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海燕
-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疗效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样本,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结果溶栓1h时NIHSS(20.15±1.58)分、溶栓24h时NIHSS(10.14±1.00)分、溶栓14d时NIHSS(4.95±0.78)分,与溶栓前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有效率71%。治疗有效者伴高血压史者占36.62%、伴糖尿病史者占23.94%、溶栓前NIHSS(28.52±0.48)分、丘脑梗死占14.08%、发病<2h者占67.62%,与治疗无效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疗效显著。但因早期溶栓疗效影响因素多,临床应于治疗前加强对患者病史、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重视,尽可能早期溶栓,避免发病至溶栓时间过长影响患者的预后。
- 钟华胜胥海燕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疗效影响因素
- 急性脑梗及预后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 喻莉胥海燕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影像学改变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收治住院及门诊治疗的4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脑白质病变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以伴有高血压最为常见。结论SAE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及早识别SAE,早期进行干预。
- 曾富荣胥海燕
- 关键词: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损害影像学改变
- 成人急性小脑炎16例误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急性小脑炎又名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以儿童发病多见,成人发病较少,原因不明确。其临床表现容易与神经科其他疾病混淆,及早诊断及治疗是预后的关键。现将本院自2005年1月~2012年5月诊治的16例成人急性小脑炎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胥海燕余求龙
- 关键词:误诊分析成人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神经科发病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 随着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发现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及健康人群越来越多。也有研究显示[1],血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相关关系,血UA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血尿酸促成脑卒中的发生及发展的具体机制,至今尚未完...
- 胥海燕
- 文献传递
- 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潜在危险因素的分析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50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一时期非缺血性脑卒中及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液指标与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试验组中的年龄、收缩压、体重指数(BMI)、尿酸(UA)、肌酐(SC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均高于对照组,而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UA(β=0.005,OR=1.005,95%CI=1.001~1.009)、高SCr(β=0.021,OR=1.021,95%CI=1.005~1.038)、高MPV(β=1.818,OR=6.158,95%CI=2.892~13.113)、高P-LCR(β=0.685,OR=1.983,95%CI=1.459~2.694)、高RDW(β=0.343,OR=1.410,95%CI=1.165~1.705)是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TBil(β=-0.375,OR=0.687,95%CI=0.590~0.802)是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UA、SCr、MPV、P-LCR、RDW以及TBil是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高UA、SCr、MPV、P-LCR、RDW是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TBil是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保护因素。
- 乐华辉鲁广亮刘春延陶盛胥海燕周琦吴荷花艾海军
- 关键词:总胆红素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 周围型肺癌的早期CT征象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总结周围型肺癌的早期CT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周围型小肺癌。结果13例早期肺癌的主要CT表现:全部为孤立小结节,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强化密度25~55Hu之间,强化峰值时间在2~5min之间;10例有分叶征;10例胸膜凹陷征;9例有细短小毛刺及锯齿样改变;9例有血管集束及穿通征;6例空泡征;5例磨玻璃样改变;4例支气管通气征;2例晕征;1例钙化。结论CT薄层平扫,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能显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各种重要征象。
- 陈瑛胥海燕
-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
- 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及危险因素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性脑梗死对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研究,为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判断及有效的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
...
- 胥海燕
- 关键词: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神经功能缺损
- 文献传递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及临床药物干预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临床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与健康体检者110例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糖、血脂、尿酸对照比较,同时对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进行B族维生素药物干预,随访1个月复查。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cy水平随着梗死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且轻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和重度梗死组Hcy水平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高Hcy是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叶酸、B族维生素补充,平时饮食的控制是治疗高Hcy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 万安琪胥海燕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B族维生素临床疗效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10例健康体检患者进行血脂,血糖,血尿酸检测并进行比较;在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依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血尿酸组与高血...
- 胥海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