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才
- 作品数:88 被引量:332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含血持续灌注加开放前温血灌注在危重瓣膜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在危重瓣膜病人手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对159例连续危重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进行分析,实验组(组Ⅰ)83例,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甘露醇持续灌注;对照组(组Ⅱ)76例,采用单纯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心脏停跳、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仪(CCO)观察左心功能的变化,计算氧摄取率,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心肌酶CK的变化。结果:两组心脏停跳良好,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心脏自动复跳率组Ⅰ为100.0%,组Ⅱ为68.4%(P<0.01);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及心肌氧摄取率无明显差异;心脏停跳时间组工较组Ⅱ缩短(11.4±3.2)min;CCO显示术后左心功能组Ⅰ较组Ⅱ恢复快;MDA的变化组Ⅰ较组Ⅱ产量低(P<0.05)。结论:采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加快术后左心功能恢复。
- 王军徐美英李志刚王连才朱家麟郝家骅徐志云张宝仁
- 关键词:温血灌注心肌保护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 羊带支架自体心包三尖瓣的制备和置换研究
- 2003年
- 目的 :制备羊带支架自体心包三尖瓣 ,并进行瓣膜置换研究。 方法 :成年绵羊 5只 ,全麻下开胸取心前区心包 80mm× 4 0mm ,经 0 .6 2 5 %戊二醛磷酸盐缓冲液 (pH 7.4 )浸泡处理后 ,采用自行研制的支架模具制备自体心包瓣膜 ,在中度低温 (鼻咽温度 32℃ )中高流量 (80~ 10 0ml·kg-1·min-1)并行体外循环下置换三尖瓣 ,手术后早期采用Swan Ganz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 ,手术后 2 4h、7d及 1、6、12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观察自体心包瓣膜形态、启闭功能、瓣叶活动度 ,测量自体心包瓣膜跨瓣压差 (TPG)、流速、瓣口面积和反流量。 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 (5 1± 5 .4 8)min ;自体心包瓣膜制作时间 (15± 3.0 8)min ;2例死于麻醉过深所致呼吸功能衰竭 ,3例存活超过 12 15个月。手术后三尖瓣TPG较术前增高 [(5 .76± 1.2 1)mmHgvs (1.6 0± 0 .4 0 )mmHg ,P <0 .0 1]。术后 2 4h、7d及 1、6、12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 ,位于三尖瓣位置的自体心包瓣膜瓣架固定 ,无瓣周漏 ,瓣叶柔软 ,启闭正常 ,三个瓣叶随心动周期同步运动 ,关闭良好 ,无撕裂 ,无血栓形成 ,自体心包瓣膜极少量反流。动物处死后瓣膜组织结构完整 ,无炎性细胞浸润及钙化 ,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排列整齐 ,无断裂或溶解。 结论 :植入动物体内的带?
- 徐志云高光强张宝仁韩林王军王连才朱泉芳
- 关键词:心脏瓣膜心包三尖瓣血流动力学
- 白细胞滤过器在心脏停搏液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滤过器(LDF)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作用,探讨LDF心肌保护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 例病人,心肌保护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顺行灌注,实验组(10例)于含血心肌保护液通路加用LDF,对照组(10例)未用LDF。测定滤过前后血细胞的变化、主动脉阻断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丙二醛、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 结果:滤过后白细胞滤除率为0.91±0.05(与滤过前比较P< 0.05)。对照组LDH由103±24U/L升至365±89U/L(P< 0.01),实验组由110±34 U/L升至199±35 U/L(P< 0.05)。血清丙二醛对照组由5.55±0.34 nm ol/m l增至17.31±0.58 nm ol/m l(P< 0.01),实验组由4.98±0.56 nm ol/ml增至7.98±0.21 nm ol/m l(P< 0.05)。主动脉阻断前全组病人心肌电镜显示肌原纤维排列整齐,肌节、肌带清楚,线粒体形态、结构尚完整,再灌注后可见电子密度降低,以对照组降低明显(P< 0.05)。持续左心功能结果显示术后左心功能实验组较对照组恢复佳。 结论?
- 王军徐志云朱家麟王志农王连才张宝仁
- 关键词:白细胞滤器体外循环再灌注损伤心脏停搏液
- 漏斗部—大动脉反位型法洛四联症手术根治3例
- 2003年
- 丁芳宝梅举张宝仁赵枫王连才
- 关键词:外科手术肺动脉瓣狭窄
- 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恢复的效果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EC 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NEC CABG)心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连续 12 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其中EC CABG组 6 9例 ,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 ;NEC CABG组 5 1例 ,不用体外循环 ,心脏跳动下完成旁路移植手术。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连续监测心排血量 (CO)、心排血指数 (CI)、左心室每搏功指数 (LVSWI) ,记录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正性肌力药物用量、血液超滤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输血量等。 结果 :NEC CABG组CO、CI、LVSWI较EC CABG组恢复快 ;NEC CABG组使用IABP(1.9% )较EC CABG组 (8.6 % )明显降低 (P <0 .0 5 ) ;NEC CABG组机械通气时间较EC CABG组短 ,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 ,且EC CABG组多需要进行血液超滤。 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显示了良好的心功能恢复效果 ,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 王军徐志云邹良健张宝仁梅举王连才邵文玉金芳
- 关键词: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恢复冠状动脉疾病
- 终末温血灌注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微管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低温心肌保护中 ,采用终末温血灌注 (TWBC)对心肌细胞微管蛋白 (TB)组分的影响 ,探讨TWBC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猫体外循环 (CPB)模型 ,随机分为两组 :组 ,间断冷血心停搏液灌注 (ICBC) ;组 ,先 ICBC,主动脉开放前给予 TWBC。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点左心室收缩压峰值 (L VSP)、左心室舒张末压 (L VEDP)、左心室内压正负相最大变化速率 [(± dp/ dt) max]及达到最大收缩速率的时间 [(t- dp/ dt) max]。采用 Western杂交技术 ,检测主动脉阻断(ACC) 115、12 0 min、再灌注 5、15、6 0、12 0 m in时心肌 TB含量 ,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1)心脏再灌注 12 0 m in内 ,两组心功能差异显著 (P<0 .0 5 )。 (2 )心肌细胞 TB含量变化 :A CC 12 0 min、再灌注 5 m in时 ,两组游离、聚合 TB含量差异均非常显著(P<0 .0 1)。 结论 :TWBC能加速低温心肌保护中细胞 TB聚合 ,有利于再灌注早期心功能恢复。
- 王泽新张宝仁王连才黄盛东于伟勇
- 关键词:微管蛋白心肌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彩色多普勒对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功能的远期随访
- 目的: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功能及形态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接受二尖瓣替换术的903例病人术后三尖瓣功能进行了9年的跟踪观察。所有病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环扩大或关闭不全,其中未行三尖瓣成形术者201例;...
- 王尔松张宝仁徐志云邹良建梅举王连才于伟勇
- 关键词:三尖瓣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彩色多普勒
- 文献传递
- 双瓣置换及双瓣环重建体外循环经验
- 2005年
- 陈佳一王军徐志云王连才
- 关键词:体外循环气急跨瓣压差舒张期
- 滤除白细胞含血心肌保护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滤除白细胞含血心肌保护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 2 0例心肺转流术患者 ,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顺行灌注 ,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 10例。对照组 :未用白细胞滤过器 ;实验组 :于含血心肌保护液通路加用白细胞滤过器。测定实验组滤过前、后血细胞的变化 ,升主动脉阻断前 5分钟、升主动脉开放后 30分钟、1小时两组血清丙二醛水平 ,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实验组滤过后白细胞滤除率为 0 .91± 0 .0 5 (P<0 .0 5 ) ,红细胞滤除率为 0 .0 8± 0 .0 3(P>0 .0 5 ) ,血小板滤除率为 0 .88± 0 .0 6 (P<0 .0 5 ) ;丙二醛水平两组增高趋势相同 ,但对照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实验组 (P<0 .0 5 ) ;主动脉阻断前两组患者心肌电子显微镜显示肌原纤维排列整齐 ,肌节、肌带清楚 ,线粒体形态、结构完整 ,再灌注后可见电子密度降低 ,以对照组降低明显 (P<0 .0 5 ) ;持续左心功能结果显示术后实验组左心功能较对照组恢复快。 结论滤除白细胞含血心肌保护液能明显地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起到了较好地心肌保护作用 ,使术后左心功能恢复加快。
- 王军徐志云王志农梅举邹良健王连才朱家麟张宝仁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白细胞滤除心肌保护
- 儿童心瓣膜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报告儿童心瓣膜手术的经验。 方法 87例儿童心瓣膜病变患者 ,男 5 8例 ,女 2 9例 ,年龄 4~ 14岁 ,平均年龄 10 .2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 36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3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 6例 ,主动脉瓣成形术 13例 ,二尖瓣成形术 19例 ,所用心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期处理三尖瓣关闭不全 41例 ,室间隔缺损 2 3例 ,房间隔缺损 9例 ,佛氏窦瘤破裂 8例 ,动脉导管未闭 3例。 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7例 ,呼吸衰竭 3例 ,心律失常 6例。早期死亡 4例 ,死亡率 4.6 %。随访 0 .5~ 14.5年 ,平均 6 .5 1年 ,晚期死亡 3例 ,死亡率3.6 1%。 结论 儿童心瓣膜手术时 ,首先选择瓣膜成形术。人工心脏瓣膜尽量选用成人型号 ,术后常规行华法林抗凝治疗 ,并要重视对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术后风湿活动的治疗。
- 梅举张宝仁郝家骅邹良健王连才
- 关键词:心瓣膜置换术瓣膜成形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