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环诚

作品数:34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教学
  • 6篇免疫
  • 5篇小鼠
  • 5篇杆菌
  • 5篇鲍曼不动杆菌
  • 5篇不动杆菌
  • 4篇医学微生物
  • 4篇医学微生物学
  • 4篇生物学
  • 4篇肿瘤
  • 4篇微生物学
  • 4篇肺癌
  • 4篇LEWIS肺...
  • 3篇中药
  • 3篇荷瘤
  • 3篇荷瘤小鼠
  • 3篇癌细胞
  • 2篇阳法
  • 2篇药理

机构

  • 30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陕西省中医药...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0篇环诚
  • 22篇张怡敏
  • 15篇叶峥嵘
  • 12篇张宏方
  • 8篇张宏方
  • 8篇周雪宁
  • 4篇史琳娜
  • 3篇吴芳
  • 3篇寇静
  • 3篇王小平
  • 3篇白志超
  • 3篇王希胜
  • 2篇宋延平
  • 2篇林洁
  • 2篇石小玲
  • 2篇张程斐
  • 2篇赵岗
  • 2篇肖迎聪
  • 2篇刘启玲
  • 2篇任丽红

传媒

  • 6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河北中医
  • 2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大陆桥视野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14年
随着新型仪器与技术的出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在疾病发展、治疗、预防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而培养的学生要有很强的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生物安全意识,目前的实验教学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许多可以改革的地方。
张怡敏环诚张宏方叶峥嵘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基于性激素-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两种温阳法抑瘤作用机制区别与联系的理论探讨被引量:7
2012年
肿瘤患者存在寒积内生和肾阳亏虚的病机特点,温阳法中的温阳散寒和温补肾阳是治疗肿瘤的2种重要方法;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紊乱密切相关,性激素-肿瘤免疫微环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表明,温补肾阳能调节性激素水平,温阳散寒能提高抗肿瘤免疫功能,因此温阳散寒法可能通过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抑瘤效应并调节性激素水平,温补肾阳法可能通过调节性激素水平继而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产生抑瘤作用。
叶峥嵘杨晓航吴琳环诚张怡敏
关键词:温阳散寒法温补肾阳法性激素免疫微环境
小鼠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模型的制备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构建小鼠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诱导的肺炎模型,研究A.baumannii致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预处理组、正常小鼠接种组和免疫缺陷小鼠接种组。利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预处理实验雄性C57BL/6小鼠制备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使用临床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A.baumannii制备新鲜菌液(1×108集落形成单位/m L),通过气道接种方法接种至小鼠,分别于接种后6、24、72 h,进行小鼠肺及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免疫功能正常的小鼠感染A.baumannii72 h后,肺内细菌基本被清除,而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接种A.baumannii后,肺及血液中细菌计数持续增加;正常小鼠感染6 h后,体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至72 h下降,而经过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感染后,肺及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持续升高;感染72 h后,免疫功能正常小鼠肺部有轻微炎症,免疫缺陷小鼠肺部炎症较为明显;正常小鼠感染6 h后,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含量均增加,至72 h下降,而经过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感染后,肺及血液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持续升高。结论成功制备了A.baumannii诱导的小鼠肺部感染模型。
张怡敏周雪宁张宏方环诚叶峥嵘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免疫抑制获得性感染
杞仙冲剂抗衰老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初步探讨杞仙冲剂的抗衰老作用。方法观察杞仙冲剂对D-半乳糖所造成的大鼠衰老模型和对氢化可的松造成的小鼠免疫低下的影响。结果杞仙冲剂对D-半乳糖造成的大鼠血清SOD值的降低有显著性的提高;对氢化可的松造成的小鼠溶血素抗体的降低有显著性提高作用。结论杞仙冲剂具有提高衰老大鼠血清SOD值和增加体液免疫能力。
环诚林洁戴双明宋延平赵岗
关键词:抗衰老溶血素抗体
微生物学及免疫基础课堂教学问卷调查分析与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微生物学及免疫基础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通过对我院2004、2005、2006级及2007级514名学生微生物学及免疫基础课堂教学个人需求问卷调查及效果问卷调查情况的反馈信息的分析,找到了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及措施,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期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目标,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张宏方环诚张怡敏李卫中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卷分析教学效果
调衡方对Lewis肺癌细胞凋亡标志物bax及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调衡方含药血清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无特定病原体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灌服给药,制备调衡方大、中、小剂量含药血清,正常血清。又将细胞分为5组,调衡方大、中、小剂量含药血清组,中剂量含药血清+AG490干预组,正常血清组)处理Lewis肺癌细胞,用溴化四唑蓝(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碘化丙啶染色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bax和bcl-2的mRNA表达。结果调衡方含药血清处理Lewis肺癌细胞后,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调衡方含药血清使Lewis肺癌细胞阻滞于S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逐渐增加,中、大剂与中剂量+AG490组尤为明显(P<0.01)。调衡方含药血清还能够促进细胞中bax mRNA表达,减少bcl-2 mRNA表达(P<0.05,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调衡方含药血清能降低Lewis肺癌细胞内bcl-2含量及提高bax的表达,使bax/bcl-2比值升高,这可能是调衡方抗肿瘤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张宏方周雪宁吴芳肖迎聪环诚张怡敏张程斐刘启玲
关键词:肺肿瘤药理学中药疗法
中药防治盆腔炎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被引量:10
2004年
对近年中医药治疗盆腔炎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和分析 ,提出中药防治盆腔炎的思路及研究方法主要为 :对盆腔炎动物模型的影响、抗病原微生物试验、对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影响、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对急、慢性炎症和疼痛的影响。
李敏环诚王平张恩户
关键词:中药治疗盆腔炎
咸阳市医学生躯体亚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目前咸阳市医学生躯体亚健康现状,探索相关因素,为制定科学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420名在校医学生,采用MSQA问卷躯体部分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χ2和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躯体亚健康总体检出率为8.7%;中医与非中医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之间躯体亚健康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肿痛、眼睛干涩、稍微活动后心慌、睡眠不稳不深、胃胀、头痛、口腔溃疡、鼻塞、面色晦暗等症状是躯体亚健康的相关因素。结论在医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躯体亚健康群体。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身体更倾向于出现亚健康状况,建议医学生予以重视并及时进行调整。
石浩环诚梅卿樊丽华马娜娜邓亚琦张荣强孙娜
关键词:医学生
开设有关医学微生物学选修课的探索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开设了医学微生物学选修课《瘟疫与电影》,在其过程中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探索,总结出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展望。
环诚张宏方叶峥嵘张怡敏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选修课素质教育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对高脂饮食大鼠肥胖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突散囊菌发酵液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干预的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血脂康阳性对照组。通过高脂喂养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无菌水灌胃,各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实验为期8周,末次给药后收集粪便和血清,用于肠道菌群分析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并摘取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增加,血脂发生异常,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显著降低了肥胖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测序结果亦显示,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显著提高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上调瘤胃球菌NK4A214_group、UCG-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等菌群的丰度,下调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Turicibacter的丰度。LefSe分析还显示,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可显著增加大鼠肠道中乳酸菌Lactobacillus丰度,提高肠道的防御功能。综上所述,冠突散囊菌发酵液能够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肥胖大鼠的脂代谢及肠道菌群紊乱。
寇静史琳娜吕瑞华马添翼环诚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肥胖肠道菌群菌群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