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婷
- 作品数:21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世界秩序范式: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种路径选择
- 2008年
- 世界秩序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同时也是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研究并不充分的一个范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适应国际体系的变化,国际关系学的变革时代来临。构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上日程的。对世界秩序范式进行学理界定,分析世界秩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以此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是当前世界秩序研究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苏云婷靳继东
- 关键词:世界秩序范式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 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与周边外交被引量:2
- 2008年
- 周边外交是中国和平外交的战略基点,中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进入21世纪,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作为新时期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这标志着中国的睦邻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外交新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积极展开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与此同时,在周边外交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以双边和多边为基本合作形式,通过建立对话与合作机制实现共同安全、共同发展。
- 苏云婷
- 关键词:睦邻外交政策周边外交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
- 苏云婷
- 关键词:女性主义世界秩序主流范式性别分析和谐世界
- 文献传递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性特征
- 2020年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最新成果,是顺应时代潮流、彰显时代主题、回应时代之问的思想体系。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富有时代性、创新性和人民性的重大论断,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对于新时代加强并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赋予了时代性特征。
- 苏云婷
- 关键词:时代性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党的建设共产党执政规律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政治意志
-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题的转换与演进
- 2008年
-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研究主题的变化看,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挖掘主流范式性别中立背后的性别故事,批判主流范式的男性特征,将妇女与妇女问题引入国际关系;第二个阶段,与主流范式就性别与国际关系、女性主义议题和女性主义方法论等问题展开论争,实现从国际关系的"女性化"到真正性别化的转变。目前,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开启了理论体系和方法伦建构的进程,这是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成为成熟理论范式的必由之路。
- 苏云婷靳继东
- 关键词: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主题主流范式
- 《利维坦》的国际政治学解读
- 2007年
- 《利维坦》是英国近代现实主义政治思想家霍布斯的成名之作。在该书中,霍布斯以利维坦为喻阐述了人们为避免自然状态下的苦难,通过订立契约、让渡权利、组成国家的过程。霍布斯所提出的人性恶、自然状态、利维坦(国家)等一系列概念及假设,不仅对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国际政治理论同样具有启迪意义。《利维坦》被经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视为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的理论源泉,而理想主义的世界主义也从中汲取了有益的观点。
- 苏云婷
- 关键词:霍布斯人性恶无政府状态利维坦
- 女性主义世界秩序分析方法探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因其对社会性别范畴的使用,女性主义世界秩序研究不仅形成了与主流范式截然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更在分析方法上构成了对主流范式的反叛与挑战。为了构建性别敏感的方法论框架,并在此框架内展开对国际关系的性别研究,女性主义者超越后实证主义方法,建立了独特的女性主义分析方法。批判理论、文本分析和建构主义等方法与女性主义相结合,形成了三种重要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分析方法,即女性主义批判分析方法、女性主义文本分析方法和女性主义建构主义方法。
- 苏云婷
- 关键词:女性主义世界秩序
- 分化与认同:女性主义诸流派的世界秩序观被引量:1
- 2013年
- 性别是女性主义介入世界秩序研究的根本起点。但受不同思想传统的影响,女性主义理论内部形成了众多流派,进而提出了不同的世界秩序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张妇女具有同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女性议题、女性利益诉求在世界秩序中受到同等关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中的性别问题应当被当做一个系统的统治问题来对待;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弘扬女性的道德优势,尝试以女性特征取代男性特征;后现代女性主义更关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在历史文本中的边缘地位及其作为研究和实践主体在世界秩序研究与历史模式中的边缘地位。未来女性主义诸流派之间的分化与认同、冲突与融合、碰撞与互补仍将继续。
- 苏云婷
- 关键词:世界秩序
- 现实主义的理论假定:一种女性主义阐释
- 2012年
- 现实主义学派是国际政治正统理论,对它进行分析与批判是女性主义等非主流学派发展的必要环节。在进行理论建构时,现实主义预设了四项基本假定:第一,国际政治是与国内政治相分离的;第二,国际社会是一种无政府性状,缺乏合法的中央权威;第三,国际社会具有国家中心主义的特征,国家是理性行为体;第四,国家道德不同于普遍道德。这些假定构成了现实主义的立论基石。在这些貌似客观的假定之中,包含着对性别要素的排除以及对女性、女性特征的贬抑,运用女性主义视角对这些假定进行解读,是女性主义有效批判、成功解构现实主义的基本前提。
- 苏云婷
- 关键词: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女性主义
- 女性的缺席与国际无政府状态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女性主义的视域内,女性在国际关系中的缺席与国际无政府状态之关联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命题。作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的重要理论预设——国际无政府状态表现出男性特征。本文沿着现实主义设定无政府状态的逻辑,从对自然状态下女性特征的解读、男性化国家的描述以及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女性缺席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现实主义逻辑中女性之缺席与无政府状态的相关性,指出女性缺席是现实主义逻辑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无政府状态的前提而非结果。
- 苏云婷靳继东
- 关键词:女性无政府状态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