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军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泌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微创手术教学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泌尿外科手术已基本微创化,其对手术医生的要求更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医学事业的未来,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新生力量,培养其临床手术技能和理念是教学医院的重要职责。通过循序渐进的微创手术教学,可以帮助研究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树立微创理念,建立良好的手术习惯,帮助其快速独立地步入工作岗位,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 罗生军
- 关键词:泌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微创手术教学方法手术医生
- 四种微创方式治疗127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最佳微创治疗方式。方法: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SWL)、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rigid ureteroscopy,RURS)、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任一种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1 275例进行分层分析,各治疗方式组根据结石大小、病程长短和输尿管扩张程度分为3个亚组,统计分析各亚组清除率、复发率和并发症率。结果:RURS清除率高于SWL,低于FURS和PCNL(P<0.01)。RURS、FURS和PCNL复发率无差异(P>0.01),均低于SWL(P<0.01)。对于并发症率,在结石<1 000 mm3、病程<3月和输尿管扩张直径<10 mm 3个亚组中四者无差异(P>0.05);在结石≥1 000 mm3亚组中RURS高于SWL、FURS和PCNL(P<0.01);在病程≥3月亚组中SWL高于RURS、FURS和PCNL(P<0.01);在输尿管扩张直径≥10 mm亚组中FURS和PCNL低于SWL和RURS(P<0.01)。结论:结石大小、病程长短和输尿管扩张程度对选择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式有重要参考意义。SWL是结石<1 000 mm3、病程<3月和输尿管扩张直径<10 mm三者兼有的结石首选。PCNL是结石≥1 000 mm3、病程≥3月和输尿管扩张直径≥10 mm三者兼有的结石首选。结石≥1 000 mm3者不单独使用RURS。病程≥3月者不单独使用SWL。
- 何昊尹志康吴小侯唐伟刘航陈刚罗生军
-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 伴与不伴泌尿系结石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伴或不伴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99例PHPT患者,比较62例结石患者与37例非结石患者,以及结石患者中11例结石复发患者与36例结石未复发患者的病理结果、年龄、BMI、术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24 h尿钙等指标,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复查血清PTH及血清钙。结果PHPT结石组患者血清钙、PTH、24 h尿钙水平及高尿钙构成比明显高于PHPT无结石组(P<0.05),而血清磷水平明显低于PHPT无结石组(P<0.05)。两组病理类型、性别组成、年龄、BMI、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碱性磷酸酶、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磷、术后血清PTH、术后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血清PTH与血清钙水平均恢复正常。PHPT结石组患者随访时间(58.8±29.9)个月,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仍有23.4%(11/47)的患者有结石复发,结石复发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结石未复发组(P<0.05)。结论血清PTH、血清钙、尿钙水平升高可增加泌尿系结石形成风险,甲状旁腺切除术有助于降低PHPT结石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年轻患者更容易导致结石复发。
- 昌亮亮王杰胡代星蒋立唐伟罗生军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随访
- NPRL2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NPRL2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沉默NPRL2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RT-4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31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膀胱癌组织中NPRL2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检测CP-H068、Biu87和RT-4细胞系中NPRL2的表达,CCK-8法检测沉默NPRL2后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NPRL2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为53.44%,与膀胱癌临床分期、分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NPRL2在膀胱癌细胞系Biu87/RT-4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CP-H068(P<0.05);沉默NPRL2后Biu87/RT-4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上升,凋亡相关蛋白JNK、Bax、caspase-9表达量增高,Bcl-2表达受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中NPRL2表达与膀胱癌临床分期和分级相关,通过沉默膀胱癌细胞Biu87/RT-4中NPRL2的表达,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朱西罗生军蒋立唐伟
- 关键词:膀胱癌凋亡
- 加速康复外科在肾上腺和肾脏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肾上腺和肾脏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肾脏肿瘤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RAS组和常规组,按照预设的纳入排除标准,最终ERAS组纳入89例,其中肾上腺肿瘤38例、肾癌15例、肾囊肿36例。常规处理组纳入100例,其中肾上腺肿瘤49例、肾癌16例、肾囊肿35例。ERAS组按照预设的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比较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与传统组相比,ERAS组的术后首次饮水时间[(3.1±1.7)h vs.(7.8±3.5)h,t′=-11.419,P=0.000]、术后首次进食时间[(7.6±3.7)h vs.(13.0±6.9)h,t′=-6.611,P=0.000]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9.1±4.9)h vs.(26.9±16.3)h,t′=-10.449,P=0.000]明显提前;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0.1±4.5)h vs.(23.2±15.4)h,t=-8.165,P=0.00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0.0±7.6)h vs.(15.0±9.0)h,t′=-4.157,P=0.000]和术后住院天数[(2.7±1.8)d vs.(3.6±2.1)d,t′=-3.128,P=0.002]明显缩短;术后2 h VAS疼痛评分[(3.3±0.8)vs.(4.3±0.8),t=-8.925,P=0.000]和术后首次下床时VAS评分[(2.5±0.6)vs.(3.4±0.7),t=-8.662,P=0.000]降低;手术时间[(55.8±32.5)min vs.(58.5±31.8)min,t′=-0.557,P=0.578]、术中出血量[(48.2±39.2)m L vs.(48.3±34.6)m L,t′=-0.008,P=0.994]、术后并发症(3/89 vs.6/100,χ2=0.712,P=0.398)、引流管留置时间[(24.4±16.2)h vs.(27.0±15.3)h,t′=-1.143,P=0.25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AS理念运用于肾上腺和肾脏肿瘤手术的围手术期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明显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舒适感,缩短住院时间。
- 邵岚罗生军金菊英高飞何云锋张尧蒲军王德林吴小侯唐伟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肾上腺肿瘤肾脏肿瘤围手术期
- 肾黏液小管和梭形细胞癌2例报道
- 2023年
- 肾黏液小管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在所有肾脏肿瘤中占比不到1%。在2004年WHO肾肿瘤分型中首次将其确定为一种独立亚型^([1]),由梭形细胞、小管和细胞外黏液基质组成。MTSCC发病年龄分布广泛,转移风险较低,预后一般较好^([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于2023年2月至3月收治MTSCC患者2例,现回顾性将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并报道如下。
- 杨磊何云锋罗生军
- 关键词:肾脏肿瘤梭形细胞癌临床资料总结肿瘤分型小管黏液
- 后腹腔镜下经肾周脂肪囊外/内入路肾上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经肾周脂肪囊外和经周脂肪囊内途径肾上腺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经后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3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97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围术期指标的变化。结果共纳入233例经肾周脂肪囊内途径(intra perinephric fat approach,IPFA)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224例,机器人手术9例,以及264例经肾周脂肪囊外途径(extra perinephric fat approach,EPFA)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253例,机器人手术11例。2组患者的肿瘤大小、估计失血量和手术时间都具有可比性。EPFA组肿瘤大小为(30.47±15.83)mm,与IPFA组相比明显较大(P=0.000)。IPF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EPFA组(P=0.000),而IPFA组的估计失血量[(119.07±82.32)mL]低于EPFA组[(158.88±106.9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输血率和住院时间方面,2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可以通过肾周脂肪囊外和肾周脂肪囊内的入路。IPFA在估计失血量及术后输血率比EPFA更少,而EPFA的手术时长则优于IPFA。手术方式的选择可能主要取决于外科医生的经验、肾上腺肿瘤的特征和肾周脂肪的性质。
- 林帆谈琦何云锋罗生军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后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
- 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 cm单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0
- 2018年
- 目的对比研究术前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一期输尿管软镜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相关指标,探讨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单侧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 cm单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4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一期手术组和二期手术组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软镜鞘置入成功率、碎石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软镜鞘置入成功率、碎石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次数及费用相比,术前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能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及费用。结论一期输尿管软镜与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2 cm单侧上尿路结石中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胡豪陈欣蒋立罗生军唐伟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输尿管结石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LRP)与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RLRP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2012年2月至2018年5月,37例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LRP组10例,LRP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切缘阳性率、淋巴结阳性率、术中术后输血、直肠损伤、术后吻合口漏尿等情况。结果37例手术均成功完成,RLRP组、LRP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8.4±6.9)、(66.4±7.7)岁(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保留时间、输血率、直肠损伤率、术后吻合口漏尿率、淋巴结阳性率、切缘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大血管损伤、输尿管口损伤及严重并发症致患者死亡的病例。RLRP组和LRP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10.0±99.4)、(382.6±287.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LRP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安全可行,并且在控制术中出血方面优于LRP,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田雨昌高飞王德林覃云朗刘恒川姜文成张尧蒲军何云峰罗生军杨磊吴小候苟欣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机器人手术腹腔镜
- 原发性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肌瘤1例报道被引量:1
- 2022年
- 膀胱肿瘤以恶性多见,绝大多数起源于尿路移行上皮,间叶组织来源罕见,小于5%,包括平滑肌瘤、纤维肌瘤、横纹肌瘤、纤维瘤和骨瘤[1]。其中,最常见组织学类型是平滑肌瘤。据1990至2021年文献统计,目前中文文献已报道膀胱平滑肌瘤约169例,外文文献已报道不足300例。本文报道原发性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肌瘤1例,对此病的发病率、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 张艺薄王德林罗生军陈刚程洪林李小菊贺小娟
- 关键词:平滑肌瘤横纹肌瘤移行上皮外文文献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