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线疝(附46例报告)被引量:5
- 1997年
- 白线疝(附46例报告)王利会宁莫凡(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管内分泌外科西安710033)关键词腹白线疝中图号R656.33白线疝发生于腹中线的白线上,亦称腹中线疝.因脐上白线较宽,故多见于上腹部,又称上腹疝.我院1956~1995年共收治白线疝46例...
- 王利会宁莫凡
- 关键词:腹白线疝病例报告
- 二尖瓣成形术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总结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经验。方法21例冠心病合并IMR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同时行MVP,其中交界环缩4例、人工瓣环成形术7例、双孔成形术5例、腱索修复术3例、双孔成形术+交界环缩术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其余痊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13例、Ⅱ级5例、Ⅲ级1例。术中及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和左房内径均较前缩小(P均<0.05)。结论中度反流以上的IMR应进行积极MVP手术治疗,MVP术式的选择取决于瓣膜病理改变和心功能状态。
- 齐贺文王利会高海涛
- 关键词:二尖瓣闭锁不全心肌缺血二尖瓣成形术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 闫醒军边忠平王静何延政齐贺文高海涛王利会魏润
-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体内蛋白质、脂质、核酸与葡萄糖或其他还原单糖非酶反应生成的稳定的共价化合物,它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白细胞粘附、增加血小板聚集和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 关键词: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细胞生物学
- 术前反复室颤频繁电除颤患者行冠脉搭桥术1例麻醉处理
- 2015年
- 1病历简介
患者,女,49岁,52kg。因反复胸闷、胸痛4d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史14年,曾进行不正规治疗。入院意识清醒,查体合作,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2次/min,律齐。急诊冠脉造影示右冠90%弥漫性狭窄,左主干40%~50%狭窄,前降支近端70%~80%狭窄,回旋支90%~95%弥漫狭窄,为严重多支病变。入院后行抗凝、扩冠、营养心肌等内科治疗,仍反复心绞痛发作。入院第2d凌晨突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给予强心、利尿、平喘等治疗后左心衰纠正,生命体征平稳。入院第7d突发室颤,
- 杨莉徐凯智靳彦涛李宇虹边忠平王利会
- 关键词:室颤电除颤麻醉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分析(附11例报告)
- 2002年
- 1目的 总结探讨 1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 OPCAB)的经验。2方法 2 0 0 1年 6~ 12月对 11例冠心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方法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 3结果 共搭桥 35支 ,平均 3.17支 /例。其中左乳内动脉桥 8支 ,大隐静脉桥 2 7支。6例患者 ( 5 4.5 % )未输血 ,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4结论 非体外循环搭桥术克服了体外循环搭桥术 ( CABG)的诸多缺点和弊端 ,手术简化、时间缩短、适应证扩大、并发症明显减少。
- 边忠平杜绍琴王利会余永昌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附14例报告)
- 2002年
- 杜绍琴袁茂昆边忠平王利会余永昌刘晓林
-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手术
- 不同溶栓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及D-D、NT-proBNP的影响
- 2021年
- 探究不同溶栓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及D-D、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第一组,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组(MW组);第二组,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联合尿酸酶组(MWU组),每组患者42例。MW组和MWU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差异。通过分析MW组和MWU组患者凝血功能、治疗效果、D-D、NT-proBNP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来探究不同溶栓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及D-D、NT-proBNP的影响。结果:治疗后,MW组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25人,无显著治疗效果17人,MWU组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36人,无显著治疗效果6人,MW组和MWU组相比较,MWU组治疗情况显著比MW组高(p<0.05)。由表可知,MW组患者INR、PLT、FIB指标分别为2.15±0.64、198.34±46.25、3.21±0.89,MWU组患者指标分别为2.34±0.59、202.39±51.02、3.25±0.76,MW组和MWU组相比较,MWU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MW组无可比性(p>0.05)。由结果可知,MW组患者D-D、NT-proBNP含量分别为1.67±0.46、409.85±63.21,MWU组患者指标分别为1.19±0.24、483.54±80.17,MW组和MWU组相比较,MWU组患者D-D、NT-proBNP含量显著比MW组低(p<0.05)。结论:华法林、低分子肝素联合尿酸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NT-proBNP、D-D的含量。
- 闫醒军张琦王利会高海涛魏润生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NT-PROBNP
- 地奥司明辅助PMT治疗DVT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究地奥司明辅助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深静脉血栓患者96例,按奇偶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PMT组使用PMT治疗深静脉血栓;DP组使用地奥司明辅助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肢体周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DP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PMT组(P<0.05);DP组患者肢体周径显著小于PMT组(P<0.05);D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MT组(P<0.05)。结论地奥司明辅助PMT治疗深静脉血栓与单一PMT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闫醒军张琦王利会高海涛魏润生
- 关键词:地奥司明PMT预后DVT
- 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24
- 2008年
- 目的:研究骨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病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将所有2002年12月至2006年8月骨科住院术后或须卧床7d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30例,围手术期或卧床期间使用低分子肝素0.4mL每12h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412例,无任何预防措施,2组均于绝对卧床或术后7d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组DVT总发生率8.7%,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率21.8%,合并下肢严重软组织挫伤发生率19.3%,股、腘静脉血栓发生率5.3%,对照组DVT总发生率22.7%,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率48.3%,合并下肢严重软组织挫伤发生率39.8%,股、腘静脉血栓发生率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症状性DVT发生率11.2%,症状性肺栓塞11例,死亡2例。治疗组未发现明显出血增多等不良反应。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王利会边忠平高海涛王经纬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下肢骨科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外周动脉疾病治疗方案选择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为依据制定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治疗方案的可靠性。方法:对38例PAOD患者的MDCTA检查资料和其中20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血管外科专家采用盲法分别根据MDCTA和DSA诊断结果为主要依据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对病变血管段制定出治疗方案。结果:通过CTA和DSA两种检查方法共评价了402段血管,两种方法选择的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P=0.493。结论:MDCTA大范围血管成像是准确、无创的检查技术,以MDCTA发现为主要依据制定治疗方案是非常准确的。
- 郝国祥刘海霞孙静华付英杰王利会
- 关键词:周围血管病动脉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