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晶
- 作品数:30 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人体蛞蝓假寄生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患者女性,50岁,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煤矿面包厂工人。2006年11月25日早饭后自觉腹胀,持续1d,因无食欲未再进食。次日清晨,患者呕吐活虫20余条,从中捡出7条置于小瓶中,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经胃肠钡餐造影,未见异物。经本教研室鉴定,7条虫体为蛞蝓(Limax flavus),大小为55mm×10mm×0.9mm,外形与2年前本教研室报道的基本一致。确诊后患者服用阿苯哒唑(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两片(0.2mg/片),未见虫体排出。
- 李懿宏董洪伟舒晶
- 关键词:蛞蝓胃肠钡餐造影医院就诊阿苯哒唑
- 哈尔滨市服务行业人群蠕形螨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服务行业人群蠕形螨感染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检测哈尔滨市部分饭店、宾馆和美发店服务员蠕形螨感染情况: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受检人员包括一般信息、是否有面部疾患、洗脸习惯以及是否混用他人日常用品等情况,并分析与蠕形螨感染的关系。结果在送检的449位受检者中,有196人感染蠕形螨,感染率为43.65%;男性184人,感染人数89人,感染率为48.36%;女性265人,感染人数95人,感染率为35.85%,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不同职业人群中,从事美发服务业的蠕形螨阳性率最高占64.52%,饭店服务员的阳性率最低为21.14%。面部患有痤疮、酒渣鼻、毛囊炎等皮肤疾病者蠕形螨阳性率为67.36%,显著高于正常者的15.94%。从鼻翼部位检测出蠕形螨的人数是159,占感染人数的81.12%,从下颌部位检测出有68位感染者,占感染人数的34.69%。常混用他人日常用品的人群阳性率为54.31%,显著高于不混用者的15.67%。结论蠕形螨在人群中普遍感染,感染率与性别、职业、日常生活习惯和皮肤疾病等因素相关。
- 姬红康鹏李懿宏舒晶程德春张丽秋董云霞
- 关键词:蠕形螨感染率
- 不同剂量的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后大鼠粪便中虫卵检出率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分离采自疫区麦穗鱼体内的囊蚴,分别以50、100和200个囊蚴经口感染3组大鼠,同时设对照组。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大鼠粪便中虫卵,虫卵检出率达100%时宰杀动物,取肝脏作组织切片。结果感染组大鼠感染后第20d粪便虫卵检出率为78.8%;第30d为90.9%;第40d为96.9%;第45d检出率为100%。对照组均未检出虫卵。结论感染后第45d虫卵检出率达高峰;200个囊蚴可作为动态观察宿主状态的感染剂量。
- 张晓丽崔洪波李懿宏舒晶文景山杨凤坤徐之杰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囊蚴
- 阿苯达唑联合黄芪对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肝功能异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联合黄芪对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未治疗组、阿苯达唑组和阿苯达唑+黄芪组,每组8只。未治疗组、阿苯达唑组和阿苯达唑+黄芪组大鼠给华支睾吸虫囊蚴50个/只灌胃.对照组大鼠给生理盐水灌胃:阿苯达唑组大鼠在感染后10周每日每只给阿苯达唑50mg/kg灌胃,连续5d:阿苯达唑+黄芪组大鼠在给阿苯达唑的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800mg/kg,连续30d。于感染后14周采集血样,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P)水平。结果大鼠血清ALT和LN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1.40、11.82,P〈0.01)。血清ALT和LN水平,未治疗组[(85.50±9.65)U/L、(64.20±4.18)μg/L]、阿苯达唑组[(65.29±7.78)U/L、(58.23±2.55)μg/L]较对照组[(47.88±4.88)U/L、(51.20±4.12)μg/L]明显升高(P〈0.05);阿苯达唑组和阿苯达唑+黄芪组[(50.25±9.29)U/L、(53.68±5.63)μg/L]较未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阿苯达唑+黄芪组下降较阿苯达唑组更明显(P〈0.05)。大鼠血清TBIL、PⅢNP和H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15.309、21.418、19.759,P〈0.01)。血清TBIL、PⅢNP、HA水平,未治疗组(2.400μmol/L、46.220μg/L、310.885μg/L)、阿苯达唑组(1.200μmol/L、36.540μg/L、178.010μg/L)较对照组(0.700μmol/L、26.085μg/L、81.935μg/L)明显升高(P〈0.05)。大鼠血清TBIL水平,阿苯达唑+黄芪组(0.750μmol/L)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大鼠血清PⅢNP和HA水平,阿苯达唑组和阿苯达唑+黄芪组(30.470μg/L、100.240μg/L)较未�
- 刘平舒晶李懿宏文景山崔洪波任欢李殿俊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药物疗法肝功能试验
- 心血管病人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 1990年
- 本文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心血管病患者880人进行弓形虫血清学调查,其感染率为18.18%。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被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临床表现等弓形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讨论。
- 李雅杰陈源舒晶
- 关键词:弓形虫病心血管疾病间接血凝试验
- 致小儿癫痫弓形虫病8例
- 1991年
- 本文通过对8例以癫痫就诊的弓形虫病的分析,讨论了弓形虫病传染途径(?)临床表现及以间接血凝为主要依据的诊断和治疗。
- 张延珍侯郁馥赵庆凤舒晶
- 关键词:间接血凝弓形体病儿童
- 阿苯达唑及黄芪对肝吸虫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 观察药物阿苯达唑联合中药黄芪对肝吸虫感染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阿苯达唑治疗组和阿苯达唑联合黄芪治疗组,每组8只大鼠。对肝吸虫病大鼠感染及治疗前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血清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和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大鼠感染肝吸虫后RBC-C3bRR和RFER水平下降,RBC-ICR和RFIR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阿苯达唑及黄芪治疗后,肝吸虫病大鼠RBC-C3bRR和RFER水平升高,RBC-ICR和RFIR水平下降,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阿苯达唑单独治疗组比较,阿苯达唑联合黄芪治疗肝吸虫病的效果更显著。结论 红细胞免疫功能在肝吸虫病大鼠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药物阿苯达唑和黄芪对肝吸虫病大鼠具有较好的疗效,中药黄芪对红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 刘平文景山舒晶李懿宏高翔任欢李殿俊
- 关键词:肝吸虫病红细胞免疫功能阿苯达唑
- 医院就诊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就诊患者中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分析风险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就诊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病研究所的疑似华支睾吸虫病患者2 359人,采用KatoKatz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疑似患者的6 718份粪便样本和2 359份血样,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疑似患者中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者为513例;疑似患者感染率在≥29岁人群中较高(P<0.05);农村疑似患者感染率和血检阳性率均高于城市(P均<0.05);生食鱼虾是感染华支睾吸虫病的风险因素。结论华支睾吸虫病仍然是黑龙江省主要流行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生食或半生食鱼虾的饮食习惯是感染华支睾吸虫的风险因素。
- 张晓丽陈小贝朱骥伟舒晶韩甦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
- 肝吸虫感染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肝损伤的观察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肝吸虫囊蚴感染大鼠后粪便中虫卵检出率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分离采自疫区麦穗鱼体内的囊蚴,分别以25、50、100和200个囊蚴经口感染四组大鼠,同时设生理盐水灌注对照组。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大鼠粪便中虫卵,虫卵检出率达100%时宰杀动物,取肝脏制备组织切片。结果成功建立了肝吸虫感染Wistar大鼠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到肝吸虫感染大鼠和肝吸虫病患者肝组织有典型的肝胆管病理学改变。感染组大鼠感染后3w粪便虫卵检出率为70.8%;感染后4w为85.4%;感染后5w为93.8%;感染后6w检出率为100%。感染25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为17.3%;感染50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为15.7%;感染100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为42.8%;感染200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为31.7%。对照组均未检出虫卵及成虫。结论感染后6w肝吸虫虫卵的检出率达高峰;感染100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最高。肝吸虫感染可以引起宿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肝损伤的病理基础。
- 张晓丽董云霞韩甦答嵘李懿宏舒晶张凤民
- 关键词:肝吸虫肝细胞
- 毛里塔尼亚保盖(BOGHE)和凯地(KAEDI)地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 2006年
- 对毛里塔尼亚的保盖和凯地两地区850名小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查出感染者276人,总感染率为32.47%;保盖和凯地地区感染率分别为37.33%(168/450)和27.00%(108/400)。保盖、凯地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提示,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肠道寄生虫感染和传播,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
- 舒晶文景山聂雷生董云霞董洪伟
-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