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婧 作品数:13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海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STAT3和Cyclin D1在下咽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下咽鳞癌中STAT3和Cyclin D1的表达及与下咽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下咽鳞癌中STAT3和Cyclin D1表达,分析STAT3和Cyclin D1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TAT3和Cyclin D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7%和41.5%,两者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化疗不敏感患者中STAT3和Cyclin D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化疗敏感患者(均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和T分期患者中,STAT3和Cyclin D1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TAT3和Cyclin D1表达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2.2%和20.1%,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的54.6%和49.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TAT3和Cyclin D1表达是下咽鳞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STAT3和Cyclin D1表达与下咽鳞癌患者转移、化疗敏感性和预后有关,可以作为潜在的下咽鳞癌患者转移、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评估因子。 邢海杰 王明婧关键词:喉咽 STAT3 CYCLIN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Ⅰ及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70.18%和75.44%)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37.50%和25.00%,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GF-Ⅰ及IGF-ⅠR的高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赵玉林 王明婧关键词: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采用鼓室内注射较口服给药可提高疗效及改善免疫功能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明确不同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鼓室内注射)及对照组(口服),并采用相应的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听力恢复情况、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及治疗后1年累积复发率。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5例(45耳),对照组42(42耳)。两组患儿治疗后听力指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1%,41/45 vs 73.8%,31/42;χ~2=4.558,P=0.033)。治疗后两组患儿总CD3^+T、CD4^+T细胞及CD4^+T/CD8^+T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T细胞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儿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h2细胞因子IL-4、Th1细胞因子IFN-γ及IL-4/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76%,4/41 vs 29.03%,9/31;Log-rank χ~2=4.698,P=0.030)。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采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优于系统性给予糖皮质激素。 冯勇军 王明婧 吕梦颖 邓启华 吴湘明 曾春荣 吴智明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糖皮质激素 给药途径 MVP在口咽癌中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英文) 2012年 目的探讨MVP(主要穹窿蛋白)在口咽鳞癌中的表达及与口咽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73例口咽鳞癌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MVP表达,分析MVP表达与口咽鳞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VP在口咽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7.1%,MVP表达阳性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MVP表达阴性患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病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24.2%,MVP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和51.7%,差异有显著性(P<0.001),MVP表达与口咽癌病理分化,年龄,性别和T分期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MVP表达是口咽鳞癌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MVP在口咽鳞癌中表达水平较高,MVP表达阳性口咽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升高,MVP表达可以作为口咽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邢海杰 孙春旭 卜平风 王明婧关键词:口咽 肿瘤 MVP 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结合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结合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患者采用川芎嗪治疗,观察组57例患者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结合川芎嗪治疗,比较2组病症消失情况、听力改善情况、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听力均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低切、全血高切、全浆黏度、纤维蛋白原、RBC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听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耳鸣消失率、眩晕消失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结合川芎嗪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冯勇军 王明婧 吴湘明关键词:川芎嗪 突发性耳聋 鼻雾型过敏原阻隔剂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鼻雾型过敏原阻隔剂联合抗组胺药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中重度AR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鼻雾型过敏原阻隔剂治疗。于治疗1、2、4周后比较2组患儿鼻部症状及体征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鼻部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均P<0.01),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鼻部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4.8%,P>0.05)。结论:鼻雾型过敏原阻隔剂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儿童AR疗效显著,可安全、快速地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吴湘明 冯勇军 曾春荣 王明婧关键词:儿童 盐酸氮卓斯汀 miRNA-223与IgE在小鼠鼻腔息肉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索miRNA-223与IgE在小鼠鼻腔息肉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与意义。方法 qPCR检测miR-223和IgE的差异表达;食物藏球实验检测的嗅觉能力;HE染色检测鼻粘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鼻粘膜组织中MPO和OMP的表达;ELISA检测鼻腔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鼻粘膜组织中IgE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223和IgE在鼻息肉患者和鼻息肉小鼠鼻粘膜组织中表达上调(均P<0.001),miR-223inhibitor能抑制miR-223和IgE的表达(均P<0.05);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出现明显的嗅觉障碍、鼻腔中有息肉形成以及MPO+细胞增加和OMP+细胞减少,鼻腔灌洗液中IgE、TNF-α、IL-6的含量增加和鼻粘膜组织中IgE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与LPS组相比,miR-223inhibitor组小鼠的嗅觉障碍缓解、鼻腔粘膜息肉数量减少以及MPO+细胞减少和OMP+细胞增加,鼻腔灌洗液中IgE、TNF-α、IL-6的含量较少和鼻粘膜组织中IgE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 miR-223和IgE在鼻息肉中高表达,且低表达miR-223能显著降低IgE的表达。 邓启华 牟忠林 汪奕龙 冯勇军 王明婧 林丽英 李泽濛 卢大松关键词:IGE 鼻息肉 老年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or without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行鼻内镜治疗的老年CRSwNP患者126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2例)和未复发组(74例),对可能影响其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CRSwNP患者鼻内镜术后1年复发率为41.3%。单因素分析:支气管哮喘史、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Lund-Mackay评分、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术后坚持综合治疗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Lund-Mackay评分、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是老年CRSwNP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坚持综合治疗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老年CRSwNP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应针对相应影响因素给予积极干预,以减少术后复发。 吴湘明 冯勇军 曾春荣 王明婧关键词:鼻窦炎 鼻息肉 内窥镜检查 复发 鼻咽黏膜下型癌临床及病理特点-附9例报告 2011年 目的探讨鼻咽黏膜下型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临床确诊鼻咽黏膜下型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6例患者颈部Ⅱ区淋巴结转移,3例颅底骨质破坏。平均每例活检次数1.1次,平均每例活检标本3.4块。病理分型:鳞状细胞癌中分化2例,低分化2例;未分化癌5例。镜下病理见鼻咽黏膜表层结构完整,癌组织呈孤立、灶状分布。结论鼻咽黏膜下型癌病理分化较差,侵袭性生长,癌变呈灶状分布,多位点、多层次活检有利于提高活检成功率。 邢海杰 王明婧关键词:鼻咽 活组织检查 病理 黏膜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Th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亚群及其相关因子(IL-12、IL-2、INF-γ)水平变化。方法选取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观察组)、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4、IL-27、INF-γ、CRP、ESR、TNF-α水平,计算Th1/Th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27、INF-γ水平及Th1/Th2降低,而IL-4、CRP、TNF-α水平及ESR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IL-27、INF-γ水平降低,IL-4水平上升,Th1/Th2值下降,此变化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有关。 冯勇军 王明婧 曾春荣 吴湘明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辅助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27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