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翔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C)向表皮样干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1)以经过灭活处理的小鼠胚胎Fb株作为滋养层,将人iPSC株接种于其上,加入胚胎干细胞完全培养液培养,Ⅳ型胶原酶消化法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人iPSC形态及生长状况并行碱性磷酸酶(AKP)染色。以胚胎干细胞不完全培养液悬浮培养iPSC,观察拟胚体形成能力。(2)将人iPSC接种于铺有人羊膜的6孔培养板培养,设为诱导组;另于未铺羊膜的6孔培养板上培养iPSC,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iPSC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整合素β1和细胞角蛋白19(CKl9)表达。结果(1)人iPSC在胚胎干细胞完全培养液中呈典型的干细胞克隆状生长,边界清楚,增殖旺盛;AKP染色阳性。iPSC在无滋养层条件下悬浮培养可形成拟胚体。(2)诱导组iPSC经培养4d后形成干细胞克隆,部分细胞整合素β1和CK19表达阳性。对照组细胞大量死亡,未见整合素β1和CK19表达。结论人iPSC在羊膜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有望成为皮肤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 李勇铁刘德伍刘德明毛远桂彭燕宁璞胡翔邹萍邹永红余群洪
- 关键词: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细胞分化
- 粉防己碱对人增殖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人增殖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手术切除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粉防己碱进行干预,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结果:粉防己碱药物浓度由5μg/ml升至80μg/ml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粉防己碱对人增殖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 胡翔邹萍刘德伍
- 关键词:粉防己碱增殖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
- 黄芪对人皮肤表皮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背景:利用干细胞技术修复创面是当前医学领域治疗伤口愈合的重要策略,黄芪具有扶正固本、益气活血、延缓衰老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病证的治疗。目的:探讨黄芪对人皮肤表皮干细胞增殖活性的调控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于2005-09/2008-06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材料:烧伤整形患者植皮剩余皮片来源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中心。黄芪注射液为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207114,每毫升含黄芪甲苷≥1.0mg,相当于含生药2g。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乙二胺四乙酸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Ⅳ型胶原快速贴附法纯化培养人表皮干细胞。实验组以含黄芪、表皮生长因子和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组成的表皮干细胞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对照组不含黄芪,其余培养条件相同。主要观察指标: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法观察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的变化。结果:表皮干细胞呈贴壁生长,10d左右有大的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组人表皮干细胞克隆形成率、G0/G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7,P<0.01;t=2.83,P<0.05)。两组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均呈阳性表达,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吸光度值和阳性面积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5,P<0.05;t=4.12,P<0.01)。结论:黄芪可有效增强人皮肤表皮干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和体外增殖活性。
- 胡翔邹萍刘莉玲刘德伍
-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增殖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