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儿童
  • 17篇白血
  • 17篇白血病
  • 12篇细胞
  • 11篇急性
  • 10篇淋巴
  • 8篇淋巴细胞
  • 7篇蛋白
  • 6篇淋巴细胞白血...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5篇小儿
  • 5篇初发
  • 4篇血清
  • 4篇血清前白蛋白
  • 4篇前白蛋白
  • 4篇免疫
  • 4篇儿童急性
  • 4篇白蛋白

机构

  • 28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儿童医...
  • 2篇上海市儿科医...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铁道大学...

作者

  • 30篇王耀莉
  • 16篇杜玲珍
  • 15篇李卫
  • 8篇张影梅
  • 6篇王耀平
  • 5篇殷燕南
  • 3篇邱定众
  • 3篇戴勤勇
  • 2篇汤静燕
  • 2篇叶元康
  • 2篇倪麟
  • 2篇项明洁
  • 2篇谢晓恬
  • 2篇陆怡德
  • 2篇赵建琴
  • 2篇蒋慧
  • 2篇王德芬
  • 2篇高雁翎
  • 1篇周志英
  • 1篇孙关林

传媒

  • 9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白血病
  • 3篇中国小儿血液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新药与临床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CP-841方案治疗1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 MCP-841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此方案治疗127例进入我协作组的急淋患儿。结果:30天内 CR 率为74.08%,60天内 CR 率为92.12%;3年 EFS 为 62.2...
王耀平步嵘汤静燕王耀莉杜玲珍谢晓恬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文献传递
矮小症614次激发试验检测生长激素反应结果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分析200例矮小症患儿经614次药物(精氨酸、左旋多巴、可乐宁、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及夜睡眠激发试验后生长激素反应的结果。其中166例系精氨酸、左旋多巴(或可乐宁)、夜睡眠三种试验进行匹配观察。结果显示生长激素反应峰值于各种试验出现时间先后不一,峰值以可乐宁及夜睡眠最高,最为敏感。
王德芬赵建琴孙文鑫王耀莉
关键词:矮小症生长激素
干细胞移植合并真菌感染3例并文献复习
2000年
目的 :探讨干细胞移植后受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 :3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结果 :移植后真菌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原发疾病、GVHD、供者类型及激素应用有关 ;二性霉素 B脂质体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首选。结论 :有效地防治 GVHD可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 ;
吴方杜玲珍王耀莉唐王韦王耀平沈志祥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真菌感染
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小儿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1998年
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为新一代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我们从1995年10月~1997年10月,应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各种儿童恶性肿瘤38例,并与同期应用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30例患儿作疗效及副作用比较,现报告如下...
王耀平顾梅瑜汤静燕杜玲珍杜玲珍蒋慧王耀莉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抗癌药
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被引量:21
1994年
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每粒胶囊含铁150mg)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4±s4a)。按患儿年龄和体重,每天剂量为15-150mg,分1-2次服用,持续4或6wk。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网织红细胞数也上升(P<0.05)。不良反应有恶心,但不影响治疗。
王耀莉史锁洪朱霖陆坚
关键词:低色素性贫血多糖铁复合物儿童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被引量:5
1995年
对87例小儿肺炎进行咽拭肺炎支原体(MP)分离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PDNA。其中50例做MP分离培养,阳性率58%;37例以PCR检测MPDNA,阳性率32.4%;确诊MP肺炎共41例。此两种检测方法均简单、特异,而后者更为快速、敏感。
徐淑廉张影梅叶元康程红王耀莉李卫
关键词:肺炎聚合酶链反应
左旋门冬酰胺酶两种用药方式治疗儿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9
1999年
目的 通过对20 例恶性淋巴系统肿瘤患儿的治疗,探索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 安全、有效的用药方式,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将20 例患儿随机分为每天用药组及隔天用药组,两组均用8次LASP,每次6000 KU/m2(1 KU=1IU) 静脉滴注,每次用药前检测血清中LASP活性及其底物门冬酰胺水平,以比较两种用药方法的差异性,并观察其不良反应之差异。结果 每天用药组血清中LASP谷值水平明显高于隔天用药组(P<0 .01) ;两组门冬酰胺最低浓度的平均水平及分布情况差距不大( P>0 .05) ;每天用药组消化道反应、血清清蛋白水平下降及ALT(GPT) 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隔天组( P<0 .05)。结论 隔天每次LASP6000 KU/m2 静脉滴注为安全。
王耀平蒋慧谢晓恬杜玲珍陆正华王耀莉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淋巴系肿瘤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远期疗效
2007年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诱导治疗均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同时联合化疗或同时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和化疗,直至骨髓形态学缓解。完全缓解(CR)后给予3~5个疗程的巩固化疗,使分子生物学缓解后再予以ATRA+As2O3+6巯基嘌呤(6MP)及氨甲喋呤(MTX)维持治疗,总疗程2年。所有患儿治疗前、治疗后每3个月及停药随访期间每3~6个月定期行骨髓形态学、染色体及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结果17例APL患儿,获CR 16例(94%),CCR 12例(70%),随访7~122个月,平均35个月。4例复发(25%)。其中2例曾获骨髓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缓解,另外2例曾获骨髓形态学缓解而分子生物学始终未缓解。结论系统性的ATRA+As2O3联合化疗治疗方案使大部分APL患儿获得长期生存,PML-RARα融合基因定期监测是判断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王耀莉王秀民李卫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砷剂
血液病患儿57例智力与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近年来我国小儿血液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已有长足进步,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无病生存(DSF)率达7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SF率也达40%[1]。为了了解血液病患儿在较长期患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智力与心理行为问题,我们对部分血液病患儿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病例组取2000年1月~6月因血液病住院患儿共57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7例;年龄6岁~11岁34例,~16岁23例,平均年龄10.79岁。患急淋(ALL)25例,急非淋(NALL)11例,慢粒2例,再障7例,霍奇金病4例,非霍奇金病6例,血友病1例,慢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病程最长12年,最短1月,平均病程2年~3年。对照组随机取正常在校生59名,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6岁~11岁36例,~16岁23例,平均年龄10.21岁。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
周志英王耀莉刘爱华谈均佩华炳春
关键词:儿童血液病智力心理行为问题
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意义
1995年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4例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因染色体易位t(15:17)所形成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发现了二种不同类型的PML-RARα异构体,即长型(L)、短型(S)。4例患者中2例表达L型(151bp片役),2例表达S型(163bp片段)。此筑巢式RT/PCR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以从4×10 ̄5个正常细胞中检出1个APL细胞。RT/PCR检测APL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方法,对APL的诊断、监测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王耀莉杜玲珍戴勤勇张影梅黄秋花陈赛娟
关键词:PML-RARΑ融合基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