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庆瑛
- 作品数:21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及病理特点差异,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行肾穿病理检查的130例成人和164例儿童HSPN病例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成人和儿童HSPN均以血尿和蛋白尿型临床表现最常见,成人89例(68.99%),儿童111例(71.15%);病理分型主要集中在Ⅱ型和Ⅲ型;(2)成人和儿童HSPN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2,P=0.13);(3)成人和儿童HSPN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5,P=0.15);(4)成人HSPN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7,P<0.000 1),即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相关;(5)儿童HSPN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P=0.03),即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相关;(6)成人与儿童HSPN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P=0.92)。结论:成人和儿童HSPN在病理分型、临床分型及临床疗效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成人及儿童HSPN的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均相关。
- 刘睿符庆瑛刘扬陈光磊张志浩李长春马路
-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儿童成人病理学
- 肾小球性血尿发病机制及诊疗创新技术
- 马路宋明辉朱军何志军陈光磊李长春贺发贵张文生符庆瑛杨杨
- 肾小球性血尿(glomerular hematuria,GH)是一组具有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肾小球疾病,但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以儿童常见、久治不愈,给患儿家庭造成了极大精神和经济负担。与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疾病中药制剂
- 慢性肾脏病中代谢性酸中毒的作用及防治思考被引量:3
- 2014年
-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MA)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见并发症,随着病情进展,MA逐步加重.近年研究发现,MA是引起CKD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针对MA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对延缓CKD进展,推迟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符庆瑛马路
- 关键词: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常见并发症病情进展预后不良
- 儿童IgA肾病病理与临床分型及血尿酸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儿肾脏病理分级与临床分型及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84例原发性IgA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型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者,病理改变最轻;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综合征者,病理改变逐渐加重;肾炎性肾病综合征者,病理改变最重。高尿酸组肾脏病理改变以Ⅲ级为主,正常尿酸组以Ⅱ级为主,高尿酸组Ⅳ级、Ⅴ级病变较正常尿酸组多见,正常尿酸组Ⅰ级病变较高尿酸组多见。结论:病理分级与临床分型和血尿酸水平相关联,通过IgAN患儿的临床分型和血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其肾脏病理损伤的程度。
- 符庆瑛周柱亮马路潘涛杨琪
- 关键词:IGA肾病临床分型高尿酸血症病理学儿童
- PGI_2对肾缺血再灌损伤兔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I2 (PGI2 )对兔肾缺血再灌注 (IR)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钳夹肾动脉的方法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日本大耳白兔 36只 ,随机分为 :假手术对照 (sham)组、单纯缺血再灌注 (IR)组和PGI2 +IR(PGI2 )组。运用微循环显微镜自动摄像分析系统 ,于肾缺血 6 0min和再灌注12 0min时动态观察肠系膜微循环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①缺血期和再灌注期IR组的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减小 ,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白细胞粘附聚集、白微栓及管周出血增多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P <0 . 0 5 )。② 5 - 4 0ng·kg-1·min-1PGI2 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 ,其中在10ng·kg-1·min-1PGI2 组 ,微血管管径和流速、白细胞粘附、白微栓、管周出血及上述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IR组比较显著差异 (P <0 . 0 1或P <0 . 0 5 )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微血管管径明显增大 (P <0 .0 1) ,而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肾IR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异常 ,PGI2 对其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以
- 符庆瑛李著华张艳青张英
- 关键词:依前列醇肠系膜微循环
- 肾小球源性血尿治疗及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血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肾小球源性血尿病情多迁延缠绵,易反复发作,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即便以往认为疗效和预后良好的疾病,如今对其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拟综述肾小球源性血尿在治疗及预后方面的进展,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指导。
- 符庆瑛
- 关键词:肾小球源性血尿预后评价
- IgA肾病患儿小管间质和小球损伤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儿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肾小球损伤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84例患儿的肾脏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44例(52.4%)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其中肾小管间质损伤Ⅰ级20例(23.8%),Ⅱ级21例(25.0%),Ⅱ级3例(3.6%)。肾小管间质损伤与Lee分级呈正相关(r=0.605,P<0.05)。中度以上系膜增殖在肾小管间质损伤Ⅰ、Ⅱ、Ⅲ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组(P<0.05,P<0.01,P<0.01);球囊黏连在肾小管间质损伤各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形成在肾小管间质损伤Ⅰ、Ⅱ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组(P<0.01),Ⅲ级组新月体形成减少,与0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性硬化在肾小管间质损伤Ⅱ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组(P<0.05),Ⅲ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P<0.01)和Ⅰ、Ⅱ级组(P<0.05)。结论:多数IgAN患儿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管间质损伤与肾小球损伤相关联,尤其与中度以上系膜增殖、新月体形成和球性硬化密切相关,其中系膜增殖贯穿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始终。肾小管间质损伤可能是IgAN进展的重要原因,而肾小球损伤又将进一步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
- 符庆瑛马路周柱亮潘涛杨琪
- 关键词:IGA肾病病理学
- 28例紫癜性肾炎并发急性肾损伤临床病理及转归分析
- <正>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经临床确诊为紫癜性肾炎并发急性肾损伤(HSPN on AKI)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3...
- 贺发贵符庆瑛尹士伟张文生陈光磊马路何志军
-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急性肾损伤KDIGO临床病理
- 文献传递
- 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儿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儿的临床及病理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67例IgA肾病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n=17)和正常尿酸组(n=50),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高尿酸组血肌酐及三酰甘油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两组间尿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尿酸组肾脏病理改变以Ⅲ级为主,而正常尿酸组以Ⅱ级为主,高尿酸组Ⅳ级、Ⅴ级病变较正常尿酸组多见,正常尿酸组Ⅰ级病变较高尿酸组多见,两组间肾损害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肾内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管壁增厚,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A肾病患儿高尿酸血症与高三酰甘油和肾功能降低密切关联。合并高尿酸血症的IgA肾病患儿,其病理损伤程度较血尿酸正常的IgA肾病患儿严重,高尿酸血症亦为影响小儿IgA肾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 符庆瑛周柱亮汪建国
- 关键词:IGA肾病高尿酸血症肌酐三酰甘油病理学
- 肾上腺髓质素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ADM)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作用 ,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右肾切除 ,左肾肾动脉夹闭 5 0min/再灌注 2 4h的动物模型 ,将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n =8) ,肾IR组 (n =8) ,ADM预防组 (n =2 4,组内又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 0 .0 5nmol/kgADM组、0 .1nmol/kgADM组和 1.0nmol/kgADM组 ,每组n =8) ,观察肾组织中丙二醛 (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 ,Mn -SOD ,Cu -Zn -SOD活力和血肌酐 (Cr) ,尿素氮 (BUN)含量以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肾IR组MDA ,Cr和BUN升高 ,组织学损伤较重 ,TAOC ,T -SOD ,Mn -SOD和Cu -Zn -SOD活力下降 (P <0 .0 1) ;肾IR前给予ADM则剂量依赖性逆转了上述病理改变 (P <0 .0 5 )。结论 :ADM可能经提高内源性抗氧化物能力、尤其是SOD活力减轻肾IR。
- 李霞李著华邹平符庆瑛金惠铭
-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