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低温驯化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转导
  • 2篇驯化
  • 2篇驯化过程
  • 2篇质谱
  • 2篇转导
  • 2篇磷脂酶D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电离
  • 1篇电喷雾
  • 1篇电喷雾电离
  • 1篇研究方法
  • 1篇脂质
  • 1篇植物
  • 1篇质谱技术
  • 1篇色谱
  • 1篇拟南芥
  • 1篇ESI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云南瑞升烟草...

作者

  • 4篇钟秀丽
  • 4篇王涛
  • 4篇梅旭荣
  • 3篇李玉中
  • 2篇王海燕
  • 2篇曾正兵
  • 2篇孙磊
  • 1篇张燕卿
  • 1篇夏旭

传媒

  • 2篇植物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的植物脂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表明,脂质不但参与植物的信号转导、小泡运输、细胞骨架重组等多种细胞过程,而且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脂质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分析手段的滞后限制了人们对脂质的深入认识.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MS/MS)技术作为一种直接进样的高通量分析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多数脂质的不同分子种进行定量分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了解植物因环境变化和生长发育引起的组织内脂质分子种的微量变化.近年来,该技术在植物上的成功应用,推动植物脂质组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揭示出脂质在植物的逆境胁迫反应、防御反应中的多种功能,促进了植物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鉴定.而且,该技术与其他脂质分析技术结合,促使人们在脂质的分布、运输、转化和新脂质种类的鉴定方面有新的进展.概要介绍了ESI-MS/MS技术的特点,重点综述了该技术在植物脂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该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王涛钟秀丽梅旭荣张燕卿
关键词:质谱
磷脂酶Dδ参与植物的低温驯化过程被引量:9
2010年
对经低温驯化和未经低温驯化的磷脂酶Dδ(PLDδ)基因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冻害胁迫处理后,比较2种基因型植株的抗冻性。结果发现,经低温驯化的PLDδ敲除突变体的抗冻性明显低于野生型,而未经低温驯化的PLDδ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的抗冻性没有显著差异,表明PLDδ参与植物的低温驯化过程。对PLDδ的作用途径进行分析,发现PLDδ在低温驯化过程中不参与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对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起负调节作用,但是参与低温信号转导物质ABA诱导抗冻性的过程。
王涛梅旭荣钟秀丽李玉中曾正兵王海燕孙磊夏旭
关键词:低温驯化信号转导
磷脂酶Dα在拟南芥低温驯化过程中的作用途径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本研究对低温驯化和未经低温驯化的磷脂酶α基因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进行冻害胁迫处理后,通过观测植株表型和膜离子渗漏率的变化,鉴定两种基因型植株的抗冻性。结果发现,低温驯化后,PLDα敲除突变体的抗冻性明显低于野生型,表明PLDα参与植物的低温驯化过程。对其作用途径进行分析发现,PLDα不参与低温驯化过程中ABA信号转导作用,也没有参与SOD、CAT和POD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但是参与低温驯化过程中膜稳定性调节和渗透调节过程。
曾正兵梅旭荣钟秀丽李玉中王涛王海燕孙磊
关键词:拟南芥低温驯化信号转导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8
2010年
脂质不仅是生物膜的骨架成分和能量贮存物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质也参与细胞的许多重要功能。脂质组学是代谢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内所有的脂质分子的特性以及它们在蛋白质表达和基因调控过程中的作用。脂质组学是依赖技术驱动的科学。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脂质研究的重视,脂质组学研究方法和策略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动物上开发出的脂质组学分析方法已经扩展应用到植物上。该文重点介绍脂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以期推动脂质组学,特别是植物脂质组学的进一步发展。
王涛梅旭荣钟秀丽李玉中
关键词:色谱质谱代谢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