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清
- 作品数:66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南极大磷虾等南极不同样品来源的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探索南极大磷虾等南极不同生物来源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本研究对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多个站位的南极大磷虾,以及海参、海绵、珊瑚、鱿鱼、海星、海胆、底泥等样品进行了细菌、真菌的分离培养,然后进一步开展16S rDNA鉴定和高通量测序分析。最终根据菌落大小、颜色、形态等特征的不同,共分离获得21株细菌,并未分离到真菌,可能样品保藏时间过久的原因。经鉴定得到3个门12个属的14株细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4株,厚壁菌门(Firmicutes) 8株,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2株。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最多,有6株。通过NCBI的Blast检索系统比对,发现14株细菌的相似度均达到98%以上,推测这14株都是已知种属。同时,对RNA保存液保存的各个站点采集到的南极大磷虾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高通量测序,遗憾没有得出结论。本次研究显示,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并且大部分微生物也可以在普通环境生存。同时,丰富了框架拖网的生物来源的共附生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为极地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李灵智李灵智田晓清樊成奇陆亚男
- 关键词:可培养微生物RDNA
- 2株海鞘共附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分别对采集自防城港白龙的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和北海南汅的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样品的共附生真菌Purpureocillium sp. FBZ-1和Penicillium sp. BNG-1进行研究。通过显微镜观察鉴定其形态,并通过分析生物学特征鉴定其种属。通过对两种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共分离鉴定28个小分子化合物,从中未发现新的化合物,主要的化合物类型是芳香胺类、生物碱类和二酮哌嗪类,分别为:lumichrome、 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β-咔啉、环(异亮氨酸-脯氨酸)、环(亮氨酸-羟基脯氨酸)、环(色氨酸-缬氨酸)、环(亮氨酸-脯氨酸)、环(苯丙氨酸-脯氨酸)、环(异亮氨酸-丙氨酸)、环(色氨酸-亮氨酸)、苯乙胺、N-乙酰苯乙胺、吲哚乙胺、N-甲基色胺、N-(4-羟基)丁酰苯乙胺、对羟基苯乙胺、 5,7,4-三羟基异黄酮、 7,4-二羟基异黄酮、 5,7,3,4-三羟基异黄酮、邻苯二甲酸异辛酯、 2,4-N,N-dimethyl-lumichrome、 3,4-二氢-3-甲基-β-咔啉-1-酮、色氨酸、 2-羟基-3-吲哚丙酸、环(缬氨酸-脯氨酸)、环(亮氨酸-丙氨酸)、环(苯丙氨酸-5-甲基-3,4-脱氢脯氨酸)、环(色氨酸-天冬酰胺)。研究结果对利用我国丰富的海鞘及其共附生微生物资源并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多样性,发现其中可能含有的结构新颖的化学物质以开发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新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 乔玉宝樊成奇唐莹莹田晓清
- 关键词:次级代谢产物
- 智利竹鱼渔场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筛选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的2012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Trachurus murphyi)渔场生态环境调查,对该海域75个站点进行了海洋微生物样品的采集;通过菌株的16S rRNA测序及GenBank数据库比对,分析了从所采样品中分离获得的海洋微生物菌株的物种多样性;通过菌株发酵、代谢产物提取及其抗菌滤纸扩散分析,对其发酵代谢产物粗提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通过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路中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crtB)及脱氢酶(crtI)基因分析,对筛选到的抗菌活性菌株进行了基因筛选。结果表明,累计分离获得可培养海洋微生物菌株628株,其隶属12个属,其中的优势菌属包括亚硫酸盐杆菌属(Sulfitobacter)、弧菌属(Vibrios)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其中16株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而其中12株活性菌株具有合成类胡萝卜素的crtB、crtI分子遗传基础。
- 田晓清张衡马丽艳樊成奇苑丽东杨桥
-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活性筛选
- 东山岛星柳珊瑚的化学成分
- 对采集自福建东山岛的星柳珊瑚(Astrogorgia dumbea)开展了化学成分研究,并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采用柱色谱、重结晶、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1D、2D-NMR,HR-ES...
- 田晓清陆亚男樊成奇
- 一种快速提取冰冻南极大磷虾、星座短腹海鞘中总磷脂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提取冰冻南极大磷虾、星座短腹海鞘中总磷脂的方法,包括:将南极大磷虾或星座短腹海鞘的冰冻原料切成小块,与混合溶剂混合,粉碎匀浆;固液分离得清液,收集清液上层的有机相;重复提取和固液分离,合并有机相,减压回...
- 樊成奇田晓清陆亚男张建同杨桥马丽艳黄洪亮
- 文献传递
- 褶胃海鞘属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最新研究进展
- 三段海鞘科褶胃海鞘属我国有文献记录的有4种,本文简介了该属海鞘各品种名称在三段海鞘科中的变更和中国海域资源分布,概述了2005年1月以后关于该属物种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中国褶胃海鞘属资源的药用、食用...
- 赵树明田晓清陆亚男于慧娟尹胜樊成奇
- 关键词:次生代谢产物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其产毒新种Z1-D的sxtA1基因进化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藻菌关系是揭示赤潮生消与防控、赤潮毒素产生机制的关键,而产毒甲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可培养菌株的获得是解析藻菌关系的前提。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是全球性典型赤潮甲藻,其产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危害巨大,但目前对其共附生菌群尚缺乏系统性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首次解析了产毒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的物种种类及相对丰度信息;分离获得可培养菌株并对筛选获得的产毒细菌新种Z1-D的毒素合成基因sxtA1进行了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mtk-4共附生菌群包括85个OTU,其中包括10门、20纲、40目、59科及87属。其6个优势属包括Phycisphaeraceae科未知属(11.8%)、Muricauda属(10.3%)、腐螺旋菌科未鉴定属(9.1%)、Hyphomonadaceae科未鉴定属(8.9%)、Haliea属(5.7%)及红细菌科未鉴定属(5.1%)。amtk-4共附生菌群中未鉴定属比例高达53.4%。藻生长稳定期所分离获得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及种类最多。5株细菌中菌株Z1-D及Z1-4经分子鉴定分别为亚硫酸杆菌属(Sulfitobacter)及Mesorhizobium属新种。其中Z1-D发酵代谢产物含微量石房蛤毒素(STX),其基因片段orf-01498与蓝藻sxtA1基因高度同源,与产毒蓝藻间可能存在着基因共同进化。
- 张若男田晓清陆亚男樊成奇张静杨桥张晓玲
-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麻痹性贝类毒素
- 大洋纵列海鞘中的嘌呤和咔啉生物碱成分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从大洋纵列海鞘Symplegma oceania的甲醇提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5个嘌呤和咔啉生物碱成分,采用包括HPLC在内的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多种波谱学方法,主要是MS,1H-NMR和13C-NMR,结合文献对照确定上述化合物的结构为6-甲氧基-7-甲基-8-氧鸟嘌呤(1),2-甲基亚氨基-3-甲基-6-甲基氨基-9-氢-嘌呤(2),1,2,3,4-四氢-β-咔啉(3),1-甲基四氢-β-咔啉(4)和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5),其中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Symplegma属海鞘中获得,嘌呤、咔啉类是该种海鞘中生物碱成分的主要类型。
- 赵树明陆亚男田晓清杨桥于慧娟樊成奇
- 关键词:嘌呤
- 南极磷虾共附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产活能力研究
- 南、北极自然生境严酷,使得极地微生物进化出迥异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蕴含产生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巨大潜力。极地生境产活微生物新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备受瞩目。南极磷虾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关键物种,蕴含丰富的...
- 杨桥樊成奇李灵智陈帅田晓清张晓玲黄洪亮
- 关键词:南极磷虾物种多样性生物活性
- 一种可用于船载的磷虾油提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船载的磷虾油提取方法,其包括步骤:(a)将原料新鲜南极大磷虾或南极大磷虾虾粉与油酸混合后粉碎匀浆,油酸的用量为0.5L‑1.5L每公斤原料;(b)固液分离得清液,收集清液上层的有机相;(c)清液下层...
- 田晓清樊成奇李灵智陆亚男黄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