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海沅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心理健康
  • 3篇自我
  • 2篇学业
  • 2篇学业自我
  • 2篇学业自我效能
  • 2篇学业自我效能...
  • 2篇自我效能
  • 2篇自我效能感
  • 2篇效能感
  • 2篇初中生
  • 1篇大学生
  • 1篇动机
  • 1篇信效度
  • 1篇人际
  • 1篇人际交往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认知
  • 1篇社会认知研究
  • 1篇人格
  • 1篇人格观

机构

  • 7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胡海沅
  • 5篇林荣茂

传媒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社会心理科学
  • 1篇校园心理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
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人口流动越来越普遍,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膨胀带来一系列问题,流动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就是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然而,国内现有研究很少能从学习适应性角度研究流动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胡海沅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业自我效能感
文献传递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考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福建某高校524名大学生。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心理健康之间有较高的相关,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就动机在性别、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胡海沅林荣茂
关键词:动机心理健康
领域、背景与文化:社会认知研究的新取向
2010年
既往社会认知研究难以整合背景和文化因素。社会认知领域理论以领域、背景与文化为主题,将背景和文化视为社会认知的内在因素,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指导下,社会认知研究可从领域的界定与区分着手确定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而在研究变量选择时,背景与文化的研究既是外部变量又是内部变量。临床法是领域理论下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方法。
胡海沅林荣茂张书盛
关键词:社会认知文化
行为视角下的人格观:批判与反思被引量:1
2010年
行为视角下的人格观代表人格研究的另一种声音。认为人格是环境的函数,是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动态的模式,是学习与适应的过程。在多元发展的社会之中,研究人格,更需要将内心活动与行为结合起来,才能还人格研究本来的面目。
林荣茂胡海沅
关键词:人格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
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人口流动越来越普遍,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膨胀带来一系列问题,流动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就是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然而,国内现有研究很少能从学习适应性角度研究流动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胡海沅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业自我效能感
文献传递
TA理论下的人际交往新解读被引量:4
2009年
相互作用分析(Translational analysis,TA)作为一种人格理论与治疗方法,从人格与心理治疗的视角对人际交往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它分析了交往中个体的自我状态及心理地位,指出人际交往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状态之间的交往,"你好—我也好"的心理地位是交往中的"双赢"地位。这对人际交往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林荣茂胡海沅
关键词:TA自我状态人际交往
主题统觉测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2010年
主题统觉测验是最主要的投射测验之一,它的理论基础是需要——压力理论。研究者对主题统觉测验材料,标准化及信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虽然对主题统觉测验还存在不少争议,但作为一种重要的间接测量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直接测量的缺陷,通过与直接测量技术结合,其应用也正走向多样化。
林荣茂胡海沅
关键词:主题统觉测验信效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