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 作品数:42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核心问题被引量:3
- 2016年
- 对自然、技术、消费等问题的研究成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生态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开掘和阐扬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辨证关系的基础上,对工业时代的自然观、技术观和消费观等问题进行了批判和反思。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控制自然的观点其实质是人征服人的关系,要真正实现自然的解放,不仅要改变人们控制自然的观念,而且同样要变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态问题不是技术本身引起的,而在于使用者的观念。通过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这些生态问题,对我国的生态建设有一定启示。
- 王正王立平
-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被引量:16
- 2011年
-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生态思想。道家以超越一切的道为出发点,从自然的天道、天地循环所造成的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平等地对待万物,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则从人道契入天人关系,以人道体天道,将天道人伦化,以仁义思想为核心,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属性赋予自然界,提出了仁民爱物的道德观。而中国佛教的诸流派,则根据缘起论的宇宙观,众生及万物皆有佛性的平等观,提出了尊重生命及其环境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为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 王立平王正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生态危机
-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
- 2011年
-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有一个发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近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史。它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保护器、安全阀、调节剂。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70多年的发展,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私营保险三部分的制度。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王立平孟令岩
-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 探寻蒙古族萨满教文化发展的轨迹被引量:3
- 2010年
- 蒙古族萨满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人类早期社会一种自然的宗教形态;在藏传佛教传入前,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各部落中长期流行,是融合该民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信仰的产物;蒙古族萨满教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该民族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以传统风俗习惯形式积淀下来。
- 王立平韩广富
- 关键词:蒙古族萨满教文化
- 论高校数字化科技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
- 2016年
-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科技期刊逐渐数字化,数字化期刊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因此,高校数字化科技期刊的运作要重视数字化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使高校科技期刊向着数字出版、绿色出版、跨媒体传播等方向发展,并促进高校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 王立平
- 关键词:数字化知识产权
- 生态伦理视域中的草原生态文明——以内蒙古草原为例
- 本文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研究蒙古族生态文化,分析蒙古族生态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智慧与现代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相连的切入点,探求内蒙古生态恶化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内蒙古生态文明构建的人文条件、物质条件和制度保障。生态危机的发生和自然环境...
- 王立平
- 关键词:生态伦理生态文化草原文化沙化
- 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特征被引量:3
- 2015年
-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凝聚着蒙古族人民的最高智慧,塑造了蒙古人的独特性格和民族精神,体现了蒙古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崇高精神境界,蕴含于人与自然和人与神的关系中。其生态文化是在传统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因而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包括浓厚的宗教性、丰富的习俗性、生动的具象性和系统的整体性。因此,在蒙古族生态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崇拜自认、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优良传统。
- 王立平阿如娜
- 关键词:蒙古族生态文化
-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及现实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蒙古族在探索认识自然规律,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实现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价值观。蒙古族的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思想,对改变当今时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循环发展,创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新型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立平韩广富
- 关键词:蒙古族生态文化价值观
-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在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人类的价值意识取向决定着人类的行动。自然内在价值是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反思而得出的一种新兴伦理学范畴。自然价值论的宗旨是通过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界之间具有必然的伦理关系,把传统人类道德原则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调整人类不合理的行为活动,缓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约束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改善人们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 王立平
-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以内蒙古地区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并使大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对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心里和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
- 王立平王正
-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