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晏雯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帕金森
  • 6篇帕金森病
  • 4篇血管
  • 4篇自主神经
  • 4篇自主神经功能
  • 3篇血压
  • 3篇运动症状
  • 3篇症状
  • 3篇老年
  • 2篇心率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自主神...
  • 2篇眩晕
  • 2篇血管性认知障...
  • 2篇血压变异
  • 2篇血压变异性
  • 2篇压变异性
  • 2篇幽门螺
  • 2篇诊疗

机构

  • 16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16篇王晏雯
  • 10篇蔡苗
  • 9篇刘小利
  • 7篇李雅国
  • 6篇楼跃
  • 4篇乔松
  • 2篇樊丹君
  • 2篇施向凡
  • 2篇徐珊瑚
  • 1篇叶子青
  • 1篇吕远栋
  • 1篇陈进
  • 1篇舒勤奋
  • 1篇金煜
  • 1篇倪姣娜
  • 1篇郑超波
  • 1篇吴炯
  • 1篇李晨怡
  • 1篇李骏飞
  • 1篇王俊俊

传媒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老年病研...
  • 1篇2015年浙...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时血压变异性对脑白质疏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长时血压变异性(BPV)在脑白质疏松(L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高血压患者209例,每月随诊测血压1次,随访12个月,根据头颅MRI结果采用ARWMC评分法,比较LA组与非LA组以及LA组内不同程度白质疏松患者之间的长时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 LA组长时平均收缩压(135.8±20.1)mm Hg、平均舒张压(79.1±15.4)mm Hg、收缩压标准差(13.0±2.7)mm Hg、舒张压标准差(9.7±2.0)、收缩压变异系数(9.1±2.1)和舒张压变异系数(11.9±1.5),均高于非LA组的长时平均收缩压(125.4±17.1)mm Hg、平均舒张压(74.5±7.9)mm Hg、收缩压标准差(9.7±2.2)mm Hg、舒张压标准差(7.8±1.0)mm Hg、收缩压变异系数(7.0±1.9)和舒张压变异系数(10.5±1.3)(P<0.05)。不同LA程度患者之间比较,长时平均血压、血压标准差及血压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血压变异性增大可影响LA的发生。
王晏雯吴炯徐珊瑚刘扬李雅国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脑白质疏松血压
卒中风险评估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 探讨Framingham卒中风险评估与危险因素相关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浙江医院无明显卒中病史的患者184例,予以Framingham卒中风险评估(FSRP)分为低危组56例、中危组70例、高危组58例,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数字符号测验、连线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和言语流畅性测验评估各危险分层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语言能力等各方面认知功能.结果 随着卒中危险程度的增加,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的MoCA总分[分别为(7.2±4.6)分、(13.8±3.9)分、(29.6±12.7)分]、AVLT延迟回忆得分[分别为(8.2±1.6)分、(6.7±1.4)分、(5.9±1.5)分]和数字符号测验成绩[分别为(34.7±9.3)个、(32.6±16.4)个、(29.7±13.6)个]依次递减,连线测验B耗时[分别为(115.2±36.9)s、(147.6±44.8)s、(173.9±58.5)s]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RP与认知功能相关,其中与MoCA、延迟回忆、数字符号测验、连线测验B、数字广度倒背呈负相关(P<0.05),与TMT-B耗时数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是血管性认知减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血管危险因素中对认知损害最重要的四个因素.随着卒中风险增高,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认知功能的损害,其中延迟回忆和执行功能是两个主要受累的认知领域。
王晏雯蔡苗徐珊瑚金煜李雅国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黄芪-栀子”及单味药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黄芪-栀子药对及两种单味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黄芪-栀子药对组、黄芪组及栀子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症状、脑梗死面积、脑组织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黄芪-栀子药对组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评分及脑梗死面积;黄芪组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评分及脑梗死面积,但作用不及等剂量的黄芪-栀子药对组。栀子组可以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及的脑梗死面积,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药组作用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栀子药对组、黄芪组及栀子组均可明显降低NO、MDA、i NOS、NF-κB水平,升高SOD水平。结论:"黄芪-栀子"药对及两种单味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黄芪-栀子"药对的药效作用优于黄芪和栀子。
蔡苗王晏雯李骏飞李雅国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了解清除Hp治疗对PD患者运动症状波动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PD患者89例,据微量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感染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Hp组和非Hp组。非Hp组采用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片治疗,Hp组在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p根除治疗。采用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及"开关现象"的"开"、"关"期时间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用UPDRSⅣ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并发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UPDRS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Hp组治疗前后Hoehn-Yahr分级、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及"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组治疗前后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及"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以增加PD患者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对Hp感染的PD患者行Hp根除治疗可以改善其运动症状,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王晏雯乔松刘小利蔡苗李雅国
关键词:帕金森病幽门螺杆菌
代谢综合征对脑血流流速影响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非卒中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脑血流流速的影响。方法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及非代谢综合征对照各30名,以经颅多普勒测定其各脑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并进行腹围、血压及生化检查。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后循环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中,中心性肥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血糖升高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最显著,尤其以后循环明显。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颅内血管检查可以较早的发现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引起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
王晏雯施向凡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
不同运动亚型早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研究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期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P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根据不同运动症状可将PD分为不同亚型...
楼跃乔松王晏雯蔡苗庄丽英刘小利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眩晕诊疗系统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眩晕诊疗系统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诊治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浙江医院眩晕门诊收治的360例BPPV...
楼跃徐良国蔡苗王晏雯张思然刘小利
不同运动亚型早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背景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期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P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根据不同运动症状可将PD分为不同亚型,不同运动分型PD患者在发病因素、病理生理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然而,目前对于PD,尤其是早期PD的非运动症状研究较少。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运动亚型早期PD患者在认知功能、额叶功能、情绪和睡眠情况、自主神经功能等非运动症状方面的差别,探讨非运动症状与早期PD运动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浙江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116例早期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MDS-UPDRS)将其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PIGD)组及混合型(IT)组。比较三组早期P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MDS-UPDRS、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老年抑郁量表(GDS-30)、情感淡漠评定量表(MAE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自主神经量表(SCOPA-AUT)的评估结果。结果TD组、PIGD组、IT组分别为76例、32例、8例。三组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FAB、GDS-30、MAES、SCOPA-AUT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的非运动症状是PD的常见症状,在PD早期就可以出现,PIGD型和IT型的非运动症状较TD型严重,对早期PD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分型有助于在临床诊疗中更有效地评估PD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并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楼跃乔松王晏雯蔡苗庄丽英刘小利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在帕金森病不同运动亚型中的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24h心率变异指标以及24h动态血压的差别,探讨两种运动亚型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科收治的PD患者33名,应用MDS-UPDRS第三部分评估...
蔡苗乔松王晏雯楼跃刘小利
关键词:心率变异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帕金森病
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以卡马西平片,首日剂量400 mg,分2次口服;若效果不佳,1周后每日用药次数增加1次,每次200 mg,至疼痛停止,或者达到每日最大剂量800 mg。试验组加用白脉软膏,均匀涂擦患侧皮肤,每次1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时进行生存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对卡马西平片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8.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4周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时试验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4周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卡马西平片用量为(452±154)mg/d,对照组为(561±139)mg/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疗效优于单用卡马西平片,安全性好。
王晏雯刘小利舒勤奋李雅国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片视觉模拟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