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涛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足细胞尿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 探讨伴足细胞尿的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入选IgAN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4.1±12.2)岁。1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足细胞排泄的定量检测采用尿沉渣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直接计数。进行尿液足细胞排泄与肾脏病理的相关分析。结果 (1)IgAN患者尿细胞podocalyxin阳性率为61%,健康对照组为0(P<0.05)。(2)与非大量蛋白尿(<3.0 g/24 h)IgAN患者比较,大量蛋白尿(≥3.0 g/24 h)IgAN患者的尿液足细胞检测阳性率、尿液足细胞排泄数、足细胞与尿肌酐的比值以及足细胞占尿液小管上皮细胞的百分数均显著增高(P<0.05)。IgAN患者足细胞排泄水平与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r=0.446,P=0.007)。(3)与无足细胞尿的患者比较,伴足细胞尿的IgAN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显著增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尿肌酐的比值亦显著增高(P<0.05)。但伴与不伴足细胞尿的2组IgAN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Scr、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浆脂质代谢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尿足细胞的排泄与细胞新月体或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小球血管襻腔狭窄和足突广泛融合病变有关,而与系膜、内皮细胞病变及局灶基底膜增厚无关。伴足细胞尿的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更明显(P<0.05)。伴有新月体的患者其尿液足细胞排泄水平、尿液上皮细胞和管型的排泄均增加(P<0.05)。结论 足细胞尿不仅是IgAN患者肾小球损伤的结果,也是IgAN患者活动性损伤的指标。足细胞尿排泄的水平与蛋门尿水平呈正相关,与肾脏病理类型也有一定的关系。
- 彭艾顾勇肖涛朱开元张明杨海春林善锬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尿液足细胞
- 尿沉渣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尿沉渣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经肾活检确诊的肾脏病患者以及肾移植患者共 10例 ,比较显微镜尿沉渣镜检染色定量计数板和尿沉渣自动定量测定仪 (UF 10 0 )对同一样本中管型和上皮细胞的检测结果 ;细胞染色采用改良巴氏染色 ;尿液细胞碎片采用流式碘化丙啶 (PI)染色检测。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尿沉渣中的管型和上皮细胞较显微镜镜检结果分别增高 8.83倍和 5 .83倍 (P <0 .0 5 )。对患者同一尿沉渣分别用HDF液、正常人尿液和患者尿液进行悬浮并置 4℃保存 ,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 ,其上皮细胞数均逐渐减少 (P <0 .0 5 ) ,同时均伴有细胞碎片率逐渐增加。在 8h和 16h ,用患者尿液处置的尿沉渣细胞碎片率均明显高于HDF组 (P <0 .0 5 )。在 8h时 ,用正常人尿液处置的尿沉渣细胞碎片率明显低于患者尿液处置组(P <0 .0 5 )。而各组患者尿沉渣管型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患者尿沉渣 (3例 )分别用HDF、丙酮、乙醇和多聚甲醛固定、置 - 2 0℃保存 1周后进行PI染色 ,其细胞碎片率分别为 (31.6± 6 .4 ) %、(6 6 .4± 2 .7) %、(4 9.6± 1.4 5 ) %和 (6 5 .9± 3.4 ) % ,HDF和乙醇组细胞碎片率低于丙酮和多聚甲醛组 (P <0 .0 5 )。结论 应用荧光流式细胞仪和显微镜镜检定量计数对?
- 彭艾顾勇肖涛胡晔时林善锬
- 关键词:尿沉渣影响因素
- 活足细胞脱落是肾小球损伤的方式
- 目的足细胞脱落损伤是局灶性肾小球硬化(FSGS)形成的原因,但对于足细胞在脱落之前是否存活以及脱落足细胞排泄的临床意义还很不清楚。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系列的研究。方法(1)尿沉渣定量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比较显微镜镜...
- 彭艾顾勇陆福明肖涛朱彤莹胡晔时林善锬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