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羽艳
- 作品数:22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的现实性与现代性评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俄罗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因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制定了一部具备现实性与现代性的民法典。《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关于民事主体制度的规定,充分体现了私法精神的回归和俄罗斯转轨时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俄罗斯联邦民法典》没有将抵押规定在物权之中,而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担保方式与人的担保并列归入债法是符合现代各国立法趋势的,充分体现了俄罗斯物权立法的现代性。
- 翟羽艳
- 关键词:民事主体物权
-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目标与实现途径被引量:2
- 2000年
- 法制现代化的目标与实现途径是法制现代化的核心 ,民法现代化是法制现代化的基础。民法现代化的目标在于民法的法典化和民法文化的平民化。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不是单一的 ,它必须是法文化继承。
- 翟羽艳
- 关键词:民法法典化法制法文化
-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民法被引量:2
- 1997年
-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民法翟羽艳民法作为商品经济社会最重要的法律,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法律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两次法律发展的颠峰,都是以民法作为其最辉煌的点缀的。所以,在中国发展商品经济、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以商品经济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民...
- 翟羽艳
- 关键词:法律文化民事法律中国传统法律
- 论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被引量:6
- 1997年
- 论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翟羽艳曹迎红过错责任原则产生于古罗马,它立足于理性哲学,强调过错是人意志的选择,对于这种选择的结果,行为人当然要承担责任。它把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同责任联系起来,使责任的承担受到了限制。这是法律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简...
- 翟羽艳曹迎红
- 关键词:民法过错责任原则
- 救济权的界分: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从权利与权力的视角被引量:10
- 2011年
- 从权利存在的多种形态入手,界定了权利和法定权利的关系,从而预示了私力救济的权利属性——应有权利;然后,对救济之"力"进行辨析,认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的区别在于所依托的权利与权力的差异,因此,救济权是从最初的一种私人的权利在国家出现后演化为一种国家权力与私人权利的并存体。因此,现代社会的救济权,国家和私人分享、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并存就成为一种必然。
- 翟羽艳
- 关键词:权利权力私力救济公力救济
- 公平责任三论被引量:17
- 2000年
- 民法中的公平责任从最初的个案尝试 ,经过曲折的历程 ,发展为现代民事责任的一项归责原则 ,它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尤为独特 ,既具有独立性 ,又在适用中体现出补充性。虽然公平责任在理论上的模糊性不容否认 。
- 翟羽艳吕秀军
- 关键词:民法公平责任归责原则过错
- 私力救济理论研究
- 在当代社会,私力救济作为一种有效的救济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私力救济的理论基础源于权利与权力的界分。自从国家出现后,救济就成为一种私权利与公权力的并存体,因此,救济权一直由国家和私人来分享。在民法领域,权利和救济的关系存在...
- 翟羽艳
- 关键词:私力救济公力救济纠纷解决救济权民法
- 文献传递
- 诊所教育: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桥梁被引量:1
- 2008年
- 美国诊所法律教育模式体现着职业技能训练、职业道德训练和促进社会正义的多元目标,在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中被引入,但由于中美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目标,诊所教育的实施面临困境。只有立足于中国法学教育的现实,进行教育目标的分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分别定位,才能克服中国目前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分离的缺陷,以诊所教育为桥梁逐步实现法学教育的一体化目标。
- 翟羽艳
- 关键词:诊所教育法学教育学院制
- 中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困境与超越——从法律与道德的视角审视被引量:2
- 2007年
- 中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由于侵权行为法的危机而陷入当事人"对面性"丧失和赔偿方式与赔偿效果背离的困境。中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然的道德基础是共同体正义,应该在此基础上关注精神损害动态赔偿过程,构建多样化的救济体系。
- 翟羽艳
- 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正义
- 中俄抵押立法的比较与思考被引量:4
- 2005年
-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与中国《担保法》、《民法典草案》中关于抵押的立法,在抵押性质和抵押种类上存在差异,同时在抵押登记和抵押客体方面的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上两国也有明显不同。这些差别促使我们去思考,结论是:一部成熟的现代民法典的特质应该是现实性与前瞻性、承继性与移植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完美结合。
- 翟羽艳
- 关键词:抵押法律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