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雪萍

作品数:104 被引量:77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经济管理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城市
  • 17篇城镇化
  • 14篇生态
  • 12篇实证
  • 12篇金融
  • 11篇农村
  • 8篇经济增长
  • 8篇劳动力
  • 8篇环境规制
  • 8篇建设用地
  • 7篇就业
  • 7篇城市建设
  • 7篇城市建设用地
  • 6篇农业
  • 6篇可持续发展
  • 5篇地城
  • 5篇新型城镇化
  • 5篇人口
  • 5篇生态文明
  • 5篇实证研究

机构

  • 10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6篇江西师范大学
  • 9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武汉东湖学院
  • 1篇宁波诺丁汉大...

作者

  • 101篇胡雪萍
  • 10篇李宝礼
  • 5篇李丹青
  • 5篇李静
  • 5篇钟成林
  • 3篇吕衍超
  • 3篇陶静
  • 2篇向华丽
  • 2篇梁玉磊
  • 1篇尹小剑
  • 1篇匡永芳
  • 1篇王莲
  • 1篇吕培培
  • 1篇周润
  • 1篇董红涛
  • 1篇梁玉磊

传媒

  • 5篇福建论坛(人...
  • 5篇统计与决策
  • 4篇华东经济管理
  • 3篇党政干部论坛
  • 3篇社会科学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 3篇理论探索
  • 3篇贵州财经大学...
  • 2篇改革与战略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上海经济研究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国际经贸探索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江汉论坛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17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识经济:21世纪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0年
胡雪萍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应注重顶层设计被引量:2
2015年
生态补偿作为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一种经济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中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加剧越来越明显。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将有利于协调各涉及方的经济利益,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生态补偿功效和对我国生态补偿现实问题的剖析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应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完善制度框架,坚持市场化运作为主导的原则,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监督制度,多措并举来实现生态补偿的功效。
胡雪萍
关键词: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意识对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视角被引量:2
2021年
以制度经济学和系统论的相关理论为指引,从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视角出发,沿着"状态-压力-响应"的分析范式,对生态补偿意识影响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内在机理进行系统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补偿意识有利于统一人们对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思想认识,降低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广成本,促进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增长。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积累是上述促进作用过程得以发挥的中介,且该中介作用的大小在临界生态补偿意识要素配比结构两侧具有非对称性,当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相对过剩时,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积累将增强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竞争能力,提高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积极性,降低市场化与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结合难度,减少其结合成本,促进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的形成,推动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增长。但当特异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相对过剩时,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的积累将加剧特异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对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竞争,扰乱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与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结合秩序,加大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的结合成本,抑制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增长。
钟成林胡雪萍
共享消费新模式及其可持续指向被引量:7
2017年
共享经济孕育着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可定义为共享消费模式。共享消费模式是共享实践催生的一项创新的理论研究课题,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创新,需要通过理论的总结提炼升华并引导其步入更为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共享消费新模式的特征展现为消费产权分离化、消费主体多元化、消费客体分享化、消费行为信用化、消费工具智能化、消费监管社会化。由于共享消费新模式还没有完全定型,在现实中仍可能存在信用危机、质量的挑战、行为规范等问题,需要培育共享消费文化、加大推广力度、注重产品质量等多措并举加以可持续的导引。
胡雪萍
关键词:共享经济
金融集聚对中国城镇化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基于2000-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政府财政收支缺口、城乡二元系数、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和外商直接投资四个变量的条件下,从时间维度上看,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空间维度上看,其对东部地区的正向作用显著,对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分析了金融聚集对城镇化发展的四条潜在的传导路径,发现政府财政收支缺口路径的正向作用最大,城乡二元结构路径对城镇化发展存在阻碍作用,产业结构路径的作用有待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路径的作用最弱。
李宝礼胡雪萍
关键词:金融集聚城镇化时空分异
技术创新:加快转变湖北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经济运行特征及技术创新的现实情况,认为技术创新是加快转变湖北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并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三方面分别着力;技术创新由渐进式向跨越式发展需要借助产...
胡雪萍
关键词:技术创新湖北经济
文献传递
湖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被引量:1
2006年
湖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很大,根据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笔者认为湖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采取多条路径,既要立足于省内转移,又要加强向省外转移,拓展向境外转移,而要实现这种多路径转移,就应该从多方面寻找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胡雪萍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多样性
发展教育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被引量:1
2002年
胡雪萍
关键词:教育产业经济增长人力资源经济结构
科技金融数字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研究——基于异质性实现形式视角被引量:32
2021年
虽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引发了广泛关注,但从数字化视角出发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文章以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对科技金融数字化的实现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不同科技金融数字化实现形式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逻辑推演。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金融数字化发展实践,对科技金融数字化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科技金融数字化实现形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理存在显著差别,其中"科技金融+数字技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科技金融业务创新"进行传导,而"数字技术+科技金融"则主要以"互联网科技金融创新"为媒介。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金融业务创新"推动了科技金融机构信息搜寻技术的变革,改善了信息结构,优化了信贷决策的信息环境,增强了"逆向选择风险"规避能力,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与此相对,"互联网科技金融创新"则有利于增强科技金融体系的亲科技型中小企业特性,降低科技金融门槛;提高科技金融体系的产品创新能力,增强对科技金融需求的适配性;丰富科技金融模式类型,增强科技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此外,科技金融数字化发展也导致了"逆向选择风险"规避能力的漏损,诱发了科技金融主体的认知混乱,触发了科技金融监管缺口,抑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
钟成林胡雪萍
关键词:融资能力
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4
2019年
环境的资源稀缺性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必然的矛盾;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应纳入政府规制的范畴。本文从经济增长的结构、效率、稳定性和持续性等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测算中国经济增长的分维度质量指数和综合指数,同时构建计量模型着重分析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①总体来看,加大环境规制强度对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且稳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分维度指数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效率维度和持续性维度的改善,而对结构维度和稳定性维度无显著的促进作用。②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环境规制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西部地区,而对东部地区无明显促进作用。③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会产生非线性的影响,即在环境规制强度较弱时,环境规制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适宜的范围内增加环境规制强度,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还能提高要素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陶静胡雪萍
关键词:环境规制经济增长质量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