏昊郑启新骆清铭
- 关键词:激光散斑成像脊髓血流动力学
- 可吸收线(PDS-Ⅱ)包式缝合术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
- 2009年
- 使用可吸收线(PDS-Ⅱ)治疗20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随访时间6-12个月,17例完全正常,3例屈曲略差。
- 王新周路纲王磊苏昊
- 关键词:髌骨骨折可吸收线缝合术
- 导航技术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动力髋螺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常用方法,其不仅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而且具有滑动加压,促进骨折愈合的优势,
- 王新周路纲王磊刘洪智孙煜杰苏昊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导航技术促进骨折愈合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导航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价值。方法使用X线透视计算机辅助导航进行动力髋螺钉的置入、尖顶距的测量。结果 127例动力髋螺钉位置准确,尖顶距≤25mm,平均(18.62±0.69)mm,无一例切割并发症发生。结论计算机导航的瞬时追踪使术者能在术中监测螺钉位置及尖顶距,提高了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减少术后螺钉切割并发症。
- 周路纲王新王磊刘洪智孙煜杰苏昊
- 关键词:计算机导航动力髋螺钉股骨骨折
- X线透视导航下经皮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参考图像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研究对经皮髋臼前柱拉力螺钉最有指导意义的导航参考图像。方法选取成年男性防腐尸体标本5具,将尸体标本仰卧于手术床上,连接、启动导航系统(型号medtronic),采集骨盆正位、入口位、闭孔斜位图像。在导航仪的帮助下逆行向髋臼前柱内拧入直径为6.5mm的空心螺钉,左、右两侧共10次。术后CT扫描髋臼,观察空心螺钉是否在髋臼前柱中。结果 CT扫描示10枚空心螺钉均在髋臼前柱内。结论骨盆正位、入口位、闭孔斜位的图像组合可以作为X线透视导航下经皮髋臼前柱拉力螺钉的参考图像。
- 隋建平苏昊王新
- 关键词:髋臼骨折螺钉X线
- 脊髓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04年
- 苏昊郑启新
-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脊髓疾病
- 七叶皂苷钠口服制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口服制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65例(AO分型A型11例,B型38例,C型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2)与对照组(n=33)。试验组给予七叶皂苷钠片,对照组20%甘露醇,均应用7d。对治疗后肢体肿胀程度及综合疗效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肢周径、肿胀评分(15.48±0.25)cm、(1.14±0.45),对照组(21.32±0.32)cm、(1.67±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显效率100.00%,对照组69.71%(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七叶皂苷钠口服制剂可常规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消肿治疗。
- 郝伟苏昊刘洪智王新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肿胀
- 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4月收治桡骨远端C型骨折22例,年龄28~73岁,平均58岁。按AO分型:C1型12例,C2型6例,C3型4例。采用切开复位掌侧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骨折端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6周。根据X线片测量,掌倾角5°~14°,平均7.9°;尺偏角15°~23°,平均18.3°。根据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优13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6.4%,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可以有效预防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塌陷,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 苏昊王新刘洪智周路纲
- 关键词:桡骨骨折接骨板
- 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光学监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脊髓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每组10只。Nystrom法制造大鼠脊髓(T10-11)中度压迫性损伤模型。利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监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0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6小时背部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及血管管径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管内的血流速度、血流量以及血管管径均较稳定,无明显波动。损伤组大鼠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脊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提示进行性的“创伤后缺血”,静脉回流受阻可能是引起创伤后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 苏昊郑启新骆清铭
- 关键词:激光散斑成像脊髓损伤血流动力学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