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家瑞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烧伤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活率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生长因...
  • 2篇背部
  • 2篇存活
  • 2篇存活率
  • 1篇电烧伤
  • 1篇电损伤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亚甲基二磷酸...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贵港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王家瑞
  • 5篇刘达恩
  • 5篇农庆文
  • 3篇梁坤兰
  • 2篇张奇
  • 2篇朱绍般
  • 2篇李开通
  • 1篇欧斌贤
  • 1篇覃伟武
  • 1篇张莉
  • 1篇李顺堂
  • 1篇王润秀
  • 1篇牛占国
  • 1篇周宁
  • 1篇李德绘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1篇蛇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存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1.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血管生成的作用及皮瓣存活率的影响。 2.比较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皮瓣血管生成及提高皮瓣存活率的生物活性。 方法 取健康标准成年S-D大鼠30只(广西医...
王家瑞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
文献传递
^(99m)Tc-MDP对肢体高压电损伤的诊断价值
2009年
目的研究应用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评估高压电烧伤患者肢体受损程度。方法46例肢体高压电烧伤患者,分别于术前进行99mTc-MDP显影、彩色多普勒检测,术中观察组织大体改变,出现血管栓塞或组织坏死者予以切除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轻度损伤肢体血池相及血流相均显示局部放射性浓聚,重度损伤肢体远端影像暗淡,近端影像明显增强,毁损性电击伤肢体血流灌注中断,各种组织均不显影,与未受损影像界限清晰,与彩色多普勒检测、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符。结论99mTc-MDP三相动态显像可直观显示深度电烧伤后局部血供及组织受损情况,是判断电烧伤患者组织损伤情况的理想方法。
刘达恩覃伟武牛占国农庆文王家瑞张莉朱绍般
关键词:电烧伤
微型皮加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创面处理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环节。尽快清除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封闭创面,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防止创面感染及其导致的MODS,是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关键。2006年6月-2011年5月,3家笔者单位应用微型皮移植加表面覆盖异种ADM修复3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效果较好。
刘达恩朱绍般农庆文周宁李德绘王家瑞欧斌贤王润秀
关键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大面积深度烧伤深度烧伤创面机体内环境
水蛭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水蛭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凋亡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SFb取4~7代细胞实验。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水蛭(0 ml、0.25 ml、1.00 ml)对HSFb、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水蛭素对HSFb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免疫组化实验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均表明:水蛭素能增加Bax表达,抑制Bcl-2表达,和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浓度水蛭素对HSFb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张奇刘达恩王家瑞农庆文李开通梁坤兰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水蛭素成纤维细胞BAXBCL-2
糖尿病合并痛风结节感染创面修复1例被引量:2
2010年
王家瑞刘达恩农庆文梁坤兰张奇
关键词:糖尿病痛风痛风结节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存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血管生成的作用及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8.0cm×2.0cm动物模型,直接皮下注射50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溶液,术后7天观察皮瓣颜色、质地、毛细血管回流、坏死范围、切割皮瓣出血情况;计算皮瓣的存活面积;免疫组化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计算毛细血管平均密度。通过自身前后对照、与生理盐水组对照,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肝细胞生长因子组皮瓣的存活率81.45%±2.74%,与对照组的42.82%±7.03%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毛细血管数分别为12.70±1.35、12.31±1.22,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毛细血管数分别为39.67±4.83、21.50±1.87,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后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实验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王家瑞刘达恩农庆文梁坤兰李顺堂李开通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