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居正
- 作品数:98 被引量:4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地级市三甲医院实施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建设分析
-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中的检查、相关科室会诊、相关疾病治疗等诊治流程中各个环节,探索地级市三甲医院老年髋部骨折如何施行绿色通道建设。
- 黄站珠石展英胡居正阎海威谢友朱成明
-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
- 带线锚钉联合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复杂骨折临床疗效
- 石展英胡居正朱成明黄站珠阎海威谢友
- 骨搬移后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伊利扎罗夫(Ilizarov)骨搬移技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8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下肢骨缺损患者3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单纯骨搬移技术治疗组(单纯骨搬移组)和骨搬移技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组(联合骨搬移组)。单纯骨搬移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34.4±4.6)岁;骨缺损,股骨2例,胫骨13例;骨缺损长度(6.2±2.4)cm。联合骨搬移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3.8±5.2)岁;骨缺损,股骨1例,胫骨14例;骨缺损长度(6.5±2.2)cm。比较两组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骨愈合指数、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术后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骨及下肢功能评价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单纯骨搬移组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2个月;联合骨搬移组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4个月。单纯骨搬移组和联合骨搬移组外固定时间分别为(17.6±5.4)个月和(8.4±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2±3.1)个月和(7.2±2.1)个月,骨愈合指数分别为(42.4±4.6) d/cm和(21.1±2.7) d/cm,以上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0,1.233,2.023; 均P〈0.05)。单纯骨搬移组和骨搬移联合组外固定指数分别为(32.4±2.1d/cm)和(32.1±2.5d/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2,P=0.884)。ASAMI骨愈合评价:单纯骨搬移组优6例,良6例,可 2例,差1例,优良率为80%(12/15);联合骨搬移组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1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32)。下肢功能评价:单纯骨搬移组优5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66.7%(10/15);联合骨搬移组优6例,良7�
- 胡居正石展英杨成志王仁崇吴昊朱成明谢友毛春华
- 关键词:伊利扎罗夫技术胫骨内固定器
- 两种保留旋前方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比较常规旋前方肌下骨膜外置钢板和劈开肱桡肌止点旋前方肌下置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该院创伤中心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采用Henry入路旋前方肌下骨膜外置插钢板(对照组)和劈开肱桡肌止点旋前方肌下置钢板(观察组)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每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术后6个月患侧腕关节功能、术后疗效、并发症及患侧和健侧的B超下纵向和横向长度。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无1例失访,无1例感染。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旋前和旋后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桡偏、尺偏、旋前和旋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劈开肱桡肌止点旋前方肌下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可更大范围保留旋前方肌,更加充分暴露骨折端,便于锁定钢板放置,术后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更好。
- 朱成明石展英胡居正谢友黄站珠李理覃永保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旋前方肌
- 体外探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
-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病之一,由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骨折发病率逐年增高,这类型的骨折多存在局部微血管环境差、骨质量差、骨修复缓慢等多种不良因素.研究表明骨质疏松骨愈合时,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能力下降,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增强,导...
- 李兵胡居正梁伟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细胞分化愈合作用
- 锁定加压钢板外置结合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感染性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
- 2013年
-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置结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感染性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CP外固定结合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感染性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9例,观察伤口感染控制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1.8周,术后1年膝关节平均屈曲100.2°,膝关节HSS评分平均86.6分。结论 LCP外置结合冲洗引流对感染性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可有效控制感染、稳定固定骨折及恢复膝关节功能等优点,值得基层推广。
- 石展英赵良军李百川胡居正
-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股骨胫骨
- 锁定加压钢板外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间,采用LCP外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6.5岁,骨折AO分型:A1型4例,A2型2例,开放性骨折3例,Gustilo分型:I型2例,Ⅱ型1例,闭合性骨折3例。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均获得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6周,术后6个月膝关节平均屈曲110.7°,术后1年膝关节疼痛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平均90.5分。结论 LCP外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具有感染控制彻底、骨折固定稳定及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特点。
- 石展英赵良军李百川胡居正
-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外固定股骨
- 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 目的 回顾性分析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进行治疗.总体疗效以手术耗时、术中或术后输血、术后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
- 胡居正
- 关键词:MIPPOLCP胫骨远端骨折
- 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术后隐性失血控制的研究
- 胡居正石展英朱成明黄站珠阎海威谢友
- 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进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研究,探寻ACL重建术后移植肌腱与骨隧道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共89例有韧带残端存留的ACL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3例.分别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实验组予以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及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对照组予以清理残端无骨膜包绕.术后随访12~29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IKDC分级、KT-1000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移植物滑膜覆盖情况.结果 实验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和IKDC分级的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KT-1000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滑膜覆盖分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滑膜覆盖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交叉韧带残端重建ACL,有助于移植肌腱再血管化及爬行替代,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 石展英郑建伟胡居正吴昊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肌腱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