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海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深圳市南园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社区家庭医生试点实践,研究家庭医生服务实施推广办法。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4月接受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居民1 590人作为调查对象。分4个家庭医生小组,2个大组,由社康中心统一协调;各小组由家庭医生、护士、助理3人组成,分工完成小组的签约居民的诊疗、筛查体检、健康教育、护理、访视,共同管理和完善档案记录等。调查统计签约状况、医保构成、重点人群分布以及上门服务、访视人次等。结果签约者共1 590人,约占常住人口的7%。签约重点人群中,≥65岁老人121人,≤3岁儿童94人,育龄妇女937人。在签约家庭医生处诊疗的人次占72%,在本社康中心其他医生处的占25.7%,在其他社康就诊的占2.3%。4组家庭医生团队对200人的签约对象了解程度平均为91.5%。病人对家庭医生诊疗技术的满意度为94.7%,对服务内容的满意度为90.1%,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内容可更广泛的占24%。共讨论学习37项,涉及问题诊疗类24项,服务流程类4项,协作类9项,分组组织讨论22项,中心组织讨论15项。结论社康中心宜整体设计家庭医生服务框架,以服务内涵为基础提升质量和数量,从而推广家庭医生服务。
- 王陵宋书仪林志红白文海瞿惠英雷玉莲林秋松贺慧丽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
- 湿疹社区门诊的中医证治情况分析
- 目的:分析南山区湿疹社区门诊的中医证治特点以利于临床发展.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整理方法及文献比较方法,分析湿疹社区门诊的中医辨证论治特点.采集南山区7家社区健康中心湿疹门诊病历,统计分析其中医辨证的证素分布特...
- 周小平宋书仪林洁白文海林秋松
- 关键词:湿疹中医治疗辨证论治临床疗效
- 深圳市南园社区性病干预的效果评价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社区性病综合干预前后的社区居民认知和行为情况调查,评价性病综合防治干预的社区实施效果。方法分别于干预前(2014年8—9月)和实施干预1年后(2015年9—10月),分别对社区高危人群和脆弱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实施干预包括主动筛查,健康教育和发放性病干预包,门诊诊治及随访等1年后以仍按原比例进行人群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的问卷情况,评价其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人群关于"您听说过性病吗"、"肝炎(乙肝、丙肝)属于性传播疾病吗"、"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性病"、"孕妇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的危害"、"我国有哪些性传播疾病可接受免费检测"、"社康中心有性传播疾病自愿咨询及梅毒/艾滋病/丙肝免费检测项目"的知晓率(85.52%、29.66%、87.13%、72.64%、45.06%、41.61%)均高于干预前(98.20%、43.80%、97.20%、98.60%、90.00%、7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人群关于"近两年有无更换性伴或不洁性史?"、"您愿意接受性传播疾病的免费检测吗?"、"亲人或朋友感染了性病会得到帮助"的态度均比干预前有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人群关于"得了性病,会告诉性伴接受检测和诊疗"、"经常使用安全套"的行为比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社康中心为主进行性病综合干预对社区居民性病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有明显促进作用,性病防治社区前移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 白文海宋书仪林志红李真
- 关键词:性传播感染知晓率综合干预
- 南园社区性病高危人群调查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南园社区性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情况及患病风险影响因素。[方法]与社区工作站联合进行基线情况摸底。通过外展活动、社区门诊和义诊等形式对社区高危场所和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南园社区男性性病患病风险高于女性(14.6%与5.5%,χ~2=10.364,P=0.001);社区20岁~29岁人群较其他年龄段有更高的患病风险(χ~2=20.638,P=0.000);未婚者性病患病风险高于已婚者(20.6%与6.8%,χ~2=13.340,P=0.000);多性伴患病风险高于单性伴者(82.1%与3.9%,χ~2=196.347,P=0.000);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患病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36,P=0.001),小学及初中文化者性病发病率高。[结论]性病高危人群分布以低文化程度人群为主,城中村社区仍是性病分布的重要社区,应加强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做好安全套推广使用、咨询检测等综合干预工作,以防止性病流行、蔓延。
- 林志红宋书仪白文海
- 关键词:性病高危人群
- 集约式社区性病干预试点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集约式社区性病干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试点,观察实施效果。方法采取流行病学类实验研究方法,选择实验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干预组开展性病综合干预,包括性病外展活动、筛查、治疗、病征处理、转诊和性病管理等,对照组按既往开展常规工作,比较1年后两组性病服务的水平,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社区社康中心员工无变动,两组社区人口及高危人群、脆弱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864,P=0.172)。干预组开展性病病原学筛查1141例,临床诊疗748例,病征处理1306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1.92,211.3,73.64;P=0.001,0,0);其中干预组淋球菌、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45,134.85,48.7,17.08;P=0.035,0,0,0);干预组对支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的3日诊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17.61,4.055,136.88,48.70,17.08;P=0,0.44,0,0,0);两组对阴虱、疥疮筛查阳性率及疗效均为100%,但筛查出的人数干预组(14例)高于对照组(3例);干预组对尿道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异常病征处理3日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86.377,37.239;P=0,0)。干预组性病门诊量和总门诊量的增长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2=82.87,7.44;P=0,0.006)。结论试点观察的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的性病防治需求相当,干预组社康中心的性病服务量、效果和性病服务工作效率高于对照组,良好的社康中心绩效表现有力支持了干预组社区性病服务的持续发展。
- 宋书仪白文海林志红李真周国茂瞿慧英周小平
- 关键词:集约式性病
- 湿疹社区门诊的中医证治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湿疹社区门诊的中医证治特点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整理方法及文献比较方法,分析湿疹社区门诊的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结果:湿疹患者的疾病分期与医院皮肤科相似,但以慢性期者较多;湿疹发病多为单一体质,以湿热质患病最高,血瘀质最少;湿疹总体疗效较好。结论:社区门诊较充分体现了湿疹中医综合辨证思路,临床疗效较好。
- 周小平宋书仪林洁白文海林秋松
- 关键词:湿疹社区门诊证治
- 社区健康中心性病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中心开展社区性病综合防治的干预效果及与业务绩效的关系。方法:社区健康中心开展性病综合防治服务,分析干预效果及绩效水平改变情况。结果:社区健康中心落实性病预防干预,安全套领用数量明显提高。社区性病筛查的数量及阳性数、性病诊治例数及疗效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发现梅毒阳性者高于区内VCT门诊。性病诊治门诊占比明显增长,人均绩效高于干预前。结论:社区健康中心性病防治效果显著,同时还取得更高的人均绩效。
- 宋书仪周小平白文海李真周国贸
- 关键词:性病
- 中医湿疹社区门诊的传承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中医湿疹社区门诊的诊疗工作成效,为研究流派学术传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社区健康中心的全科门诊,利用流派传承骨干开展中医湿疹门诊服务,比较服务开展前后的情况,统计门诊数据,分析门诊量、药物处方、适宜技术应用、疗效等指标。结果社区湿疹诊断规范;湿疹中医诊疗量三年内实现明显增长(P<0.01),湿疹单纯中医治疗占比最高达41.38%;各组中药治疗例数明显增长(P<0.01),外用中药增长高于口服中药;主要应用外治中医疗法5种,以火针应用最广。结论中医湿疹社区门诊的建设适应了基层的诊疗需求并促进了分级诊疗的实现,对推进基层中医药学术传承和基层中医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 宋书仪周小平白文海曾浩明廖世聪王云亮林洁
- 关键词:湿疹中医社区门诊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