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璐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惊厥
  • 3篇氟烷
  • 2篇镇痛
  • 2篇致惊厥作用
  • 2篇酸钠
  • 2篇七氟烷
  • 2篇腔注射
  • 2篇注射
  • 2篇咪达唑仑
  • 2篇羟丁酸钠
  • 2篇小鼠
  • 2篇惊厥作用
  • 2篇恩氟烷
  • 2篇腹腔
  • 2篇腹腔注射
  • 2篇比卡因
  • 2篇布比卡因
  • 2篇催眠
  • 2篇催眠作用
  • 1篇毒性

机构

  • 7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7篇申璐
  • 6篇戴体俊
  • 3篇陈小娇
  • 3篇石丹萍
  • 3篇王贺
  • 3篇周艳
  • 3篇陈银宝
  • 2篇赵志龙
  • 2篇赵娟
  • 2篇徐小林
  • 1篇李戈楠
  • 1篇石春雷
  • 1篇赵华硕
  • 1篇周美艳
  • 1篇王明明
  • 1篇张雪艳
  • 1篇张艳
  • 1篇黄水平
  • 1篇杨帆
  • 1篇徐莉春

传媒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腹腔注射七氟烷、恩氟烷对小鼠肌松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七氟烷、恩氟烷对小鼠的肌松作用。方法 80只小鼠按分层随机设计分为8组(n=10):七氟烷对照组(NS_S组,1 mL/kg),七氟烷各剂量(0.5、1、2 mL/kg)组;恩氟烷对照组(NS_E组,0.4 mL/kg),恩氟烷各剂量(0.2、0.4、0.8 mL/kg)组。各组均以腹腔注射给药。以对应各对照组为对照,观察受试小鼠给药后10、20、30、40、50、60、90和120 min的抓力变化。结果①与对应对照组相比,七氟烷1、2 mL/kg组和恩氟烷0.4、0.8 mL/kg组抓力减小显著(P<0.05,P<0.01);②七氟烷和恩氟烷肌松作用分别在20和10 min起效,30和20 min达最强,受试小鼠分别在120和90 min抓力开始恢复。结论腹腔注射≥1 mL/kg七氟烷和≥0.4 mL kg恩氟烷可使小鼠产生肌松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恩氟烷比七氟烷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陈小娇石丹萍申璐陈银宝周艳刘亚君朱玫戴体俊
关键词:七氟烷恩氟烷神经肌肉阻滞腹腔注射
羟丁酸钠与恩氟烷合用对小鼠镇痛催眠作用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恩氟烷镇痛、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 120只受试小鼠随机分为热板法试验组(n=40,均为雌性)、扭体法试验组(n=40,雌雄各半)及催眠试验组(n=40,雌雄各半)。各组再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羟丁酸钠组(SO组)、恩氟烷组(En组)和羟丁酸钠与恩氟烷合用组(SO+En组),观察给药前后小鼠热板法痛阈(HPPT)、扭体次数(WT)、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SO+En组HPPT值显著增大,WT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延长。结论羟丁酸钠与恩氟烷合用对小鼠具有协同镇痛及催眠作用。
周艳张艳杜森申璐戴体俊
关键词:羟丁酸钠恩氟烷镇痛催眠
咪达唑仑对局部麻醉药致惊厥神经毒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从致惊厥的行为学角度探讨咪达唑仑对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氯普鲁卡因致惊厥毒性的影响。方法 160只小鼠随机平行进入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和氯普鲁卡因4个实验。每个实验又随机分为咪达唑仑0(正常对照),0.25,0.5和1.0mg.kg-1组。各组小鼠先sc给予咪达唑仑20min后,再分别ip给予罗哌卡因85.9mg.kg-1,布比卡因48mg.kg-1,利多卡因80mg.kg-1或氯普鲁卡因250mg.kg-1,咪达唑仑0mg.kg-1对照组ip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小鼠惊厥潜伏期、持续时间等;另外180只小鼠随机平行进入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和氯普鲁卡因4个实验。每个实验再随机分为咪达唑仑0(正常对照),0.5和1.0mg.kg-1组。按序贯法分析咪达唑仑对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氯普鲁卡因致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咪达唑仑0.25,0.5和1mg.kg-1可延长局部麻醉药致小鼠惊厥潜伏期〔罗哌卡因:从162±21延长到186±50,352±229和(420±255)s;布比卡因:从136±19延长到227±40,485±355和(234±223)s(P<0.01);利多卡因:从164±34延长到247±101,216±54和(421±168)s;氯普鲁卡因:从183±63延长到238±131,392±219和(420±211)s〕;可缩短惊厥持续时间〔罗哌卡因:从914±306缩短到336±172,248±70和(290±42)s(P<0.01);布比卡因:从537±175缩短到442±129,131±147和(30±62)s;利多卡因:从26±9缩短到23±5,27±4和(16±5)s;氯普鲁卡因:从304±93缩短到269±184,123±145和(114±140)s〕;咪达唑仑0.5和1.0mg.kg-1可增加局部麻醉药致惊厥的ED50〔罗哌卡因:从51.2增加到68.1和89.3mg.kg-1;布比卡因:从38.6增加到50.3和57.2mg.kg-1;利多卡因:从48.8增加到71.5和86.2mg.kg-1;氯普鲁卡因:从152.5增加到254.1和190.6mg.kg-1(P<0.01)〕。结论咪达唑仑可拮抗局部麻醉药的致惊厥作用,降低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徐小林申璐王辉陈银宝姚磊杨帆石春雷戴体俊徐莉春
关键词:咪达唑仑麻醉药惊厥
腹腔注射七氟烷对小鼠镇痛及催眠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七氟烷(sevoflurance,Sev)对小鼠镇痛及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七氟烷后用热板和扭体实验、催眠实验分别观察小鼠热板痛阈值(HPPT)、扭体次数(WT)和睡眠时间(ST)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七氟烷能增大HPPT(P<0.05,P<0.01),减少WT(P<0.01),延长ST(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鼠腹腔注射七氟烷可产生催眠和镇痛作用。
石丹萍陈小娇陈银宝周艳申璐王贺张雪艳戴体俊
关键词:七氟烷催眠镇痛腹腔注射
城镇与农村老年住院患者住院天数及费用的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徐小林赵华硕丁松宁申璐陈小娇石丹萍李戈楠王明明黄水平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老年住院患者医药费用住院天数人口老龄化
咪达唑仑对布比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midazolam)对布比卡因(bupivacaine)致惊厥作用及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咪达唑仑20min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观察小鼠惊厥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发作等级、未惊厥数和死亡情况,并以序贯法测定预先给咪达唑仑20min后布比卡因的致惊厥ED50和LD50。结果:0.25mg.kg-1咪达唑仑可延长布比卡因致惊厥潜伏期(P<0.05,P<0.01),0.5、1.0mg.kg-1咪达唑仑可缩短惊厥持续期(P<0.01),减少惊厥发生率和致死率,降低发作等级;且本实验剂量咪达唑仑(0.25、0.5、1.0mg.kg-1与1.0、2.0、4.0mg.kg-1)均可增大布比卡因致惊厥ED50和LD50。结论:咪达唑仑可拮抗布比卡因的致惊厥作用,减轻布比卡因的毒性。
申璐王贺赵娟赵志龙戴体俊
关键词:咪达唑仑布比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
羟丁酸钠对布比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布比卡因致惊厥作用及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3种不同剂量羟丁酸钠30 min后,腹腔注射致惊厥作用的布比卡因,观察小鼠惊厥的潜伏期、持续期、未惊厥数、死亡情况和惊厥分级;并以序贯法测定预先给羟丁酸钠30min后布比卡因的致惊厥ED50和LD50。结果:50mg.kg-1的羟丁酸钠可缩短布比卡因致惊厥的持续期(P<0.05),100、200mg.kg-1的羟丁酸钠可延长布比卡因致惊厥的潜伏期(P<0.01)、缩短持续期(P<0.01)、减少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惊厥发作等级;增大布比卡因致惊厥的ED50(P<0.05,P<0.01),增大布比卡因的LD50(P<0.01)。结论:羟丁酸钠可拮抗布比卡因的致惊厥作用,降低布比卡因的毒性。
赵娟赵志龙申璐王贺周美艳戴体俊
关键词:羟丁酸钠布比卡因惊厥ED50LD5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