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冰清 作品数:22 被引量:236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顽固性复杂胃食管反流病的多术式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在顽固性复杂胃食管反流病(GERD)治疗中,腹腔镜抗反流手术(LARS)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年行手术治疗的GERD患者中选取顽固性复杂GERD患者30例,患者病史均>3年就诊经历复杂,并且多次误诊为其他疾病,其中术前误诊为冠心病13位,误诊为慢性咳嗽6例,误诊为哮喘3例,另外吴诊为慢性咽炎8例,对症治疗疗效不佳。就诊于胃食管反流门诊后确诊GERD,其中17位患者合并食道裂孔疝。给予PPI加强治疗,全部患者不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最大缓解率90%,最低缓解50%,但无法停药。行LARS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症状缓解、用药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行Nissen、Toupet、DOR胃底折叠术分别为18例、10例和2例,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平均随访时间(24.27±1.57)月,对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测评,术后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率为86.67%。3例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吞咽困难,1例复发,复发率为3.33%。结论顽固性GERD合并食道外症状或者无明显反流患者临床诊断难度大,易误诊,病史多较长,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有限或无法停药。通过运用LARS手术治疗顽固性复杂GERD,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合理选择术式。 王新波 刘斌 罗冰清 席江伟关键词:有效性 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及机体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和机体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经腹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9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各47例。肠内营养组手术过程中在十二指肠悬韧带的20~30 cm部位留置经鼻营养管,术后第2天开始经营养管灌注肠内营养制剂,持续灌注7~10 d。肠外营养组手术后使用标准3 L营养袋由中心静脉进行补液,持续肠外营养7~10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与排便时间、住院总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水平、D-乳酸水平、血浆内毒素及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CD8以及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总时间较肠外营养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急性呼衰、急性呼吸窘迫、急性心衰发生率分别为0、2.1%、2.1%、0,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的10.6%、8.5%、10.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7天时血清中DAO与D-乳酸含量、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肠内营养组患者的Ig A、Ig G、Ig M水平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IL-6水平则明显低于同期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肠内营养组患者的CD4以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同期的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肠外营养,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采取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保护肠道黏膜机械屏障,提高营养状态,减少多种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并且更� 王新波 席江伟 罗冰清 孙太冉 石玉宝关键词:贲门癌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肠黏膜屏障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8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联合组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结果2组术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反流症状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对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微创、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 罗冰清 张秋子 张也 王新波关键词:腹腔镜 食管裂孔疝 疝修补术 胃食管反流病 重症胰腺炎导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 2019年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又称局限性门静脉高压症、左侧肝外型门静脉高压,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引起脾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致的单纯门静脉脾胃区域的压力增高,属于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特殊类型,也是唯一能彻底治愈的类型,约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5%,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1-3]。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两个主要属支汇合形成,即脾胃血流区域、肠系膜血流区域,脾静脉阻塞是RPH的根本原因,故脾静脉走行区域内任何部位病变导致脾静脉回流受阻时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王新波 席江伟 罗冰清 刘斌关键词:重症胰腺炎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 经小脑延髓池注射内毒素致家兔实验性脑水肿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经家兔小脑延髓池注射内毒素 ,制作类似临床所见的严重感染及毒血症导致的急性脑水肿模型 ,用于感染性脑水肿的实验研究。方法 选择 35只新西兰白兔 ,分为内毒素组 (30只 )和对照组 (5只 )。内毒素组于小脑延髓池内注射内毒素 10 0 μg/kg ,对照组注入等量灭菌纯水。分批于注射后 3h、6h、12h、2 4h、4 8h、72h处死家兔 ,留取脑组织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 注射内毒素后 3h ,脑组织含水量即升高 ,6~ 4 8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2 4h时脑含水量达峰值。光镜和电镜可观察到注射内毒素 6~ 2 4h后脑组织病变最严重。其中 2只兔在注射过程中出现意外损伤。结论 经小脑延髓池注射内毒素建立家兔实验性脑水肿模型简单、可靠、安全、适用 。 张育才 张宇鸣 汤定华 庞云 罗冰清 范向荣关键词:小脑延髓池 脑水肿 内毒素 动物模型 香萸散热敷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胃底折叠术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香萸散热敷对行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6 h腹部热敷热水袋,试验组腹部热敷香萸散。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术后腹部热敷香萸散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 刘斌 王新波 罗冰清 王志华关键词:胃底折叠术 胃肠功能 针刺与中药灌肠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26例 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灌肠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drome,PGS)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中西结合组为常规治疗配合针刺与中药灌肠,针刺1次/d,一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灌肠配方采用自拟攻里通下汤加减,2次/d,每次75 m L,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与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上消化道造影剂(泛影葡胺)排空时间、恶心呕吐、腹胀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与中药灌肠,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董万斌 乔海平 席江伟 刘斌 罗冰清 苏心镜关键词:胃瘫综合征 针刺疗法 中药灌肠 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患儿胃窦部炎症程度和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或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黏膜病变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通过胃镜确诊 ,并进行胃窦部黏膜病理检查和Hp检测 ,同时取胃液进行白细胞介素 (IL 8)、过氧化物酶 (MPO)检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Hp抗体。对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根据H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炎症均重于Hp阴性者。Hp感染能够增加胃液内IL 8、MPO含量。胃液内IL 8、MPO含量随着胃窦部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IL 8与MPO之间有较强相关性。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中 ,IL 8表达能较确切地反映胃黏膜的病变程度。炎症因子在Hp引起的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间起着重要作用。 沈鸣 苗芸 乔蓉 胡志红 王锐萍 贾福妹 田国力 董庆元 刘家应 罗冰清 庞芸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炎症因子 儿童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及其癌细胞DNA定量分析 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形态特点及癌细胞DNA含量和倍体的关系。方法 对 4例儿童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进行病理形态观察 ,并用图象分析仪对癌细胞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4例癌细胞胞质透明呈透明细胞且有乳头状结构 ,其中 2例乳头状结构超过 5 0 % ,3例均见钙化小体及明显出血坏死 ;DNA检测 :DNA平均指数 1.31,呈 2倍体型 ,高 2倍体型或亚 4倍体型。结论 儿童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形态特点为癌细胞胞质透明 ,以乳头状结构为主 ,可见钙化小体 ,常伴出血、坏死 ,癌周肾小球、肾小管基本正常为特征。癌细胞DNA呈 2倍体或高 2倍体型或亚 4倍体型。 罗冰清 归良桢 庞芸 邬伟义 丁爱莉关键词:儿童 肾肿瘤 透明细胞腺癌 倍体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及长期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临床疗效及食管测压与pH值监测对长期疗效的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组),56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Dor胃底折叠术(Dor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记录食管测压及pH检测等指标变化情况、Gerd Q、DeMeester评分等。结果Nissen组术程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Dor组(P<0.05),2组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食管反流情况与DeMeester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Nissen组在减少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方面均优于Dor组(P<0.05)。2组在反流时间、酸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静息呼吸平均值、食管残余压较术前均显著提升(P<0.05),但2组间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松弛率、无效吞咽与Gerd Q评分均较术前也均明显降低,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或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均有明显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王志华 常亚男 罗冰清 刘文鹏 席江伟 王新波关键词:胃底折叠术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