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锦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毒力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絮状表皮癣菌
  • 1篇癣菌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提取
  • 1篇乙醇提取物
  • 1篇抑菌
  • 1篇隐球菌
  • 1篇真菌
  • 1篇真菌病
  • 1篇深部真菌
  • 1篇深部真菌病
  • 1篇鼠毒
  • 1篇提取物
  • 1篇皮癣
  • 1篇球菌
  • 1篇孢子

机构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白锦霞
  • 2篇胡辉
  • 1篇蔡昌学
  • 1篇黄汉菊
  • 1篇王晶
  • 1篇姜昌富
  • 1篇黄庆华
  • 1篇黄庆华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环孢霉素A抗真菌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试验观察了环孢霉素A 的抗真菌作用,证实其能抑制白色念珠茵和青霉茵,部分抑制曲霉菌、镰刀菌和红色毛癣菌.
白锦霞胡辉
关键词:环孢霉素A真菌抑菌
一种用于鉴定新型隐球菌毒力的培养基
1989年
新型隐球菌病是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之一。此病病情轻重不一,除与机体免疫因素等有关外,还与新型隐球菌的毒力强弱有关。以往常用小鼠腹腔注射法判断新型隐球菌的毒力,此法过程复杂,需时长,且需动物等缺点。本文采用一种黑米培养基,观察新型隐球菌菌落颜色判断其毒力,可弥补上述方法的缺点。用此方法判断新型隐球菌的毒力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材料与方法一、菌种本室保存菌种21,W73,F105,33,W97,74。二。
胡辉白锦霞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深部真菌病毒力保存菌种鼠毒腹腔液
一种恢复絮状表皮癣菌大分生孢子的方法
1991年
絮状表皮癣菌极易发生变异。往往菌种转种几代大分生孢子即消失,我们应用泥土浸汁琼脂(Soil extract agar)促使絮状表皮癣菌的大分生孢子恢复,现报告如下:
黄庆华白锦霞
关键词:絮状表皮癣菌
百部等5种中药及其复方乙醇提取物的抗菌作用被引量:13
1993年
本文对百部(Radix stemonae),白藓皮(Cortex dictamni),苦参(Radix sophoraeflavscentis),射干(Rhizoma belamcandae),蛇床子(Fructus cnidii monnieri)5种单味中药的75%的乙醇提取物以及5味中药☆配以硫磺(Sul-fur),薄荷脑(Mentholum),冰片(Borneolumsynthelicum)等精制而成的复方百部乙醇提取物(Compositus radix stemonae Extract ofAlcohol,CSEA)的抗菌谱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黄庆华姜昌富王晶黄汉菊蔡昌学白锦霞
关键词:白藓皮苦参乙醇药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