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胜军

作品数:28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7篇烧伤
  • 7篇休克
  • 6篇细胞
  • 5篇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严重烧伤
  • 3篇烧伤后
  • 3篇烧伤休克
  • 3篇免疫
  • 3篇表达基因
  • 3篇差异表达基因
  • 2篇蛋白激酶
  • 2篇蛋白激酶G
  • 2篇信号
  • 2篇信号传导
  • 2篇休克大鼠
  • 2篇烧伤大鼠
  • 2篇凝血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美国德州大学

作者

  • 27篇石胜军
  • 11篇肖能坎
  • 6篇夏照帆
  • 6篇吴坤莹
  • 5篇刘洪
  • 4篇赵克森
  • 3篇陈广平
  • 3篇贾思远
  • 2篇吴杰裕
  • 2篇肖添有
  • 2篇黄巧冰
  • 2篇陈玉林
  • 2篇黄绪亮
  • 1篇张春海
  • 1篇方之扬
  • 1篇王广庆
  • 1篇高国珍
  • 1篇陈旭林
  • 1篇陈新龙
  • 1篇朱世辉

传媒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第八届全国烧...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4篇1998
  • 2篇199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基胍等对严重烧伤大鼠一氧化氮表达及烧伤休克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与严重烧伤大鼠体内NO产量、NOS表达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的关系。方法 :复制大鼠重症烧伤模型 ,检测应用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 -NAME和选择性诱生型NOS(iNOS)抑制剂氨基胍 (AG)后大鼠血液中NO代谢产物 (NO- 2 /NO- 3)以及肺和十二指肠组织中神经型NOS(nNOS)mR NA的表达水平 ,同时测定各组大鼠的MAP。结果 :烧伤后大鼠血液中NO- 2 /NO- 3含量显著增高 ,L -NAME和AG都能抑制NO- 2 /NO- 3的升高 ,P <0 .0 1 ;烧伤后nNOS的mRNA表达在肺和十二指肠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AG和L -NAME使nNOS表达增加 ,L -NAME作用更为显著 ,P <0 .0 1 ;烧伤后大鼠MAP略有上升 ,然后进行性下降 ,L -NAME组大鼠MAP显著升高 ,但于 3h后急剧下降 ,AG组大鼠MAP下降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结构型NOS(cNOS)与iNOS在烧伤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不同 ,iNOS活性过度增高与烧伤休克发病关系密切。
石胜军吴坤莹赵克森肖能坎
关键词:氨基胍一氧化氮休克烧伤
改良的检测生物样品中NO的方法被引量:7
1998年
近年来,NO 在心血管系统、免疫机能和神经传导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证据表明 NO是失血性休克中血管低反应性的直接原因。在烧伤大鼠动物模型中,NO 水平也有明显升高,且与多种病理变化有关。NO 在体内的半衰期很短,它迅速被氧化为稳定的终产物 NO2-和 NO3-,因此测量 NO 的水平可通过检测其终产物的含量而得到。目前许多实验室采用 NO2-与 Griess 试剂反应的方法进行测定,但实际情况下绝大部分 NO2-被氧化为 NO3-
石胜军吴坤莹
关键词:生物样品NO烧伤
抑制差减杂交筛选严重烫伤大鼠免疫细胞差异基因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索严重烧伤后早期免疫细胞基因表达变化与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 方法 分离严重烫伤F34 4雌性大鼠的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提取mRNA ,以烫伤前为对照进行抑制差减杂交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将差异基因克隆后测序 ,与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 分离的免疫细胞经检测基本为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 ,抑制差减杂交得到多个位于 2 0 0~ 40 0bp的条带 ,将它们克隆到 pGEM -T质粒载体 ,构建了差异表达基因库。随机测序 2 0个克隆 ,得到的基因与烧伤后机体改变相符 ,部分新基因序列在Genbank登录。 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就有改变。构建了F34 4雌性大鼠的差异表达基因库 ,从中检出的部分基因可能对严重烧伤后的免疫功能紊乱有诱发作用。
石胜军夏照帆
关键词:烧伤免疫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免疫功能
一氧化氮对烧伤休克大鼠微循环的作用被引量:6
1997年
一氧化氮对烧伤休克大鼠微循环的作用石胜军*吴坤莹*一氧化氮(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信息分子,已知其与多种生理和病理状态的调节有密切关系[1]。在烧伤休克研究中,已证实大鼠烫伤后尿中NO的稳定终产物NO-2/NO-3的量明显升高[2];但NO在烧...
石胜军吴坤莹
关键词:烧伤休克一氧化氮微循环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严重烧伤大鼠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对严重烧伤大鼠体内一氧化氮 (NO)含量及 NOS表达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复制大鼠重症烧伤模型 ,检测应用非选择性 NOS抑制剂 N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L NAME)和选择性诱生型 NOS(i NOS)抑制剂氨基胍 (AG)后大鼠血液中 NO代谢产物 (NO- 2 /NO- 3 )以及肺和十二指肠组织中神经型 NOS(n NOS) m RNA的表达水平 ,同时统计各组大鼠的存活率。结果 :烧伤后大鼠血液中 NO- 2 /NO- 3 含量明显增高 ,L NAME和 AG都能抑制 NO2 /NO- 3 的升高 ,L NAME作用更为明显 ;烧伤后 n NOS的 m RNA表达在肺和十二指肠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AG和 L NAME使 n NOS表达增加 ,AG作用更为明显 ;L NAME组动物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AG组动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结构型NOS(c NOS)与 i NOS在烧伤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不同 ,i
石胜军吴坤莹赵克森肖能坎
关键词:烧伤一氧化氮氨基胍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素对心脏功能和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观察内皮素1(ET-1)对心脏功能、心肌血流、细胞能量代谢和对底物摄取的影响,以探讨烧伤后循环血液中ET水平增高的病理作用。方法:采用多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观察离体灌流的工作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心输出量、左心室内压、心率、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和对底物的利用等指标对ET-1的剂量依赖性反应。结果:ET-1使冠脉流量进行性下降,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呈双相变化,心肌细胞内磷酸化势能降低,对外源性乳酸利用障碍。结论:病理水平的ET-1对离体灌流的工作大鼠心脏具有直接正性肌力作用和间接的负性肌力作用,并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对循环血液中ET-1水平较高的患者应用醋酸钠比乳酸钠可能更易于心肌细胞的摄取和利用。
夏照帆石胜军陈玉林陈玉林方之扬
关键词:内皮素1心脏磁共振
去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去细胞真皮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临床应用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8例患者共15个创面采用一步法用同种异体无细胞真皮与自体大张皮片进行复合移植。结果13个创面的复合移植完全成活,皮片外观、质地和弹性均令人满意,无明显疤痕形成;结论一步法复合移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对创面基底要求很高。
石胜军肖能坎刘洪
关键词:自体皮片皮肤移植烧伤
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7年
烧伤休克是由于血浆外渗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呈现的影响病情发展与救治后果的全身性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病症。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小儿超过10%就有可能发生休克.一般认为烧伤休克是血浆外渗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结果.而目前还缺乏防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有效措施.液体复苏治疗仍然是平稳度过休克期最有效和必不可少的措施。国内外烧伤界学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发现,影响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为重要和相关的因素是烧伤面积与患者的体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一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的Evans基于动物实验结果提出了第一个补液公式——Evans公式。其后经过各国烧伤界学者的不断改良和发展,逐渐形成适合于不同地域和特定条件的一系列烧伤抗休克补液公式。这些补液公式都继承了Evans公式的基本思想.以烧伤面积和体重作为核心因素来考虑补液量,在指导烧伤休克救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对烧伤休克形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监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平稳度过休克期临床指标的不断完善,发现仅根据烧伤面积和体重来估计休克期补液量是不够的.影响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影响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其他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张帆肖能坎石胜军
关键词:休克期补液量有效循环血量血管通透性增高烧伤休克烧伤面积
小儿重症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救治
2011年
小儿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小儿外科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进行性坏死,其病程进展迅速、病情险恶,一旦延误诊治,往往造成患儿死亡[1].我院烧伤科自2000年至2009年间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石胜军陶少华贾思远陈广平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小儿外科感染性疾病救治重症
去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去细胞真皮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临床应用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在8例患者共15个创面上用商品化的同种异体无细胞真皮与自体大张皮片复合移植,采用一步法。结果13个创面的复合移植完全成活,皮片外观、质地和弹性均令人满...
石胜军肖能坎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