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辉 作品数:13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糖尿病肾病的微炎症状态与铁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4年 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DN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延缓DN进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DN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认为DN是糖尿病进展过程中,炎性反应因子、内分泌紊乱、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引发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等综合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肾脏损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微炎症状态与铁超负荷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对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尚待进一步的验证。 杨丽华 罗俊辉 蒋洪敏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微炎症状态 铁蛋白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尿毒症脑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尿毒症脑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尿毒症脑病所致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幻觉、被害妄想、躁狂、异常兴奋等精神异常)患者93例,分为合用组(33例)、单用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每周2次血液透析+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单用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氮平,合用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氮平+丙戊酸镁缓释片,疗程均为2周。采用阴性及阳性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末、2周末时PANSS评分明显低于单用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单用组治疗2周末时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患者精神症状控制更佳,疗效更显著。单用组与合用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表现为精神障碍的尿毒症脑病患者显效更快,控制率更高,疗效好且安全,可快速控制患者精神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罗俊辉 陈艳红关键词:奥氮平 丙戊酸镁缓释片 尿毒症脑病 血液净化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表现为精神障碍的尿毒症脑病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表现为精神障碍的尿毒症脑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9年01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分为尿毒症脑病组、尿毒症组、功能性精神病组,每组各40例,均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我院生化室行血清NSE检测,并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对尿毒症脑病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分。结果:尿毒症脑病患者NSE明显升高,而尿毒症患者、功能性精神病组患者血清NSE均在正常范围,尿毒症脑病组血清NSE与尿毒症组及功能性精神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毒症组与功能性精神病组相比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提示尿毒症脑病组NSE升高的水平与患者精神异常的严重程度评分PAN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尿毒症脑病患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明显升高,其升高的水平与患者精神异常的严重程度评分PAN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或可作为尿毒症脑病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脑病的严重程度的特异性因子。 罗俊辉 曹慧 许军英 洪学敏 刘赛球 刘志群 余红关键词:尿毒症 尿毒症脑病 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致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一例 被引量:7 2010年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ientie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障碍性疾病。青霉胺治疗HLD中可导致肾病综合征,但同时并发急性肾衰竭则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 罗俊辉 李瑛 成梅初 袁曙光 杜安民 刘映红 刘虹 李军 杨旭 彭佑铭 刘伏友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急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 青霉胺 代谢障碍性疾病 HLD 肥大细胞在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DKD早期可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且不依赖肾小球病变直接加速肾功能的恶化,但其机制复杂。研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 罗俊辉关键词:肥大细胞 曲尼斯特 干细胞生长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糖尿病肾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 )的患者120例,按DN不同进展期分为:DM正常白蛋白尿组(DM 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MB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MC组)各40例。另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四组研究对象血浆 Hcy、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N 患者的血浆 Hcy水平、炎症因子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随着DN尿蛋白的升高,血浆 Hcy及hs‐CRP、TNF‐α、IL‐6水平显著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DN患者血浆Hcy升高与hs‐CRP、TNF‐α、IL‐6的水平呈正相关( r分别为0.420、0.461、0.429,P <0.01)。结论高Hcy血症及炎症因子参与了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Hcy可能通过促进机体炎症状态的产生促进DN的发生和发展。 许军英 罗俊辉 杨丽华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DIABETES 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老年重症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老年重症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06例老年重症脓毒症并AKI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观察两组APACHEⅡ评分、肾功能指标(Scr、CysC)、炎症指标(TNF-α、CRP)变化,并记录两组存活率、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7d、15d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7d、15d 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5d、30d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1d、3d两组患者血清TNF-α、CRP、Scr、CysC均呈显著降低,且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治疗后1d、3d血清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重症脓毒症AKI患者能迅速清除机体炎症介质,减轻肾损伤,遏制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刘志群 颜润 洪学敏 罗俊辉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炎症介质 铁蛋白与糖尿病肾病早期微炎症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铁蛋白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早期微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本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120例,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各40例,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40例为对照组。检测4组对象的血清铁蛋白(SF)及炎症因子高敏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F水平、炎症因子指标明显升高(P<0.01);随着DN 的进展,SF及炎症因子的水平相应升高,DN 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SF升高与炎症因子的水平呈正相关(r>0.1,P<0.01)。【结论】体内铁负荷过重即过高的SF参与了早期DN患者机体的微炎症状态,诱导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从而参与了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许军英 罗俊辉 杨丽华去甲斑蝥素对高糖刺激的HK-2细胞FN,Col Ⅳ和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CTD)对高糖刺激的HK-2细胞外基质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K-2细胞,无血清DMEM培养基同步培养24h,细胞分为正常葡萄糖组(C,D-glucOSe5.5mmol/L)、甘露醇对照组(M,5.5mmol/LD—glucose+24.5mmol/Lmannitoll、高糖组(HG,30mmol/LD—glucosel、高糖+NCTD干预组(30mmol/LD-glucose+0.5~40mg/LNCTD)。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NCTD对高糖刺激的细胞毒性。MTT法检测NCTD对高糖刺激的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培养6,24,48h后细胞总RNA及蛋白,用RT.PCR检测细胞FN,Col1V和TGF-β1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FN,ColIV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NCTD作用72h后,浓度超过5mg/L的NCTD对高糖环境下的HK.2细胞有明显的毒性。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30mmol/LD-葡萄糖可引起HK.2细胞FN,Col1V和TGF-β1mRNA及蛋白水平的升高(P〈0.05),而5mg/LNCTD可抑制高糖刺激的FN,ColIV和TGF-β1的表达(P〈O.05)。相同渗透浓度的D-甘露醇组对上述指标均无影响(P〉O.05)。结论:NCTD能下调HK-2细胞FN,ColIV及TGF-β1的表达。 陈琼 李瑛 罗俊辉 杨阳 李军 孙林 肖力 许向青 彭佑铭 刘伏友关键词:去甲斑蝥素 纤粘连蛋白 木丹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脏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早期肾脏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0月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T2DM合并早期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配对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n=82)、对照组(n=82)。对照组接受己酮可可碱治疗,观察组接受木丹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TLR4、MyD88、NF-κB mRNA)、炎症与氧化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周时,2组SCr、尿素氮、UA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周时,2组TLR4、MyD88、NF-κB mRN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周时,2组GSH-PX、TA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RP、MDA、TGF-β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GSH-PX、TAC水平高于对照组,CRP、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T2DM合并早期肾脏病可一定程度改善肾功能,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控制病情。 陈丹丹 罗俊辉 张海涛 夏萃关键词:己酮可可碱 木丹颗粒 2型糖尿病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