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雁
- 作品数:22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介入治疗时机对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时机对于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介入栓塞术后的200例高分级( Hunt-Hess 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资料,经筛选最后入组病例数为162例。所有患者均术前先行颅脑CT平扫明确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行头颅CTA或DSA检查证实。入组患者除外既往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昏迷、终末期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时机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时间<72 h)79例与延期治疗组(发病时间≥72 h)83例。术后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院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出院后3个月巴塞尔指数(BI)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组间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介入时机与预后的相关性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治疗组与延期治疗组术后GCS评分分别为(6.6±1.6)、(6.1±1.4)分,出院时GOS评分分别为(3.0±0.7)、(2.9±0.7)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822、0.631,P值均>0.05)。而早期治疗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BI(63.5±13.5)明显好于延期治疗组(34.8±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27,P<0.05),且早期治疗组术后发生脑积水6例、下肢静脉血栓5例,明显少于延期治疗组(分别为18、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69、5.158,P值均<0.05)。早期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OR=3.897,P=0.009)。结论对于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对于患者长期预后有明显改善,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预后存在积极意义。
- 章雁杨晓明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后并发症预后
- 一种螺旋式注射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式注射器,包括内注射器和外推注器,内注射器连接在外推注器内部;外推注器包括外针筒和螺旋推杆,外针筒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和外层,外针筒的外层为光滑透明的外壳,外针筒内层的内壁的中部至底部设有螺纹部分;...
- 金浙夏牛忠锋 陈璐民章雁胡红杰胡溪
- 介入单病种
- 目的:通过详尽、立体的介入单病种教案,使新手护士可以更快地掌握介入诊疗的护理。方法:以思维导图为导向,介入单病种诊疗流程图为基本框架,以超链接电子文档结合图片、视频等,制作形成流程清晰,内容丰富立体的教学方案。
- 沈富玉章雁
- 关键词:介入护理教案
-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配合
- 2004年
- 孟丽萍章雁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病死率动脉瘤破裂
- 分段栓塞法治疗颅内葫芦形动脉瘤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采用可脱弹簧钢栓(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栓塞瘤腔成为颅内治疗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是部分动脉瘤呈葫芦形,形态特殊,我们应用 GDC采用分段...
- 郑伟良章士正裘敏建章雁黄文鑫朱先理胡兴越
- 关键词:动脉瘤GDC栓塞方法
- 脑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
- 目的:探讨脑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材料与方法:作者分析本院近期16例经介入治疗的脑脊髓血管畸形,均经超选择插管后采用栓塞治疗.其中颅脑动静脉畸形11例.Spet-zler3~5级,平均 3.6级,其中...
- 郑伟良章士正黄文鑫章雁胡红杰胡兴越
- 关键词:栓塞材料介入治疗
- 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 2014年
- 总结1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治疗后并发症为穿刺部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等。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以促进患者康复。
- 章雁章春梅罗维嘉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并发症护理
- 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 研究乳腺动态增强MRI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5 6例患者接受了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其中37例、4 5个实性病灶经病理证实。结合手术、病理回顾性分析乳腺MRI的临床价值。结果 除1例为双乳多发囊性肿块外,其余4 5个实性肿块中,良性17个,恶性2 8个。MRI显示了所有肿块,包括2例多发乳腺癌隐性癌灶、1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残留、2例导管内癌,其中肿块最小直径为4mm。MRI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 0 % ,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是92 %、92 %、90 %。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MRI,对发现肿瘤病灶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并且能较为准确的进行定性诊断。
- 邓丽萍王林波章士正陈文军章雁
- 关键词:核磁共振检查实性病灶囊性肿块实性肿块导管内癌显示率
- 介入手术导管床保护性约束带设计及应用
- 2025年
- 目的设计自制一种DSA介入手术导管床保护性约束带,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自制约束带由约束单本体、第1活动带和第2活动带组成。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浙江邵逸夫医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应用对象,其中100例为对照组(不使用约束带),另100例为实验组(使用自制约束带)。对比两组患者因素导致的手术中断时间、约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中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0.26±0.12)min比(1.46±0.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0,P<0.01)。实验组、对照组约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0,P=0.012)。结论自制介入手术导管床保护性约束带可降低约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手术效率。
- 章雁金浙夏吴春俏沈富女沈珑珑陈璐民庄一渝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身体约束手术中护理
- 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评价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氏法股动脉径路 ,对 30例脑血管病变及 1 1例脑膜瘤患者作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然后将同轴微导管经 6 F引导导管作超选择性插管 ,送入颅脑靶血管内。结果 :成功地栓塞治疗了大脑动静脉畸形1 1例 ,脊髓硬膜动静脉瘘 2例 ,脑动脉瘤 6例 ,脑膜动脉静脉瘘 3例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7例 ,脑膜瘤 1 1例 ,以及将血管内支架置入 1例颈内动脉狭窄伴慢性脑梗塞患者的病灶处。结论 :介入神经放射学治疗技术可有效治疗颅内血管性病变。
- 章士正黄文鑫郑伟良章雁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颈动脉疾病海绵窦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