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疫苗
  • 4篇接种
  • 4篇病毒
  • 3篇乙肝
  • 3篇预防接种
  • 2篇毒性肝炎
  • 2篇疑似
  • 2篇疑似预防接种...
  • 2篇乙肝疫苗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预防接种异常...
  • 2篇水痘
  • 2篇接种异常反应
  • 2篇肝炎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2篇病例

机构

  • 15篇大连市疾病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西岗区...
  • 1篇大连市中医院

作者

  • 15篇肖丹
  • 9篇杨月
  • 8篇韩一楠
  • 4篇张玫
  • 4篇杨世宏
  • 3篇林茜
  • 3篇贾秀岩
  • 2篇朱穗
  • 1篇刘丹
  • 1篇毛丽翠
  • 1篇周祎
  • 1篇姚伟
  • 1篇朱琳
  • 1篇岳秀峰
  • 1篇王智勇
  • 1篇高晓红
  • 1篇安庆玉
  • 1篇王达
  • 1篇华近
  • 1篇黄学刚

传媒

  • 3篇微量元素与健...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校医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连市0~60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0~60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分布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连市所有区市县随机抽取0~60岁人群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HBs Ag、抗-HBs。数据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血清学检测全市被调查的1 224人中,HBs Ag阳性率为1.1%,抗-HBs阳性率为71.3%;从地区分布看,不同地区HBs Ag(χ2=0.825,P〉0.05)、抗-HBs阳性率(χ2=4.85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性别分布看,男性HBs Ag阳性率为1.2%、女性HBs Ag阳性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05),男性抗-HBs阳性率为70.9%、女性抗-HBs阳性率为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1,P〉0.05);从年龄分布看,不同年龄组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23,P〈0.01),其中0~4岁组抗-HBs阳性率最高,为90.3%,HBs Ag阳性率为0.9%。儿童注射疫苗产生抗体后,抗-HBs阳性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两者之间有负相关关系(rs=-0.717,P〈0.05)。结论由于计划免疫的实施,我国儿童HBs Ag携带率逐渐下降,大连市新生儿计划免疫工作较为满意。但是,成人特别是青年人乙型肝炎发病率仍居高不下,提示今后乙肝防制除重点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外,还要兼顾成人乙肝疾病的防控工作,从而降低乙肝发病率。
杨世宏肖丹韩一楠杨月
关键词:乙肝血清学HBSAG抗-HBS
大连市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2011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用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对2007-2009年出生的305名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大连市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60%,全程及时接种率为98.8%,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5.2%。结论大连市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杨月韩一楠杨世宏肖丹
关键词:乙肝疫苗儿童接种率计划免疫
2009—2013年大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大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以及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系统,收集全市2009—2013年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9—2013年报告AEFI病例218例,男女性别比为1.51∶1,≤1岁儿童占77.53。AEFI报告病例前3位的疫苗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第1~2剂次发生的占70.18%,接种≤1 d发生的占75.69%。NIP疫苗估算报告发生率0.32/100万剂。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79.82%,异常反应占15.6%,其他〈5%。99%以上的病例治愈或好转。结论总体上,大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需进一步完善,加强可操作性。AEFI主要发生的疫苗为NIP疫苗;AEFI集中在小年龄组、首剂接种以及接种早期。
韩一楠杨世宏肖丹周祎杨月王智勇
2011年大连市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托幼机构、小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传染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10-07/21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大连市1 289所托幼机构和学校入托(学)的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托幼机构和小学查验率为99.83%,持证率为98.79%,补证率为90.43%,儿童补种率为80.05%。结论大连市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建议教育、卫生部门加强配合,促进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和免疫规划工作。
张玫朱穗肖丹贾秀岩
关键词: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补种
2010年大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目的分析大连市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资料,了解AEFI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大连市2010年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0年全年,大连市共接种各类疫苗1 501 567剂,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AEFI 479例,48 h内的及时报告率为94.15%,48 h内的及时调查率为100%;报告发生率为31.9/10万。其中,一般反应431例(89.97%);异常反应43例(8.98%);偶合症4例(0.84%);待定1例(0.21%)。麻疹减毒活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最高,为234.29/10万(共接种194 204剂,发生455例)。结论根据《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大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及时报告率与及时调查率较高,AEFI报告发生率最高为麻疹减毒活疫苗。
韩一楠杨月肖丹
关键词:预防接种
大连市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阐述大连市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按照相关要求,对疫情开展病例个案调查、病毒传播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由省级AEFI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2016年,大连市发现1例口服第1剂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高变异株病例,国家脊灰实验室对病例所分离到的脊灰病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时发现,与Sabin株相比变异数为7。结论该病例诊断为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按照相关要求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大和蔓延。
杨月肖丹韩一楠张玫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2009~2011年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乙肝疫苗漏种补种情况,为降低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对大连市1994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儿童进行调查并实施补种。结果:调查儿童452577人,查出漏种乙肝疫苗儿童51033人,漏种率为11.28%;应补种135767针次,实补种49202人,实补种128511剂次,补种率为96.41%。其中应种1针次、2针次和3针次乙肝疫苗补种率分别为95.53%、85.14%和92.74%。结论: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率较高,但仍有免疫空白现象。
杨月肖丹林茜韩一楠
关键词:乙肝疫苗查漏补种
大连市2006~2015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大连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6~2015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大连市2006~2015年共报告AFP病例181例,每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各项及时性指标均达到WHO要求。各区市县AFP病例监测敏感性尚不平衡,合格便标本采集率降低。结论:各区市县应进一步提高本辖区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积极开展主动搜索,提高合格便标本采集率。
肖丹张玫杨月
关键词:免疫规划疾病控制
大连市西岗区1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核实疫情,并探讨导致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危险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方法按照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病例定义和病例搜索,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搜索出119例病例,均为在校学生,罹患率为21%。5-6月共发生病例76例(64%),为发病高峰期。二年级罹患率最高(30%),一(3)班无1人患病。84%的患儿为流动儿童。以未发病班级学生作为对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加课外补习班和接触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是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7(95%CI:1.1-12.4)和60(95%CI:7-510.6)结论课外补习班和接触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是导致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相关部门应对校外补习班加强监督,做好疾病宣传工作,加强补习班的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并对患病儿童进行隔离。
朱穗张玫肖丹林茜贾秀岩刘丹
关键词:疾病爆发流行
2006—2013年大连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6—2013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水痘防治策略及规划。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大连市水痘流行的三间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水痘24 0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87/10万,无死亡病例。冬春季为高发月份;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高新园区(136.52/10万)、甘井子区(94.77/10万)和旅顺口区(75.47/10万);水痘病例主要集中于20岁以下年龄组,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其中5-9岁发病率最高,为308.52/10万;大于20岁的成人水痘发病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水痘暴发疫情共235起,其中有18起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大连市水痘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儿童为高发人群,加强监测,尽早开展水痘疫苗常规接种是降低水痘发病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朱琳肖丹韩一楠
关键词:水痘发病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