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妮 作品数:20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滋肾通窍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生长激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的影晌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滋肾通窍饮对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血清生长激素(GH)、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的影晌,探讨滋肾通窍饮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导升明组、滋肾通窍饮低剂量和滋肾通窍饮高剂量组,放射免疫测定血清GH,电镜下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TZ诱导的模型组大鼠的血糖和GH的含量显著增加,而体质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肾通窍饮高和低剂量组治疗后对DM大鼠的GH具有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肾通窍饮高和低剂量组对DM大鼠的体质量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滋肾通窍饮高和低剂量组对DM大鼠的血糖具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电子密度不均匀,节段性结节样增厚。与模型组比较,滋肾通窍饮高剂量组电子密度较均匀,结构清晰,增厚不明显。结论滋肾通窍饮可降低DM大鼠的血清GH水平,并可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对视网膜毛细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钟瑞英 俞晓艺 田妮关键词:生长激素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DR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OCTA)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和血管密度(VD)的变化。方法:对OCTA在DR诊断中的应用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搜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查找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到2020-09-20。仅检索中英文文献。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提取文献资料,包括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层血管线性密度(VDSCP)、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层血管线性密度(VDDCP)、浅层FAZ面积和周长。绘制森林图、漏斗图,并采用Begg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共检索得24篇文献,纳入2305眼。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各指标均有差异(VDSCP:WMD=-5.78,95%CI:-7.67~-3.88,P<0.05;VDDCP:WMD=-5.08,95%CI:-6.49~-3.67,P<0.05;FAZ周长:WMD=0.57,95%CI:0.36~0.78,P<0.05;FAZ面积:WMD=0.08,95%CI:0.06~0.10,P<0.05)。结论:DR患者FAZ面积更大,周长更长,与DR患者对比,对照组FAZ的VD较高。虽然目前OCTA的实际适用性仍然存在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OCTA在DR中的诊断价值可能会变得明显。 许泽鹏 田妮 龙心光 俞晓艺 安美霞 刘求红 王小川 钟瑞英 刘红 廉丽华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ETA分析 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广州市的筛查标准,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1270 例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早... 田妮 郭海科 詹宇坚 项道满 卢艳华 李慧英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并发症 复方血栓通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乳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180例180眼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排除术前有眼内手术史、葡萄膜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角膜白斑,术后出现严重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90例)术后立即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g,连续服用2wk;对照组(90例)患者不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观察两组术后1,7d;1,3,6,12mo的视力及黄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7d;1,3,6,12mo的视力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12例发生黄斑囊样水肿,对照组术后26例发生黄斑囊样水肿,研究组发生黄斑水肿几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28.9%,P<0.01)。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视神经视网膜缺血和缺氧状态,减少黄斑中心凹周围毛细血管渗漏,预防黄斑水肿的发生。 田妮 郭海科 金海鹰 郭月珍 陈开恩 李慧英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 糖尿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黄斑水肿 角膜屈光度数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SRK/T、Haigis、Olsen三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术后屈光状态预估的稳定性与角膜屈光度数的关系,并比较3种公式预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准确性,为临床上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公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0月10日至2019年8月20日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68例104眼符合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资料,根据角膜屈光度数将病例分为3组,计算3种公式不同角膜屈光度数的预测屈光度与术后实际屈光度的绝对差值,分析3种公式在不同角膜屈光度数亚组的区别,并比较3种公式的准确性。结果 3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K≤43.00 D范围内,SRK/T、Haigis与Olsen公式两两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43.00 D45.00 D时,仅SRK/T与Olsen公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全部K值范围进行比较时,3种公式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种公式受角膜屈光度数影响都较小,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别,在术后屈光状态的预测方面,Olsen公式预测准确性优于SRK/T、Haigis公式,而SRK/T公式预测准确性最差。临床上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应以Olsen公式计算结果为准。 许泽鹏 李松调 李坤梦 郭海科 金海鹰 安美霞 俞晓艺 田妮关键词:高度近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复方血栓通胶囊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力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380例(380眼)手术顺利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排除术前有眼内手术史、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角膜白斑者,以及术后出现严重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患者,分为研究组190例(190眼)和对照组190例(190眼)。研究组术后立即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g,每天3次,连续服用2周,对照组患者不服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视力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均值分别为0.45、0.62、0.78、0.81、0.83、0.86,明显高于对照组0.25、0.37、0.43、0.52、0.61、0.66,研究组各时间点视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研究组术后7d矫正视力均值为0.62,对照组术后6个月视力均值为0.61,研究组矫正视力恢复到较好水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神经视网膜缺血和缺氧状态,具有提高视力、较快恢复良好视力的作用。 田妮 郭海科 金海鹰 郭月珍 陈开恩 李慧英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视力 眼球穿孔伤患者早期前房房水或玻璃体细菌学培养分析(英文) 2016年 目的:了解眼球穿通伤患者早期眼内组织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本院2003-07/09收治的受伤时间在24h以内的45例45眼眼球穿通伤患者的前房水或玻璃体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15例(33.3%)(玻璃体培养8例、房水培养7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10例为表皮葡萄球菌(67.7%)。所有细菌均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对头孢哌酮较为敏感,大部分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利福平耐药。球内有异物存留(χ^2=6.544,P=0.016)、伤口累及巩膜(χ^2=4.5,P=0.034)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高,而致伤物类型(χ^2=1.667,P=0.197)、有无合并晶状体损伤(χ^2=1.125,P=0.352)、取材部位(χ^2=1.667,P=0.197)对细菌培养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是眼球穿通伤后进入眼内的主要细菌。对眼球穿通伤患者预防性用药可首选喹诺酮类药物,次选头孢哌酮。 胡燕芬 田妮 郭月珍 李慧英关键词:眼球穿孔伤 房水 玻璃体 滋肾健脾化瘀片通过抑制AGEs/RAGE/NF-κB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滋肾健脾化瘀片改善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滋肾健脾化瘀片高、低剂量(2.4、0.6 g·kg^-1)组。采用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灌胃给药(9.6 mL·kg^-1),每日1次,连续给药10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κB(NF-κB)及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排列紊乱、内外核层水肿、空泡化改变并且视网膜的厚度变薄,RGC数量明显减少(P<0.05);视网膜VEGF、RAGE、NF-κB蛋白表达和血清AGEs、IL-1β、IL-6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肾健脾化瘀片高剂量组大鼠的视网膜层结构、排列以及水肿程度得到了一定改善,RGC数量明显增多(P<0.05),视网膜VEGF、RAGE、NF-κB蛋白表达和血清AGEs、IL-1β、IL-6水平明显下调(P<0.05);滋肾健脾化瘀片低剂量组大鼠的视网膜RGC数量亦明显增多(P<0.05),血清AGE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滋肾健脾化瘀片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外核层的水肿情况,减少神经节细胞的丢失,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GEs/RAGE/NF-κB通路来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李坤梦 许泽鹏 田妮 董燕 刘红 俞晓艺 余杨桂 钟瑞英 刘求红 王小川关键词:糖基化终产物 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核因子ΚB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NAION的组方规律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内服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以中医药治疗NAION的文献。将涉及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处理后,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文献69篇,包含方剂121个,涉及中药122味。四气以平性最多(28味,22.9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49味,40.16%),归经以肝经用药最多(49味,40.16%)。(2)高频中药用药频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有20味,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当归(84次,68.85%)、川芎(62次,50.82%)、赤芍(58次,47.54%)、茯苓(57次,46.72%)、红花(49次,40.16%)。(3)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度较高的3组组合分别为川芎-当归;红花-桃仁、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当归。(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组方,功效分别为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活血通络、健脾补气;益气健脾、补气生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结论数据挖掘技术能客观地反映中医药治疗NAION的用药规律。NAION的中医药治疗原则强调攻邪不忘扶正,以活血通窍为基本治法,兼顾益气滋阴养血。 李嘉莹 于蓝 田妮 钟瑞英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何贤纪念医院按照广州市的筛查标准,应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1270例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者14例,其中,ROPⅢ区I期者7例,Ⅲ区Ⅱ期者3例,Ⅲ区Ⅲ期者2例,Ⅱ区Ⅲ期者2例,未发现Ⅳ期及V期病变患儿,需要治疗的2例。在检查过程前后,35例患儿发生不同程度的球结膜下出血;2例患儿头皮下见大量出血点;1例患儿发生急性结膜炎;28例患儿家属诉患儿筛查后睡觉时常惊叫,未发现有呼吸暂停、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用于早产儿散瞳检查未见明显并发症;在表麻下用双目间接眼底镜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检查是安全的。 李慧英 田妮 郭海科 项道满 卢艳华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