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体育
  • 6篇高校
  • 4篇体育教育
  • 4篇教育
  • 3篇大学生
  • 3篇高校体育
  • 2篇形体美
  • 2篇学生体质
  • 2篇体育课
  • 2篇体育课程
  • 2篇体质
  • 2篇女大学生
  • 2篇课程
  • 2篇骨密度
  • 1篇大学生体质
  • 1篇锻炼形式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行政部门
  • 1篇学生体质健康

机构

  • 11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王敏敏
  • 6篇陈宏佑
  • 4篇高文倩
  • 2篇鲍跃群
  • 2篇凌明德
  • 2篇刘建业
  • 2篇朱柏宁
  • 1篇杨建萍
  • 1篇卢伟华
  • 1篇贾峰
  • 1篇缪伟良
  • 1篇叶宇
  • 1篇姜丽萍
  • 1篇李丽丽

传媒

  • 4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第二届中国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体育科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技文献...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美运动训练方法比较
1999年
王敏敏刘建业凌明德
关键词:运动训练方法计算训练法
上海高校开展形体健美课的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王敏敏陈宏佑刘建业
关键词:健美运动形体美上海高校锻炼形式体育课程设置体育经费
中、日青少年骨密度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通过对中、日青少年骨密度的共同研究 ,在测定从初中到大学各年龄段骨密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骨密度与形态及运动、饮食习惯的关系。研究表明 ,我国青少年的骨密度略高于日本 ,中、日青少年的骨密度在 18岁以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女青少年的骨量峰值早于男青少年出现。身体形态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较低。运动与饮食习惯对于青少年的骨密度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日本相比 ,我国青少年的饮食与运动习惯有待提高。
高文倩卢伟华叶宇王敏敏陈宏佑
关键词:青少年骨密度身体形态
大学生最大摄氧量间接测试法的研究与分析
最大摄氧量是衡量有氧代谢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本研究采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功率自行车定量负荷试验,测试同济大学大学生最大摄氧量,并研究最大摄氧量与体质的关系。目的是了解同济大学大学生有氧耐力素质水平,为大学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参...
朱柏宁高文倩陈宏佑王敏敏鲍跃群
关键词:最大摄氧量负荷试验高校体育
文献传递
风险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课程研究
2021年
体育的运动强度、难度和对抗性的特点使我们身心受益的同时又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潜在风险。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以降低校园体育风险为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将风险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高校体育课程各风险源中的因素,从防范与治理的角度为现有课程管理提出参考建议。
高文倩贾峰王敏敏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体育风险风险管理
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发展状况之研究
1997年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研究证实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质和身体素质是逐渐发展和提高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群体体质水平的发展,会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身体素质是衡量一个人体质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身体素质的后天可塑性较大,故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等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上海大学生体质发展状况究竟如何?
凌明德缪伟良王敏敏
关键词:女大学生大学生体质男大学生肺活量50米跑800米跑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定研究及与骨密度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采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析了同济大学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促进大学体育、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提供了参考。
王敏敏陈宏佑朱柏宁高文倩鲍跃群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生体质体质测定
文献传递
大卖场建筑防火设计初探
目前,国际上形象地将大型建筑物分为纵向“shy scraper”和横向“ground scraper”。我国现行的《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对高层建筑防火有明确的规定,而对占地面积大的大卖场还没有专项规定来指导设计。本文在...
王敏敏
文献传递
体育教育中学生形体美的培养方法被引量:2
1998年
21世纪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美的形体越加显得重要。以前学校体育中忽视了形体美的教育,因此很多学生形体欠佳,绿豆芽型、肥胖型大有人在,“站无站相、坐无坐相、走无走相”者屡见不鲜。因此,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等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中形体美的培养,通过系统、科学的体育教学与锻炼,使学生不仅掌握系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美的形体和良好的精神文明素质。笔者针对构成形体美的三大要素——体格、体态。
王敏敏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校形体美
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在查阅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针对当前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采用了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 (theSelf-ReportSymptomInventort,StmptomCheck -list90 ,SCL - 90 ) ,对同济大学 2 0 0 0级女生 137人 (年龄 18~ 19岁 )进行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试。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综合评价、心理健康问题程度的偏向、阳性症状的范围、程度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 10大因子的分布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结合高校体育教育 ,在管理、教学方法、教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王敏敏陈宏佑李丽丽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体育教育阳性症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