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越超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关节周围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 王雪飞张亚奎胡国东窦越超吕振刚
- 带孔髌骨针加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 目的 探讨带孔髌骨针加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共收治31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带孔髌骨针加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结果 本组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全部骨性...
- 窦越超
- 关键词:髌骨骨折
- VSD技术在肢体皮肤剥脱伤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肢体皮肤剥脱伤VSD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肢体皮肤剥脱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VSD技术治疗肢体皮肤剥脱伤10例,根据肢体肿胀程度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采取延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
- 赵福龙王海龙窦越超王雪飞张亚奎
- 关键词:肢体皮肤剥脱伤负压封闭引流术
- DSH结合防旋钉治疗基底型股骨颈骨折回顾性分析
- 目的 研究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防旋钉治疗基底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与手术时间、复位质量、Garden分型及螺钉位置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
- 赵福龙王雪飞张亚奎窦越超张学东胡国东韩大成葛双雷
- 内侧支撑外侧锁定双钢板治疗复杂股骨髁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侧支撑外侧锁定双钢板治疗复杂股骨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该科收治的28例C3型股骨髁骨折,全部行双侧钢板固定,术后行康复性功能锻炼,术后1、3、6、12个月复查拍片,骨折达到影像学骨折愈合后开始负重行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8.5个月(12~50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7周(16~40周)。根据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7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1%。结论采用内侧支撑外侧锁定双钢板治疗复杂股骨髁骨折复位良好,坚强、稳定固定,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目的,疗效满意。
- 胡国东王雪飞张学东葛双雷吕振刚窦越超张亚奎于振山
-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双钢板锁定钢板
- 一种后踝骨折复位钳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踝骨折复位钳,涉及手术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夹持组件和握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夹臂具有可转动的夹板,所述握柄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端部连接,所述...
- 王海龙窦越超张学东王雪飞张亚奎
- 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 探讨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1例,按术中使用...
- 葛双雷王雪飞韩大成胡国东窦越超张亚奎
- 关键词:髋骨折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7-05诊治的2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围手术期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2组在性别、年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脑钠肽、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血钠、血钾、肌酐、动脉血pH、动脉氧分压、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重要器官慢性疾病、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围手术期16例(6.0%)死亡,术前死亡7例,术后死亡9例。5例因心血管意外死亡,4例因肺部感染死亡,3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死亡原因不清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脑钠肽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合并重要器官慢性疾病,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术前脑钠肽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高、合并重要器官慢性疾病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需要仔细进行评估,这些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和准确的评价。
- 赵福龙王雪飞张亚奎窦越超张学东王海龙葛双雷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围手术期
- InterTan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拉力钉与骨折线夹角及其与骨折复位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探讨InterTa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拉力钉与骨折线的夹角及其与骨折复位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采用InterTan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2例。依照AO分型,选取31-A1.3到A2.3患者共90例,术后3 d拍摄患髋正位片,使用IPP 6.0软件测量拉力钉长轴与主骨折线夹角(A),设预加压长度为D,设实际位移距离为S,相对位移距离为d,代入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其与骨折复位的关系。结果本组中A角90°以上11例(90.2°~108.8°),80°~90°20例,70°~80°34例,60°~70°17例,60°以下8例(59.1°~46.1°)。12.2%呈钝角,87.8%呈锐角。按预加压长度计算,A角为钝角时:d=Cos(180-A)×D;S=Sin(180-A)×D,d方向向上。A角为锐角时:d=CosA×D;S=SinA×D,d方向向下。结论当拉力钉与骨折线夹角为钝角或锐角时,骨折近端在加压时相对于远端有上移或下移的趋势,提示在复位时应根据该夹角预先留置控制量,从而改善加压后骨折断端相对位置。
- 窦越超吕振刚赵福龙张亚奎
-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髓内钉骨折线
- 不同体位下应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分析两种不同体位下应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时牵引方式分为A组(侧卧位徒...
- 张学东韩大成窦越超胡国东王雪飞张亚奎
- 关键词:体位股骨粗隆下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