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勇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肺癌
  • 2篇DNA损伤
  • 1篇修复基因
  • 1篇预后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核抗原
  • 1篇生物标记
  • 1篇生物标记物
  • 1篇顺铂
  • 1篇肿瘤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细胞增殖核抗...
  • 1篇酶表达
  • 1篇抗原
  • 1篇基因
  • 1篇核抗原
  • 1篇肺癌细胞
  • 1篇肺癌预后
  • 1篇癌细胞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周宜开
  • 3篇王志勇
  • 3篇郝巧玲
  • 2篇张霞
  • 2篇吕斌
  • 2篇周晟
  • 1篇张晋
  • 1篇任恕
  • 1篇吴晓明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顺铂对A549细胞DNA损伤修复生物标记物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顺铂对肺癌A5 49细胞中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 2 (ERCC2 )蛋白、尿嘧啶DNA糖基化酶 (UDG)、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在肺癌和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彗星试验、RT PCR和蛋白印记法研究 3种生物标记物在顺铂处理和未处理A5 49细胞之间的表达水平。分为染毒前、染毒 12h、染毒 2 4h、停止染毒 12h、停止染毒 2 4h 5个不同时间段组 ,每组细胞数均为 1× 10 6个 /ml。结果 在低浓度顺铂 (IC2 0 剂量 )作用下 ,染毒 2 4h内DNA损伤程度的变化与作用时间成正比 ,染毒 12h、2 4h尾相 (单位 :mm)分别为 5 0 2± 0 6 8和 7 2 2± 0 5 3,与阴性对照的尾相2 73± 0 2 9比较有明显差异。停止染毒 2 4h尾相为 3 6 4± 0 70 ,与阴性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ERCC2、UDG和PCNA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在细胞染毒后均明显升高 ,染毒 2 4h后mRNA水平分别为 0 71± 0 0 8、0 74± 0 0 6和 0 82± 0 0 9,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 (分别为 0 2 8± 0 0 5、0 31± 0 0 5和 0 37± 0 0 6 ) ;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为 4 37± 0 5 7、5 47± 0 46和 2 2 1± 0 47,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分别为 2 2 1± 0 47、2 5 4± 0 38和 3 2 1± 0 47)。停止染毒后 3种酶的mRNA分别为 0 31±
王志勇周晟吕斌张霞郝巧玲周宜开
关键词:A549细胞DNA损伤顺铂细胞增殖核抗原
苯并(a)芘对肺癌细胞DNA损伤及修复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苯并 (a)芘 (BaP)对肺癌细胞DNA损伤及核酸切除修复 (NER)基因———着色性干皮病B、C、G基因 (XPB、XPC、XPG)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1 (ERCC1 )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噻唑蓝(MTT)法检测BaP对细胞的毒作用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情况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BaP(0 .62 5~ 2 0 .0 0 0 μmol/L)处理肺癌A549细胞 2 4h ,细胞生存力从 95.0 %降至 70 .0 %。1 0 μmol/LBaP处理 1 2、2 4h ,细胞生存力分别降至 87.0 %、73.0 % ,DNA损伤逐渐加重 ;BaP染毒2 4h后孵育 1 2h ,细胞生存力降至 59.0 % ,DNA损伤最严重 ;继续孵育至 2 4h ,细胞生存力恢复至 71 .0 % ,DNA损伤逐渐修复。BaP处理引起XPB和XPC基因表达升高 ,在染毒 2 4h和染毒后 1 2h达峰值 ,分别为基底水平的 4.5和 1 1 .2倍 ,随后逐渐下降 ;XPG和ERCC1基因在染毒期间表达下降 ,染毒结束后逐渐恢复。结论 BaP导致肺癌A549细胞DNA损伤 。
吴晓明周宜开王志勇郝巧玲任恕
关键词:DNA损伤苯并(A)芘RT-PCRDNA修复
DNA切除修复酶的表达及与肺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DNA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 2 (ERCC2 )蛋白、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不同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测ERCC2、UDG、PCNA在良性病变、癌周组织、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Ridit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癌周组织ERCC2、UDG、PCNA表达与良性病变组织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值均<0 0 5 ) ,其中ERCC2、UDG表达低于后者 ,PCNA表达高于后者 (P <0 0 0 1) ;但癌周组织中UDG的差异未达显著界值 (P >0 0 5 )。肿瘤组织与癌周组织相比 ,ERCC2、UDG、PC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年龄、吸烟、肺癌组织分型、肿瘤转移对ERCC2、UDG、PC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P值均 >0 0 5 ) ,但UDG在低分化癌和肿瘤 >3cm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PCNA则相反 (P <0 0 5 )。结论 UDG、PCNA的表达水平与肺癌分化、大小有关 ,可作为肺癌预后的指标。
吕斌张霞张晋王志勇郝巧玲周晟周宜开
关键词:DNA酶表达肺癌ERCC2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