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锐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中毒
  • 2篇红菇
  • 1篇蛋白
  • 1篇毒蘑菇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比容
  • 1篇因果论
  • 1篇中毒程度
  • 1篇中毒机制
  • 1篇谭恩美
  • 1篇谭恩美小说
  • 1篇文化阐释
  • 1篇细胞
  • 1篇美国小说
  • 1篇蘑菇中毒
  • 1篇教育
  • 1篇教育考试
  • 1篇考试
  • 1篇华裔
  • 1篇华裔文学

机构

  • 5篇云南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5篇胡锐
  • 2篇刘林
  • 1篇李海蛟
  • 1篇徐军
  • 1篇张伟
  • 1篇李娅
  • 1篇刘涛
  • 1篇李彩霞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亚稀褶红菇中毒并横纹肌溶解2例
2022年
蘑菇中毒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公共卫生安全,据报道,因食物中毒而死亡的人数中,蘑菇中毒的人数排在第一位。不同地区发布的蘑菇数量不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就不同,其中西南地区发病率较高,特别是云南,一年的蘑菇中毒事件将近占全国总数的40%^([1,2])。其中亚稀褶红菇属于红菇属,是我国常见的、能导致患者死亡的毒蘑菇之一^([3,4])。2020年我科收治了多例亚稀褶红菇中毒患者,现将两例亚稀褶红菇中毒并发横纹肌溶解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治疗经过分享如下。
谢好郑粉双葛丽华朱俊波刘林胡锐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蘑菇中毒公共卫生安全红菇病例资料毒蘑菇
网上巡查系统在贵州省国家教育考试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高科技通讯手段实施的考试违纪作弊行为时有发生,高考、成考、自考、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维护考生的正当权益,有效打击各种高科...
胡锐
关键词:国家教育考试
文献传递
谭恩美小说中因果论的文化阐释
谭恩美(AmyTan)是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作家。虽然有着西方文化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她创作描写的却是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人生故事,和华裔群体在异文化环境中的人生经历,文化的根性使她脱离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念。因而,在她的作...
胡锐
关键词:谭恩美因果论华裔文学美国小说
亚稀褶红菇的中毒机制及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蘑菇中毒一直是我国甚至全世界关注的健康问题,因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社会危害大,每年有大量关于蘑菇中毒的报道,但对于导致横纹肌溶解的亚稀褶红菇报道较少。本文在阅读国内外关于亚稀褶红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亚稀褶红菇的中毒机制及治疗现状做出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亚稀褶红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郭俊芝谢媛刘涛刘林胡锐李娅李彩霞杜兆伦李海蛟徐军郑粉双
关键词:中毒机制
血细胞比容与白蛋白差值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程度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血细胞比容与白蛋白差值(HCT-ALB)评估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中毒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PQ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中毒量、中毒时间,以及入院时未输注血液制品、未静脉输液、未行血液净化时测量的HCT和血清ALB,计算HCT-ALB差值。根据入院时尿PQ快速半定量检测结果将患者分成PQ低浓度组(0~10 mg/L)和PQ高浓度组(30~100 mg/L)。分析中毒时间、中毒量以及HCT-ALB差值与急性PQ中毒程度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法进行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95例急性PQ中毒患者,其中PQ低浓度组118例,PQ高浓度组177例;以及性别、年龄与PQ患者相匹配的2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PQ低浓度组中毒时间长于PQ高浓度组〔h:11.0(6.0,60.0)比8.0(5.0,20.5),P<0.01〕,但中毒量显著低于PQ高浓度组〔mL:10.0(5.8,15.0)比40.0(20.0,80.0),P<0.01〕。PQ低浓度组和PQ高浓度组HCT、HCT-ALB差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CT:(43.14±4.41)%、(43.54±5.40)%比(42.14±2.15)%,HCT-ALB差值:3.59±6.26、5.94±7.80比-7.26±3.55,均P<0.01〕,而ALB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g/L:39.54±5.74、37.60±7.15比49.40±3.41,均P<0.01)。随着尿液PQ浓度升高,HCT、HCT-ALB差值进一步升高,ALB进一步下降,PQ高浓度组与PQ低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T:(43.54±5.40)%比(43.14±4.41)%,HCT-ALB差值:5.94±7.80比3.59±6.26,ALB(g/L):37.60±7.15比39.54±5.74,均P<0.05〕。急性PQ中毒患者中毒程度与中毒时间、ALB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5、-0.695,均P<0.01),而与中毒量、HCT、HCT-ALB差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0、0.256、0.737,均P<0.01),其中HCT-ALB差值与中毒程度的相关性最强。结论HCT-ALB差值可反映急性PQ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间接揭示急性PQ中毒患者体内微血管的病理改变。
左瑞玲谢媛张伟胡锐郑粉双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血细胞比容白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