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汉仕

作品数:78 被引量:458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哲学宗教
  • 25篇医药卫生
  • 22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27篇心理
  • 23篇心理健康
  • 14篇教育
  • 12篇心理素质
  • 8篇中学生
  • 7篇性格
  • 6篇心理健康状况
  • 5篇大学生
  • 5篇心理健康教育
  • 5篇性格品质
  • 5篇社会
  • 5篇生心
  • 5篇青少年
  • 4篇心理能力
  • 4篇心育
  • 4篇学生心理
  • 4篇少年
  • 4篇素质教育
  • 3篇心理素质教育
  • 3篇心理卫生

机构

  • 56篇湖南师范大学
  • 1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1篇长沙学院
  • 4篇北京大学第六...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湖南幼儿师范...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湖南教育学院
  • 2篇湖南涉外经济...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贵阳学院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高...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8篇肖汉仕
  • 11篇苏林雁
  • 6篇范方
  • 5篇高雪屏
  • 5篇曹枫林
  • 4篇王玉凤
  • 2篇彭国胜
  • 2篇李美英
  • 2篇金宇
  • 2篇肖婧
  • 2篇张春叶
  • 1篇苏巧荣
  • 1篇王玉龙
  • 1篇李美英
  • 1篇耿耀国
  • 1篇刘亦民
  • 1篇杨洁
  • 1篇刘军
  • 1篇贺达仁
  • 1篇肖婧

传媒

  • 7篇健康教育与健...
  • 5篇中国健康心理...
  • 4篇中小学心理健...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校园心理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社会心理科学
  • 2篇长沙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教育科学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人口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 5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服务期望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我国现阶段居民的心理保健意识与心理服务需求。方法对1437名各类居民使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91%的居民意识到心理健康重要,但受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只有20%的居民愿意接受有偿心理教育,部分居民存在一些认知误区,40%以上希望得到理解、鼓励、支持、开导、启发、肯定、安慰。结论在心理卫生工作中,急需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理服务的实效性,强化居民的心理自助与求助意识。
李美英肖汉仕
关键词:心理保健
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
本研究以我国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并以此量表筛选中学生进行非理性信念的干预,检验干预策略对非理性信念及焦虑、抑郁等问题的影响。 目的: 1、编制一套适合我国中学生的非理性信念评定...
肖汉仕
关键词:非理性信念中学生评定量表情绪障碍抑郁障碍
中小学心理课的特点与心理素质培育模式的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学生的心理保健、适应和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育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全面主动发展为主要目的,以普及必需的心理知识为手段,以课堂为场所,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形式,以学生的平等参与为特色,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为归宿的新型教学课程.
肖汉仕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心理课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及家庭功能被引量:45
2006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家庭功能、管教方式等的关系。方法:将2556名中学生(男1261,女1295,年龄15±2岁),以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得分划分:50-79分为IOT组(361人),<50分为对照组(2195人),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问卷(SDQ-P)和自编调查表进行家庭管教方式、学业成绩、家庭功能、心理困扰等方面的调查。结果:男女生(X2=86.6,P<0.001)、各年龄组(X2=17.9,P<0.01)、各管教方式组(X2=9.40,P<0.01)之间IOT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男生、14-15岁年龄组、“溺爱型”管教方式组的IOT检出率高;IOT组比对照组自评学业成绩等级低(X2=30.1,P<0.001);SDQ-P各情绪和行为困扰分量表得分和困难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行为低于对照组(t=3.56-7.51,P<0.001);FAD各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t=2.75-7.82,P<0.01)。结论:对IOT、IOU的预防、干预既要着力于其心理困扰,也要改善其家庭功能。
范方苏林雁曹枫林高雪屏黄山肖汉仕王玉凤
关键词:中学生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家庭功能
绘画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一例
2019年
本案例的咨询对象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该学生因近期失恋而导致强烈的负性情绪,咨询中通过绘画疗法引导来访者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自己,继而与自己对话,与过去的自己告别,重新回到当下,认识自己,恢复心理健康。咨询时间是2018年5月。来访者的具体信息如下:大学二年级理工科男生,小刚(化名),19岁,汉族,身高1.8 m,身材匀称,外貌阳光帅气,戴近视眼镜。由于,最近与女朋友分手,来访者表现出了焦虑、自我怀疑等,有明显的挫败感。来访者语言表达清晰、思维较敏捷,是独生子,小学至中学期间均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比较在意自己的留守经历。无躯体疾病,无不良嗜好,家族中没有精神病史,具体咨询如下。
向伟肖汉仕姚振东
关键词:留守经历不良嗜好绘画疗法躯体疾病挫败感近视眼镜
全民健心的必要性、途径及功能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全民健心是面向全体居民,以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为直接目的,以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构完善的社会心理支持与服务体系、全体居民主动参与为途径的实践活动,是一项有利于居民健康、幸福、适应,有益于社会安定、和谐与文明的奠基工程。
肖汉仕
关键词:心理健康
湖南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了解湖南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定额抽样的方法,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湖南3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均低于非丧偶老人(t=7.391,8.089;P<0.05),并且存在显著差异;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显著相关(r=0.504,P<0.05)。结论: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应通过各种渠道丰富丧偶老人的社会支持来源,提高丧偶老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改善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肖汉仕何艳芝
关键词:丧偶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适应、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分析现代社会变化的特点与心理的内在关系。结论:社会变化为人们心理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遇,给心理适应带来了新的难度,对心理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讨论:在促进社会发展时要根据心理卫生的要求扬优抑劣,努力优化人们的心理素质,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机制。
肖汉仕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社会变化
谈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研究--以电影《摆渡人》为例
2018年
根据研究表明,近10余年来,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有了大幅增长,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队伍的规模快速扩大,初步呈现职业化趋势,一些专业标准与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但在工作队伍的快速扩大中,出现了工作人员良莠不齐,专业工作水平参差不一的乱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值得每一位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思考和重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对心理咨询的定义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姚振东肖汉仕辛斌余洁马翔
关键词:心理咨询与治疗电影心理学方法
劣性刺激对学生心理及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学生在遭遇劣性刺激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心理调查表对20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情绪体验有悲观泄气、悲痛欲绝、难过很久,行为意向有报复、骂人、打人、杀人、出走、自杀,部分演化为非理性行为;在应对策略上依次为自己调适、求助朋友、憋在心里、随意发泄、逃避、求助家长、求助老师、求助咨询、攻击。在性别、年龄上有差异。结论不良行为的预防要注意情绪调节与理智应对的训练。
肖汉仕苏林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