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慧纯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2篇预后
  • 2篇重症监护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症
  • 2篇患者预后
  • 2篇监护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滤过
  • 1篇死亡率
  • 1篇脓毒
  • 1篇脓毒性
  • 1篇脓毒性休克
  • 1篇禽流感
  • 1篇重症肺炎
  • 1篇重症患者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机构

  • 5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翁慧纯
  • 3篇方喜斌
  • 2篇吴苏武
  • 2篇李淑娴
  • 1篇吴令杰
  • 1篇洪春燕
  • 1篇张淇钏
  • 1篇李智业
  • 1篇陈素芝
  • 1篇许少英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HVHF联合HP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NF-κB信号通路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血液灌流(HP)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脓毒性休克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15)、滤过组(n=15)和标准组(n=15)。3组均行常规脓毒性休克标准治疗,此外,滤过组行HVHF治疗,2 000 mL/h,连续治疗3 d,联合组在滤过组的基础上行HP治疗,血流量150~180 mL/min,置换液流量2 000 mL。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1 d和治疗3 d的APACHEⅡ评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并分析联合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和LVEF的关系。结果与标准组比较,联合组和滤过组治疗3 d的APACHEⅡ评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与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降低,同期LVEF则升高(P<0.05)。与滤过组比较,联合组治疗3 d的APACHEⅡ评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降低,同期LVEF则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和滤过组治疗3 d的APACHEⅡ评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降低,同期LVEF则升高(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和LVEF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HVHF联合HP治疗脓毒性休克可有效降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水平并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水平与其心功能相关,可能作为其心功能评估的参考指标。
方喜斌吴令杰吴苏武李智业翁慧纯许少英
关键词:血液滤过脓毒性休克单个核细胞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3例被引量:1
2016年
例1.男,68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发热1周于2015年1月2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出现咳嗽、咳痰,1周前出现畏寒、发热,3 d前出现高热(39℃)、气促,伴咳嗽、咳痰增多,无活禽接触史。急诊查胸片示肺炎。
翁慧纯方喜斌吴苏武陈素芝
关键词:禽流感重症咳嗽咳痰接触史发热
APACHE Ⅳ和APACHE Ⅱ预测危重症患者预后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不同版本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APACHE Ⅳ和APACHE Ⅱ)对于成人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0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其入ICU24小时内的APACHE Ⅳ和APACHE Ⅱ评分,并计算其各自预测病死率,通过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izedMortality Ratios,SMR)来比较这两个评分系统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4例患者,死亡率为41.8%。APACHE Ⅱ得分为25±8分,预测死亡率为53.31%;APACHE Ⅳ得分为93±24分,预测死亡率为30.76%。APACHEⅡ预测死亡率比实际死亡率高(SMR为0.78,95%CI 0.614~0.972);APACHEⅣ预测死亡率比实际死亡率低(SMR=1.35,95%CI1.066~1.688)。但二者对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的预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ACHE Ⅱ和APACHE Ⅳ对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预测准确性高;与APACHE Ⅱ相比,APACHE Ⅳ无表现出更为优越的性能,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李淑娴翁慧纯张淇钏方喜斌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死亡率
入ICU 12h内相关指标构建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2025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以入ICU 12h内指标构建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ICU接收的危重症患者资料,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因子,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Nomogram模型展示影响因子对预后影响可视化。结果:共纳入259例危重症患者,入ICU 28d存活180例,死亡7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1,95%CI:1.002~1.040)、收缩压(OR=0.990,95%CI:0.981~0.999)、血清肌酐(OR=1.142,95%CI:1.018~1.281)、氧合指数(OR=0.998,95%CI:0.996~1.000)、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0.992,95%CI:0.868~0.981)是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P<0.05);建立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预测模型为P=1/(1^(+)e^(-z)),Z=0.021×年龄-0.010×SBP^(+)0.133×SCr-0.002×OI-0.081×GCS,该模型对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AUC为0.752(95%CI:0.685~0.819,P<0.001),敏感度为0.658,特异度为0.767。结论:入ICU 12h内的年龄、收缩压、血清肌酐、氧合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本组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依托入ICU 12h内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早期预测危重症患者有良好的价值。
李淑娴翁慧纯洪春燕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重症监护室
泰能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泰能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万古霉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泰能亚胺培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5%(12/44),差异显著(P<0.05)。结论:泰能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翁慧纯
关键词: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