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俊源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小麦
  • 6篇不育
  • 5篇雄性不育
  • 4篇杂种
  • 4篇小麦雄性不育
  • 3篇育种
  • 3篇杂种小麦
  • 3篇植物
  • 2篇雄性不育系
  • 2篇杂交
  • 2篇杂种优势
  • 2篇三系配套
  • 2篇中子
  • 2篇细胞质
  • 2篇细胞质雄性不...
  • 2篇快中子
  • 2篇胞质雄性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2篇程俊源
  • 9篇刘录祥
  • 9篇孙国庆
  • 6篇赵林姝

传媒

  • 7篇核农学通报
  • 2篇核农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北京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1997
  • 1篇1996
  • 5篇1995
  • 3篇1993
  • 1篇199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中子辐射诱导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1995年
用14MeV快中子辐照(丰抗13/抗锈791)F_1代种子,诱发普通小麦雄性不育,获得了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并对其恢保关系和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的特点与提型不育类型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恢保关系和雄性小孢子败育的特点基本相同。
程俊源孙国庆刘录祥赵林姝
关键词:普通小麦三系配套小麦
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其育性恢复源的发现被引量:4
1995年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系。然后用500余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与K-19-78-1A进行测交,获得469个组合F1杂种,其中73个测交种(占总数的15.57%)能完全保持K-19型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其余396个测交种(占总数的84.43%)对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表现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恢复度幅度为1.0%~97.5%。396份材料中有14.14%对K-19型不育系表现高度恢复,按国内法计算恢复度达到80.1%~97.5%;测交、回交后代产生单倍体频率在0~17.5%之间,发现一批综合性状好、不产生单倍体的保持系和恢复源。
程俊源孙国庆
关键词:小麦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对小麦的增产效应被引量:2
1995年
于小麦拔节期、灌浆期用植宝素、喷施宝、农特灵、禾乐、开特灵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尿素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尿素对小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为1.0%~10.8%,其中以禾乐的效果较好,增产10.8%。
程俊源刘录祥赵林姝孙国庆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增产效应叶面喷施
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体系的研究
1996年
该研究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 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小麦品种(系)与其测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具有粘果山羊草Ae.19细胞质普通小麦细胞核的K-19小麦雄性不育系,并选育出K-19农矮3号A等10余个优良K-19不育系,其不育性稳定,没有发现单倍体,综合性状好。从普通小麦品种(系)中发现了恢复力高的K-19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源),筛选出原KR_1等7个恢复系,国内法恢复度高达88.2%~96.9%,国际法恢复度高达116.4%~150.4%,其后代不产生单倍体或单倍体频率很低,综合性状好。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体系的建成,丰富了小麦杂优育种种质库,具有良好的生产利用价值。
程俊源孙国庆刘录祥赵林姝吕秀霞
关键词:小麦三系配套杂种优势
抗生素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1995年
抗生素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刘录祥,程俊源,赵林妹,孙国庆(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100094)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诱变选育工作始于本世纪70年代。但正如其它作物那样,以往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小麦雄性不育突变体大多为核基因型雄性不育(NMS),...
刘录祥程俊源赵林妹孙国庆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系抗生素诱导育种
植物诱变育种新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1
1997年
阐述了激光辐照、离子束注入和空间诱变新技术的作用机理和特点,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刘录祥程俊源
关键词:激光辐照离子注入空间诱变
利用CHA生产优质杂种小麦的可行性分析
1993年
目前,各种新型化学杂交剂(简称 CHA)的不断研究与开发,给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作者曾对 CHA 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及其实践进展进行综述,指出 CHA 杂交种是直接利用优良品种或品系杂交配组,不涉及复杂的恢保关系。
刘录祥程俊源
关键词:籽粒蛋白质含量烘烤品质面筋含量
利用CHA生产优质杂种小麦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本文分析了7个CHA杂种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在单株籽粒产量及其相关性状上,所有杂种均表现出显著的平均杂种优势或超亲优势。CHA杂种较高的产量优势主要来自于穗数及千粒重。高产的杂种同时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但绝大多数杂种在株高上并未超过其高亲值。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组合间差异很大。在蛋白质产量、面粉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及沉淀值等性状上,多数杂种表现平均杂种优势,个别杂种还表现超亲优势。结论认为,通过选用优质亲本,利用CHA生产优质,尤其是烘烤品质专用型高产杂种小麦是有效而可行的。
刘录祥程俊源赵林姝孙国庆
关键词:化学杂交剂杂种小麦
化学杀雄剂Sc205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利用化学杀雄剂Sc2053 0.7,0.9,1.1和1.3kg/hm^24种药量,对23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在幼穗发育的雌雄蕊原基形成期、药隔期和雌雄蕊形成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Sc2053诱导对小麦的效应。结果表明,在0.9kg/hm^2和1.1kg/hm^2药量作用下,多数品种幼穗发育的雌雄蕊原基形成期至药隔期雄性不育度为94.6%—100%,平均不育度高达99.3%。不同品种对药剂反应的敏感度有很大差异,可分为敏感型、比较敏感型和迟钝型3种类型。在0.9kg/hm^2—1.3kg/hm^2药量下,未见Sc2053对小麦雌性器官的药害作用,柱头生活力正常,异交正常结实。
程俊源赵林姝孙国庆刘录祥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化学杀雄剂
快中子辐照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效应
1993年
用14MeV快中子辐照显性单基因控制的3个太谷核不育小麦风干种子,研究了M_1—M_3个世代株高、单株穗数、主穗小穗数、主穗长4个数量性状及其结实性和育性分离的辐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M_1—M_3代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分离比例,经X^2检验,符合1∶1的分离规律,与对照一致,表明快中子3×10~11n/cm^2辐照未能诱发太谷核不育小麦显性单基因突变。M_1代株高、单株穗数、主穗小穗数、主穗长和不育株异交结实率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经直观分析法检验,差异显著;而到M_2、M_3代,除株高外其它性状的差异均不显著。
程俊源
关键词:核不育小麦快中子辐射育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