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赞军
- 作品数:32 被引量:355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青海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分布特征被引量:37
- 2004年
- 沿长约 4 2 6km的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MS8 1地震地表破裂带共获得 2 91个点的地表同震水平左旋位移数据 ,并在其中 1 1 1个点获得了垂直位移数据。该地震总体以左旋水平位移为主 ,兼具一定的垂直位移。最大地表左旋水平位移值可达 6 4m ,平均水平位移约为 2 7m ,绝大多数测点的垂直位移均 <1m。地表水平位移沿主破裂带走向位移梯度变化于 1 0 - 1~ 1 0 - 4之间 ,这一起伏变化可能起因于野外测量误差、沿主破裂带岩性或松散沉积物厚度的变化、地表破裂带几何结构的不均匀性、地表破裂走向的变化、不同破裂段在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之前的地震中滑动量的起伏变化 ,以及大量非脆性变形、次级破裂的存在等。水平位移沿主破裂带的长波长 (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 )起伏变化较有规律 ,在布喀达坂峰以东表现为分别以 5个水平位移峰值为中心而有规律地起伏变化。这5个位移峰值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次级地震地表破裂段。各破裂段水平位移峰值均向阶区或拐点逐渐衰减 ,不同地表破裂段位移峰值向两侧衰减的速率是不同的 ,这种位移梯度的不对称分布可能指示了地震破裂的扩展方向。上述位移分布特征真实地反映了地表可见脆性破裂带上的同震位移状况 ,可能只是该断错事件的最小滑动量。在活动构造研究中 。
- 陈杰陈宇坤丁国瑜王赞军田勤俭尹功明单新建王志才
- 关键词:同震位移地震地表破裂带
- 滑坡危险性分析中地震动的概率性估算及地震滑坡的危险性评判被引量:18
- 1998年
- 论述了滑坡危险性分析中如何科学地估算地震力的问题。主要思路概括为:将滑坡体视为一个完整体系的结构物(或震动对象),将滑坡场点视为一个工程场点,利用比较成熟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计算滑坡体未来若干年内可能遭遇的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的地震峰值加速度,这种不确定性的地震加速度是由地震预报的不确定性带入的,由此计算地震力和惯性力。最后,对地震触发滑坡的机理展开讨论。
- 王赞军江志萍张家庆辛莉
- 关键词:滑坡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加速度
- 全文增补中
- 青海省湟水盆地历史地震调查及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通过对青海省湟水盆地影响较大的5次破坏性历史地震的重新考证,确定了每次地震的宏观震中、震级大小、发震断层以及地震等震线,从而得出盆地东部一平安至民和块体及其周边地区,基底介质强度较弱,为中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危险地区。
- 涂德龙王赞军夏玉胜常振广
- 关键词:历史地震震中震级等震线地震危险区介质
- 青海湟水流域主要城镇地震烈度分析与讨论
- 1997年
- 及时地将青海省地震局1994-1997年2月在湟水构造盆地活动构造调查及古地震、历史地震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湟水流域主要城镇的地震烈度分析.得出了海晏县城、民和县城的地震烈度宜为见度的结论,仅供参考。
- 涂德龙王赞军夏玉胜常振广
- 关键词:古地震历史地震地震烈度
-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崩塌发育特点被引量:5
- 2003年
- 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造成 2 0余处崩塌体或崩塌带 ,主要分布在地震地表破裂带附近 ,以库赛湖以西为主。崩塌可分为基岩崩塌、土体崩塌、冰体崩塌、雪崩 4种类型。本文对崩塌的空间分布和发育特点进行了分析 ,通过与其它大地震相比 ,认为本次地震崩塌规模较小 ,除介质岩性、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外 ,地震动不十分强烈是崩塌规模偏小的重要原因。这种地表破裂带长而地震动偏弱的现象 ,是本次地震破裂的重要特点 ,可能与先存断裂的结构有关。
- 王赞军党光明田勤俭
-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震害调查
- 长波辐射时空序列剖面中震兆特征的研究
- 1998年
- 做出了32°~40°N,89°~105°E范围内各经纬度结点1989年7月~1996年12月长波辐射(OLR)月距平值曲线.将各结点的曲线图按经纬度排列起来,构成OLR时空序列剖面图.根据对这些剖面图的分析,研究了强震前OLR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强震前1~4个月震中附近结点OLR曲线变化出现异常,表现为反向变化或振荡型.有的地震前异常的空间展布呈条带状.
- 江志萍王赞军严英
- 关键词:地震前兆长波辐射
-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参数相互关系的新认识被引量:5
- 2005年
- 地震地表破裂带调查表明,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的破裂长度为 426km,最大水平位移6m左右,地震破裂位移的分布明显地受断层活动段控制。该次地震的破裂长度远大于统计值,文中应用地壳极限线应变的概念,通过比较中国大陆内部几次走滑型强震的地震破裂最大位移与破裂长度的关系,论述了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中各次级段破裂的相对独立特征,认为该次强震不是一次整体性破裂事件,而是由连续触发的几次地震组成。
- 田勤俭张立人郝平王赞军王志才
-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震地表破裂带地震破裂断层活动走滑
-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的类型与性质被引量:19
- 2002年
- 通过对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地表破裂全带的考察认为 :本次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 3 50~ 40 0km ,由地震裂缝、鼓梁 (包 )、塌陷、陡坎等基本形态组成 ,属构造性破裂 。
- 王赞军党光明张瑞斌张启胜都昌庭
-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地震地表破裂
- 东昆仑断裂带强震构造条件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 ,从构造环境、深部构造、断裂运动条件、断裂结构条件及地震活动特征等方面 ,都具有特殊的强震构造背景。其地震活动具有周期短、频度低、强度大的特点。地震活动性表现出的强震孕育特征 。
- 张瑞斌张晓梅王赞军杨丽萍
-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带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
-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被引量:77
- 2003年
- 2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是近 5 0年来在我国大陆发生的震级最大、地表破裂最长的地震事件。地震地表破裂带全长 42 6km ,宽数米至数百米 ,总体走向 90°~1 1 0°,具有明显的破裂分段特征 ,自西向东由 5条次级破裂段组成。各破裂段又由若干更次级左阶或右阶斜列的破裂组成 ,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结构特征。地震破裂带以左旋走滑为主 ,倾滑量很小。宏观震中区位于库赛湖东北 93.0°~ 93.5°E一带的昆仑山南麓断层谷地内。最大地表同震左旋水平位移 6.4m ,最大垂直位移为 4m。地表水平位移沿地震破裂带走向出现 6个峰值 ,各峰值之间存在相对独立的衰减序列 ,这表明此地震具有多点破裂特征。
- 陈杰陈宇坤丁国瑜田勤俭王赞军单新建任金卫赵瑞斌王志才
- 关键词:地震地表破裂带同震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