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1例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及围手术期管理
- 2006年
-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治疗安全性。方法对31例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28例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充分,3例术中发现为嗜铬细胞瘤,全部病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切除肿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根本方法。①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控制血压、扩容、纠正心律失常,改善一般情况。②合理麻醉方式;严密的术中监测及管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点。③术后密切监测。并提出术前术中处理较术后处理更重要。
- 努尔波拉提.加力汗刘亚华杨峰胡建军钟唯一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控制性降压麻醉
- 乌司他丁减少放化疗后肺癌根治术患者肺损伤效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放化疗后肺癌患者肺损伤保护效果。方法选取45例放化疗后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行乌司他丁预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手术前后患者血气分析及各项炎性因子进行测定比较。结果与T0相比较,治疗组IL-6、IL-10、TNF-α浓度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L-6、TNF-α浓度在各时刻均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放化疗后肺癌患者肺损伤保护效果好,炎性反应因子能有效抑制,手术前后呼吸、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同时预防术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肺动脉高压。
- 胡建军姜晓阳刘甚红
- 关键词:乌司他丁肺癌根治术肺损伤
- 肺保护通气策略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60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均行单腔气管导管辅以CO2人工气胸。试验组患者术中机械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模式,通气参数:[潮气量(VT)6 mL/kg+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5 cmH2O(1 cmH2O=0.098 kPa)+限制气道平台压(Pplat)≤30 cmH2O+肺复张];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传统通气模式(通气参数:VT=9 mL/kg)。观察指标:设定观察时间点为术中气管插管后10 min(T1)、单肺通气1 h(T2)、手术完毕时(T3)、术后24 h(T4)。(1)呼吸力学指标比较:气道峰压(Ppeak)、Pplat、气道阻力(Raw)。(2)血气分析指标比较:PaO2、PaCO2、pH。(3)炎性反应指标比较:IL-6、IL-8、TNFα、C反应蛋白。(4)术后肺部并发症比较:记录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肺水肿、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ARDS。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 方差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1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1)呼吸力学指标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peak由T1时相点变化至T3时相点分别为(18.5±3.4)mmHg(1 mmHg= 0.133 kPa)-(22.5±4.6)mmHg和(17.2±3.7)mmHg-(32.5±4.8)mmHg,Pplat变化分别为(15.3±3.6)mmHg-(17.5±2.7)mmHg和(15.1±3.8)mmHg-(21.5±4.5)mmHg,Raw变化分别为(15.1± 1.8)cmH2O/(L·s)-(16.8±2.6)cmH2O/(L·s)和(15.6±2.8)cmH2O/(L·s)-(19.5±4.0)cmH2O/(L·s),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变
- 杨立新权荣喜于婵娟胡建军吕红博
- 关键词:食管肿瘤肺保护作用
-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胸外手术中机械通气撤离时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胸外手术中机械通气撤离期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胸外手术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50例接受咪达唑仑注射,并在机械通气撤离前1h停用咪达唑仑;实验组50例接受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在机械通气撤离后停用盐酸右美托咪定。两组均依据Ramsay评分以及不同时间测定的不同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自主呼吸(R)等各项生命指标。结果:两组用药10min后均达到理想镇静效果,机械通气撤离前1h对照组Ramsay评分降至Ⅰ~Ⅱ级,实验组Ramsay评分为Ⅲ~Ⅳ级;机械通气撤离后实验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573,P<0.05);两组在用药后至机械通气撤离1h,HR、MAP、R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撤离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外手术机械通气患者其镇静效果良好,拔管反应得到有效、安全抑制,并且拔管前、后呼吸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均稳定,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
- 胡建军努尔买买提江.买合木提段文明穆哈塔尔.热西提
-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胸外手术机械通气撤离
- 低潮气肺通气策略对食管癌围术期白细胞介素-6、-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潮气肺通气策略对食管癌围术期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通气组和低潮气量通气组(低潮通气组)。传统通气组参数VT 10~15 ml/kg,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根据氧合指数(PaO_2/FiO_2)调节。低潮通气组VT 6~8 ml/kg,PEEP 5~20 cmH_2O。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通气120 min(T2)、术后24 h(T3)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传统通气组比较,低潮通气组T2、T3时IL-6、IL-8、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低潮气肺通气策略可以减轻炎症损伤、炎症因子释放保护食管癌围术期肺组织。
- 杨立新贾巍胡建军吕红博董岩权荣喜
- 关键词:食管癌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
- 不同用药方式对昂丹司琼预防术后镇痛后恶心、呕吐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不同用药方式对中枢性镇吐药昂丹司琼预防术后镇痛治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异。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120例,按昂丹司琼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四组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组(A组)、镇痛泵用药组(B组)、静脉用药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30例。记录手术结束后的不同时间点(0、1、3、6、12和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不同时间段内(0-1h、1-3h、3-6h、6-12h、12-24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结果不同时间点组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不同时间段内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C组与B、D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昂丹司琼在镇痛泵、镇痛泵和静脉注射应用中,较其他用药方式,可明显减少术后镇痛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努尔买买提江.买合木提胡建军穆哈塔尔.热西提
- 关键词:不同用药方式昂丹司琼术后镇痛恶心呕吐
- 全麻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麻醉深度指数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选取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模式组(H组,n=20)与CSI稳定模式组(C组,n=20),H组以控制患者血压在基础血压±20%,心率60~100次/min内为目标实施麻醉,C组以控制患者CSI值在40~60内为目标实施麻醉;记录术中知晓例数、插管、切皮,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及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两种麻醉模式患者均无术中知晓,两组中插管,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与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与CSI的相关性均高于心率与CSI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率相比,血压更好的反映麻醉深度;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SI无法同时控制在目标范围。
- 王天海段文明张冰胡建军赵红玉刘亚华
- 关键词:麻醉深度指数血流动力学靶控输注
-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吸入安氟醚在颈胸部体表恶性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
- 2004年
- 努尔波拉提胡建军钟唯一
- 关键词:体表恶性肿瘤胸部异丙酚安氟醚靶控输注
- 可视化技术在麻醉教学及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 2020年
- 可视化技术运用于临床麻醉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样也符合精准医疗以及精准医疗教学的要求,为了提高临床麻醉教学效果,同时使患者获益,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应该在临床麻醉教学中普遍推广。
- 姜晓阳胡建军
- 关键词:可视化技术临床麻醉教学
- 术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D)对术后安全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术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D)对术后安全性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ASAI-H级、FEVl%I-Ⅱ级、无肝肾功能损害手术患者共140例,其中70例作术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D),70例为对照组。观察AHHD前(T0),AHHD完毕(T1),术毕(T2),术后第一天(T3)血流动力学、血常规、血气分析、凝血四项、及电解质变化,两组分别统计术后48h内低血压、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发生例数。结果:AHHD组与对照组之间在血流动力学方面,T2中HR、MAP变化明显(P<0.05),T1中CVP变化明显(P<0.05);AHHD组与对照组之间在血常规方面,T1中Hb与Hct变化明显(P<0.05);AHHD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方面,Tl中K+与Ca2+变化明显(P<0.05);AHHD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凝血功能变化,T1中PT、APTT、FIB变化均明显(P<0.05),T2中APTT及T3中FIB两组之间均有差异(P<0.05)。术后48h各并发症中,AHHD能明显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P<0.05)。结论:AHHD是预防外科术中出血量多,麻醉实施的一种节约用血的方法。通过临床对照研究,对术后安全性无明显影响,故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 刘艳萍于文华胡建军
- 关键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