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梅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血芝银杏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 2010年
- 通过血芝银杏口服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确定血芝银杏口服液的毒理反应.以最大浓度、最大容量灌胃给药,首先每24h给药1次,连续观察7d.然后再每24h内给药2次,连续观察7d.结果全部动物健存,无中毒反应,测得血芝银杏口服液的最大受试药物折合生药量为333.34 g/kg.结果表明血芝银杏口服液无明显急性毒理反应.
- 欧艳华崔静杨文婷王海梅游全胜
- 关键词: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
- 大鼠海马CA1神经元对外周传入信号的编码作用
- 2006年
- 通过外周电刺激坐骨神经,采用单个神经元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大鼠海马CA 1神经元对外周电刺激信号的编码作用。结果发现,多串电刺激后,大鼠海马CA 1神经元爆发式放电数量明显增加,且动作电位个数大于3的爆发式放电数目也明显增多。实验结果说明大鼠海马CA 1神经元对外周传入信号具有编码作用,参与对信号的调制。
- 陈静芳胡祁生胡胜娣王海梅
- 关键词:海马
- “模拟药房”在药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国内很多院校对药理学实践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建立了"模拟药房",开展了多种实践教学模式。本文根据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的教学实际,提出我校"模拟药房"内药理学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 王海梅
- 关键词:模拟药房药理学实践教学
- 弱电刺激大鼠迷走神经中枢端在海马CA1区产生周期性theta电振荡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弱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对正常大鼠海马细胞放电及场电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45只,分离其颈部左侧迷走神经,结扎外周端,弱电(10Hz,0.5ms,1.5~5.0V,15~20/chain)刺激,每5min一次,共20串。记录右侧海马CA1细胞放电及双侧海马CA1场电。结果:双侧场电出现周期性theta电振荡(38/45,84.4%),伴有theta-on(n=30)和theta-off(n=5)两种形式的非簇状紧张性细胞放电。结论:弱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激活海马CA1区网络。
- 董献文王海梅舒丹胡祁生
- 关键词:迷走神经海马
- 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 2014年
- 药理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由于学生医学基础薄弱,所以学习起来有很多困难。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特点,提出了更适合本专业的药理学的教学方法。
- 王海梅
- 关键词:药理学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 阿片受体参与催产素对大鼠海马CA1神经元诱发放电的调制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侧脑室注射催产素 (oxytocin ,OT)对大鼠左背侧海马CA1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影响以及OT与阿片受体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 ,通过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神经元诱发放电。结果 :侧脑室分别注射 1,10和 10 0ng·(5 μl) -1OT使海马CA1神经元诱发放电频率明显降低 ,剂量依赖关系明显 ,OT对CA1神经元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可被侧脑室预先注射催产素受体拮抗剂d(CH2 ) 5 OVT 2 0 0ng·(2 .5 μl) -1所阻断 ;侧脑室注射纳洛酮 1μg·(2 .5 μl) -1可明显减弱OT 10ng·(5 μl) -1的作用。结论 :OT通过激活OT受体可抑制海马CA1神经元对外周传入电信号的反应 ,中枢内阿片受体在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 陈静芳胡祁生胡胜娣邹祖玉王海梅
- 关键词:催产素海马纳洛酮
- 制药工程专业机能实验课的设计与建立被引量:1
- 2014年
- 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对医学机能实验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建立了机能实验室,开设了医学机能实验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根据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的教学实际,参照兄弟院校经验,提出本校建立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案,旨在探索一条适合制药工程专业的全新的实验课教学模式。
- 王海梅
- 关键词:制药工程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
- 催产素对癫痫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青霉素诱导大鼠癫痫发作中催产素对神经元代谢活动有关的持续性癫痫发作的标志-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2在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取健康3月龄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青霉素致痫组与催产素处理组,每组6只。青霉素致痫组腹腔注射青霉素30万U;催产素处理组腹腔注射催产素20μg,30min后再腹腔注射青霉素30万U;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均于给药24h后用100g/L氨基甲酸乙酯(1g/kg)腹腔注射麻醉,断头取脑,切取冠状脑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青霉素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及催产素干预后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内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每只动物脑切片标本抽取3张,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视野(SP×200),测定每个视野下阳性反应的吸光度。以每只动物脑切片标本15个视野的平均吸光度为该例的测量值。结果:1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给予青霉素后10min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症状。表现为不动、凝视、蹲伏、湿狗样抖等。②对照组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胞内偶见散在分布的棕黄色颗粒,热休克蛋白70表达弱;青霉素致痫组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胞内出现密集的深棕黄色颗粒,热休克蛋白70表达呈强阳性;催产素处理组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胞内出现密集的棕黄色颗粒,热休克蛋白70表达呈阳性,但表达量较见青霉素致痫组减少。③青霉素致痫组热休克蛋白70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眼(0.6652±0.0261),(0.1030±0.0040),t=-51.158,P<0.001演鸦催产素处理组降为(0.5692±0.0645),与青霉素致痫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092,P<0.05)。结论:在癫痫发作过程中,预先用催产素可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质70的合成而降低大脑皮质与海马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 王海梅胡胜第董献文舒丹胡祁生
- 关键词:癫痫热休克蛋白质70催产素
- 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诱发放电过程中催产素与阿片受体的参与和调制作用(英文)被引量:2
- 2005年
- 背景:中枢内催产素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学习记忆、性行为、痛觉调节以及阿片耐受与依赖,海马内催产素能系统与阿片系统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目的:探讨侧脑室注射催产素对大鼠脑左背侧海马CA1区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影响以及催产素与阿片受体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广东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理系,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9/2003-09在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理系完成,选用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催产素处理组(0.2,2,20mg/L)、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催产素(2mg/L)组、纳洛酮+催产素(2mg/L)组,每组6只。方法:脑海马CA1区细胞外记录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用微电极推进器将电极插入脑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经微电极放大器放大后,显示在示波器上进行观察。记录到神经元放电后,经双极不锈钢电极每隔5min刺激坐骨神经1次,共刺激50min10次。催产素0.2,2,20mg/L处理组通过侧脑室给药管匀速而缓慢注入催产素0.2,2,20mg/L5μL。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催产素(2mg/L)组:侧脑室预先注射80mg/L催产素受体拮抗剂2.5μL,然后再注射2mg/L催产素2.5μL。纳洛酮+催产素(2mg/L)组:侧脑室预先注射400mg/L纳洛酮2.5μL,然后再注射2mg/L催产素2.5μL。以放电频率变化率为观察指标,检测不同剂量催产素对海马CA1区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影响及催产素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催产素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刺激前后脑海马CA1区神经元诱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侧脑室分别注射0.2,2,20mg/L催产素5μL使海马CA1神经元诱发放电频率明显降低,剂量依赖关系明显。②催产素(2mg/L)对CA1神经元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可被侧脑室预先注射催产素受体拮抗剂(80mg/L,2.5μL)所阻断。③侧脑室注射纳洛酮(40
- 陈静芳胡祁生胡胜娣邹祖玉王海梅
- 关键词:海马催产素纳洛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