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钏 作品数:11 被引量:85 H指数:5 供职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电针加温和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电针加温和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的临床疗效。方法:TMJDS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温和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VAS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CMI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2%、76.67%,P<0.05)。结论:电针加温和灸治疗TMJDS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尹莹 裴文娅 王钏 张虹关键词:TMJDS 电针 温和灸 针刺结合夹脊穴穴位注射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LSS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37例),普通针刺组(36例)。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对两组LSS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治愈13例,有效21例,优于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7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张虹 尹莹 高珊 王钏 裴文娅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针刺 夹脊穴 穴位注射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0月。2位评价员独立进行筛选文献和信息提取,并采用Cochrane提供的标准评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分别采用Review Manager 5. 3和Stata 14.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的15个研究共计1186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直接比较Meta分析结果表明单用穴位埋线与单用抗组胺药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穴位埋线联合抗组胺药的总有效率优于单用抗组胺药(P <0. 05);网状Meta分析对结果表明穴位埋线联合咪唑斯汀可能是最佳治疗方案。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抗组胺药的疗效优于单用抗组胺药,而其中穴位埋线联合咪唑斯汀可能是最优的治疗方法,但使用咪唑斯汀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情况谨慎使用。但纳入的文献质量低下,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验证研究的结论。 贾文 王钏 尹莹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穴位埋线 针刺安全性概念研究初探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针刺安全性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其特点。方法:检索自建库以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数据库以及英文数据库Pub Med和Embase中针刺安全性相关文献,分析其中"针刺不良事件""针刺不良反应""针刺意外""针刺事故""针刺并发症"等概念内涵特点。结果:按照纳排标准筛选后共纳入273篇文献,仅63篇文献对概念内涵进行阐述,针刺安全性概念内涵差异较大。结论:针刺安全性概念内涵尚未规范化,不利于针刺安全性研究,因此,须尽快统一针刺安全性相关概念内涵,使其规范化、标准化。 王钏 刘保延 刘保延 何丽云补中益气汤加减改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Meta分析与GRADE评价 贾文 王钏温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共同列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全球性三大杀手,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驼背、骨折,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课题采用温针灸配合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王钏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温针灸 耳穴 BMD BGP 文献传递 浮针疗法临床适宜病种的系统整理与分析 被引量:47 2019年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浮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月,采用国际通用的疾病分类标准对临床文献中涉及的疾病进行分类总结,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浮针临床应用和研究中的问题对浮针专家进行咨询。结果共纳入412篇浮针疗法临床研究文献,疾病谱统计结果表明浮针被用于治疗11个系统65种疾病,其中与骨骼肌系统相关的躯体痛症为其主要临床适宜病种。符仲华教授认为浮针临床医师应选择与肌肉相关的疾病作为主要的临床研究对象,并且采用规范化的浮针操作进行治疗。其次,浮针疗法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对浮针疗法的疗效提供证据支持。 贾文 雒琳 雒琳 何丽云 王钏 刘佳 刘保延 刘佳关键词:浮针疗法 计量学分析 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20例 2013年 目的:观察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治疗前后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6点行为评分法(BRS-6)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BRS-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王钏 尹莹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游走罐 刺血疗法 针刺、刺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针刺、刺血疗法配合徐长卿合剂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3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刺血疗法配合徐长卿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周荨麻疹活动度(urticaria activity score over 7 days,UAS7)、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荨麻疹控制程度测试(urticaria control test,UCT)评分、血清IgE水平、血EOS百分比及绝对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UAS7各项评分、DLQI评分及血清IgE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UCT评分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AS7各项评分、DLQI评分、UCT评分及血清Ig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EOS百分比、绝对值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针刺、刺血疗法配合徐长卿合剂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疗效确切,能下调IgE、EOS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状态。 李钰 鄢德政 王飞虎 李悦 王钏 张红星关键词:放血疗法 针药并用 荨麻疹 免疫球蛋白E 血虚风燥 基于CONSORT和STRICTA对浮针疗法随机对照研究的报告质量评价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评价浮针疗法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报告质量,从而为提升浮针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供建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浮针疗法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月。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以及提取信息,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中的子项目对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53篇随机对照研究。基于CONSORT声明的评价结果显示多数浮针研究文献未按照要求对样本量、随机化、盲法、分配隐藏、不良事件等进行规范报道,并且所有的研究均未进行临床注册;基于STRICTA标准的评价结果显示多数浮针研究文献未按要求对治疗方案依据、治疗的细节、其他方法、医师背景、对照组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规范报道。结论:虽然浮针疗法随机对照研究的数量日益增多,但多数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不佳,表明多数的浮针研究者未能重视对临床研究的规范报道,未来的研究者应重视研究方案细节的设计,并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报告规范进行报道。其次,浮针疗法的操作流程与传统针刺并不完全相同,因此STRICTA标准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于描述浮针疗法,研究者应在未来思考如何对浮针操作进行客观描述。 贾文 雒琳 雒琳 何丽云 王钏 刘佳 刘保延 刘佳关键词:浮针疗法 随机对照研究 CONSORT STRI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