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东
- 作品数:41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非晶态Co-B合金作为可逆负极材料的研究
- 研究了纳米非晶态Co-B合金粒子作为可充性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性质。实验发现,这种材料以100 mA·g-1电流密度充放电时比容量超过300 mAh·g-1,200周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230 mAh·g-1以上,显示出良...
- 王雅东王智鑫杨汉西
- 关键词:非晶态合金
- 文献传递
- 含硼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含硼过渡金属化合物的一种新用途,具体地说涉及含硼金属化合物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含硼金属化合物作为电池负极材料,得到的电池放电容量远高于目前主导市场的Zn电池,以负极材料活性容量计算,比容量可以达到...
- 杨汉西王雅东艾新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共轭羰基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轭羰基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冷冻干燥的氧化石墨分散于1‑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二胺单体溶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搅拌均...
- 王雅东胡茜何健威廖玉聪
- 文献传递
- 金属硼化物作为水溶液负极材料的制备与容量输出性能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机械球磨法制备了TMB0.5(TM=Co,Mo,V)类过渡金属硼化物.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合成的金属硼化物表现出显著的电化学活化行为,其放电容量明显高于单质金属与硼单独放电的容量之和,其中过渡金属实现的放电容量约为其单独放电时的2倍.同时,作为负极应用,该金属硼化物的阳极极化明显降低,与空气电极构成电池后,恒流放电电压平台相对于单质金属提高了100~300mV.表明金属硼化物中过渡金属与硼可以相互活化,从而实现电化学性能的共同显著提高.
- 王雅东光先勇潘牧
- 关键词:硼化物高比容量负极材料
- 金属硼化物的多电子反应
- 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新体系是当前新能源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电化学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要实现化学电源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上的突破,必须发展新的电池反应机制及其相关电极材料。从理论上看许多过渡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可...
- 王雅东
- 关键词:能量密度负极材料
- 文献传递
- 金属硼化物电化学行为研究
- 王雅东
- 关键词:高比容量负极材料
- 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按质量计,该催化剂主要由稀土金属氧化物30~40%、导电碳50~60%、PTFE乳液10~20%制成;导电碳为由石墨与乙炔黑采用物理球墨方法制成的混合体,石墨与乙炔黑的质量比为1∶(1.5...
- 王雅东倪学敏潘牧
- 一种多功能聚酰亚胺/纳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聚酰亚胺/纳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通过聚合单体和对苯二甲酰胺在纳米硅的分散液中高温缩聚,在纳米硅球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聚酰亚胺包覆层,聚酰亚胺作为一种具有电化学嵌锂活性的包覆材料可...
- 王雅东李想唐雅芸徐悦欣吕宁李晗阳张丘义桐
- 一种碱性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碱性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碱性二次电池技术领域。该碱性二次电池,包括隔膜、碱性水溶液电解质、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的活性物为Co‑Ni‑B化合物,所述负极的活性物为硼化物。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碱性二次电池的制...
- 王雅东易磊廖玉聪唐雅芸李想李晗阳吕宁徐悦欣
- 文献传递
- 锂离子电池核壳结构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大约是商业化石墨负极的10倍,但是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以及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活性材料硅从集流体脱落而失活与固相电解质层(SEI)膜的不断破坏与重建,导致硅电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中稳定性较差。为了减缓硅材料体积效应的不利影响,研究人员基于硅基材料的结构设计开展了大量工作。总结了核壳结构硅基负极材料的相关研究,对比了不同结构设计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构成材料对于硅在锂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影响,进而讨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硅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最后,对硅负极材料的核壳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硅基负极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 张悦陈龙张楠刘逸藤李线线张健王雅东潘牧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