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翔

作品数:115 被引量:504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5篇科技成果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领域

  • 91篇农业科学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茶树
  • 28篇茶园
  • 20篇小绿叶蝉
  • 12篇种群
  • 11篇黄板
  • 10篇绿茶
  • 9篇假眼小绿叶蝉
  • 9篇茶尺蠖
  • 9篇茶小绿叶蝉
  • 9篇尺蠖
  • 7篇选育
  • 6篇种质
  • 6篇种质资源
  • 6篇主干网
  • 6篇主干网络
  • 6篇网络
  • 6篇茶树种质
  • 5篇药效
  • 5篇药效试验
  • 5篇栽培

机构

  • 69篇重庆市农业科...
  • 45篇重庆市茶叶研...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7篇西南大学
  • 1篇广东轻工职业...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普洱茶...

作者

  • 114篇胡翔
  • 73篇彭萍
  • 44篇王晓庆
  • 36篇侯渝嘉
  • 36篇徐泽
  • 28篇林强
  • 27篇李中林
  • 21篇陈世春
  • 16篇唐敏
  • 15篇周正科
  • 14篇袁林颖
  • 13篇盛忠雷
  • 13篇钟映富
  • 13篇邓敏
  • 13篇黄尚俊
  • 11篇郭萧
  • 11篇高飞虎
  • 9篇李品武
  • 9篇钟应富
  • 7篇张莹

传媒

  • 17篇西南园艺
  • 17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南方农业
  • 5篇福建茶叶
  • 3篇中国茶叶
  • 2篇茶叶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2009茶叶...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茶业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植物医生
  • 1篇茶叶通讯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茶叶加工
  • 1篇渝西学院学报...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广东轻工职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氏钝绥螨对茶跗线螨的田间控制效果被引量:8
2014年
田间释放巴氏钝绥螨对茶跗线螨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巴氏钝绥螨可有效地控制茶园跗线螨的为害。化学对照药剂克螨特对田间跗线螨种群控制的速效性较好,且其防治效果可持续半个月左右;而捕食螨对跗线螨的控制作用在短期内不如化学农药,但是持效性较好,基本可维持1个月,故可作为一种控制茶园跗线螨的生物调控技术措施。
汪淮王晓庆彭萍段小凤林强胡翔
关键词:巴氏钝绥螨茶跗线螨种群数量
EoNPV不同品系的致病力及增效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测定了两品系EoNPV对信阳茶尺蠖种群幼虫的毒力及茶皂素和卵磷脂对其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W-EoNPV(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研究所提供)的毒力强于Z-EoNPV(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供).用1,2,4mg/mL茶皂素和EoNPV混用,最高质量浓度(4mg/mL)可显著提高Z-EoNPV和W-EoNPV对茶尺蠖的毒力,接种14d后,其死亡率比单用病毒分别提高了16.34%和13.22%.2mg/mL茶皂素对Z-EoNPV有显著的增效作用,14d后的防治效果提高了12%,但对W-EoNPV的效果不明显.而茶皂素最低质量浓度(1mg/mL)对2株病毒基本无增效作用.卵磷脂各质量浓度可提高W-EoNPV对茶尺蠖的致死率,接种14d后,质量浓度由高至低分别使死亡率提高16.25,6.25和4.1个百分点,而卵磷脂对Z-EoNPV的增效作用极不明显.茶皂素和卵磷脂的最高质量浓度与EoNPV混合使用均可缩短LT50,但低质量浓度不明显.
王晓庆冉烈彭萍胡翔
关键词:茶尺蠖毒力茶皂素卵磷脂
茶树种质资源发掘与特早生、优质品种选育及应用
侯渝嘉唐敏徐泽翟秀明李中林胡翔邬秀
茶产业一直在该市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当下茶树野生资源和地方群体资源正面临丢失的危险,加之茶树育种周期长,育种目标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品种引进缺少系统评价,部分地区盲...
关键词:
关键词:茶树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库
不同茶树品种针扁形茶香气化合物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静态SPME萃取、GC/MS分离分析对4个茶树品种的针、扁形茶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38种主要的香气物质,其中碳氢化合物有2种,醇类有18种,醛类有5种,酮类有4种,酯类有6种,酸类有1种,杂氧化合物有2种。尽管各种茶样的香气组分,含量各有不同,但是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对比发现同一品种制成的两种茶叶,扁形茶的同种香气含量比针形茶的含量高,为这些品种适制茶叶种类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侯渝嘉童华荣胡翔周雪芳唐敏黄尚俊张莹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法香气化合物适制性
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
李中林吴全徐泽胡翔彭萍陈如寨吴啸何超群李伟薛红王世彪周正科钟应富高飞虎姚永宏刘素强
“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针对我市茶叶加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项,研究了不同品种地域间针形名茶品质的差异性,并提出通过不同品种针形名茶的合理拼配,可以提高针形名茶的综合品质,同时,项目组进行“秋季针形名茶加工技术试...
关键词:
关键词:针形名茶
黄板诱杀茶园黑刺粉虱及假眼小绿叶蝉效果及特性研究
试验结果证明,利用黄板诱杀茶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效果明显,并能间接控制其幼虫数量。防治区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69.84%和43.84%,且黄板表面所粘附的害虫具有规律性分布特征.建议在茶园中使用...
唐敏彭萍侯渝嘉林强黄尚俊邓敏胡翔张莹
关键词:黄板诱杀黑刺粉虱假眼小绿叶蝉茶园害虫
茶树种质资源的抗寒性鉴定被引量:17
2010年
采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曲线方程推导LT50(半致死温度),再结合茶苗低温处理试验,对川渝两地的19份茶树资源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筛选出北川中叶种、万源种、龙溪种、鸡鸣卵叶茶4个高抗寒种质资源,为茶树抗寒性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侯渝嘉唐敏胡翔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抗寒性电导率半致死温度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11个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the)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茶园害虫。本研究对假眼小绿叶蝉11个地理种群的101个个体的16S rRNA序列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以此分析11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子变异和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全长493 bp,A+T含量为77%。101个个体中共检测出变异位点11个,形成单倍型13个,单倍型进化网络关系显示四川群体具有的单倍型与原始单倍型(H2)距离较远。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68812,种群内部单倍型多样性在0-0.80556之间,且总群体和各地理种群的中性检验结果均为不显著,表示假眼小绿叶蝉进化符合中性模型,其种群较为稳定。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分化主要源于种群内部。
陈世春王晓庆彭萍胡翔段小凤林强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RRNA地理种群遗传分化
茶树的化感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从茶树的生态环境、生长季节、新梢叶位、肥培管理以及品种间等方面进行茶树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园生态环境、季节变化、光照、温度是影响茶树化感物质产生的主要环境因子;化感物质有向新梢顶端富积的特点;茶园土壤中积累的化感物质对茶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茶树品种间不同的遗传基因,导致化感物质含量的差异。
彭萍谢全志李品武侯渝嘉胡翔林强
关键词:茶树化感作用
早生茶树新品种选育及名优绿茶加工工艺和装备研发与应用
李中林钟应富贺鼎袁林颖周正科侯渝嘉徐泽吴全陈明成邓敏李伟刘翔刘素强胡翔陈如寨
茶叶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绿茶是中国产销量最大的茶类,占总产量的60%以上,也是重庆主产茶类,占产量80%以上。项目紧跟市场需求,利用长江上游茶区冬暖春早,适宜开发早市名优绿茶的优势,围绕早生茶树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配套、加...
关键词:
关键词:茶树品种选育绿茶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