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宜
- 作品数:83 被引量:589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实困境与远景思考被引量:7
- 2008年
- 作为一种新型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在开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为了保证这一评价制度的顺利进行,我们应将评价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不断完善评价内容,使评价更科学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此外,也要处理好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录取二者的关系,认真做好这项评价工作,使评价结果成为未来高校多元录取的参考依据。
- 王伟宜马斌
- 制度主义的公平观:一种“统合公平”被引量:5
- 2006年
- 文章在分析了起点公平、规则(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缺陷后,对几种公平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制度主义的统合公平观。统合公平观认为,公平应在基于非歧视的规则约束下,来保障过程公平,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去调整结果失衡和缩小起点差异,从而使社会分配收敛于结果公平。
- 顾自安王伟宜
- 关键词:制度主义公平观
- 我国社会分层与高校分层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我国社会分层与高校分层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高阶层子女更多地就读于层次较高的高校,而低阶层子女大多就读于层次较低的院校。我们应通过各种制度性安排,尽量弱化这种关系,改善各阶层子女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状况。
- 王伟宜
- 关键词:社会分层
- 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应实现良性互动被引量:5
- 2011年
- 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在目标及内容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缓解这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高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及学业评价,做好育人工作,为高考选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考也要在报名社会化、命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改革,以便为高中课程改革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 王伟宜
- 关键词:高中课程改革高考良性互动
-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政策的国际演进——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 2024年
- 全球高等教育正加速迈向普及化,这一趋势为各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带来新的挑战。立足可持续发展视角,对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较成熟的先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比大众化时期,普及化阶段的各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在政策目标、价值导向、公平原则、参与主体、招生政策、资助政策以及策略手段上均有相似的转型趋势,但在具体路径的选择上各国则根据本国实际发展和人民需求做出多样化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多年来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着较高程度的契合,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但在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稳定性、保障资金的分配公平、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的个性化与精细化、推动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公平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在普及化阶段的可持续演进。
- 王志丰王伟宜
- 关键词:高等教育普及化可持续发展
- 从消费、投资角度谈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 2004年
-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原则出发,在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基础上,认为高等教育规模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背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进而提出促使高等教育规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相应对策。
- 王伟宜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
- 我国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演进、特征与启示被引量:1
- 2022年
- 我国教师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一百多年来,教师教育体系经历了由独立封闭逐步转向灵活开放,具体划分为教师教育独立封闭体系形成、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开始形成、初步形成和基本形成四个时期。该体系的形成表现出从效仿外国经验到自寻中国特色的演变路径、从满足数量需求到保障质量要求的演变价值取向、自主生成和外力推动相结合的演变逻辑。基于其演变的历史和经验进行理性分析,在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要合理借鉴他国经验,积极回应时代需求,着力回归本体价值,构建开放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 魏雅婷王伟宜
- 关键词:教师教育体系历史演进演进特征
- 从学校到职场:场域视角下女大学生地位落差的机制分析
- 2025年
- 高等教育空间赋予当代中国女性更为平等的竞争环境、主体形象乃至自我意识,但女大学生的教育成功经历和体验在拓展到职业领域时仍面临重重障碍。从场域视角对女大学生教育与就业境遇进行比照后发现,教育场域和职业场域分别有其自主性和规定性。受到制度规则、筛选方式、角色定位、社会支持和再生产结构等多重机制影响,女大学生在学校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并不总能顺利转化为职场优势。基于场域间资本具有转化性,通过全面实施性别平等的职业保障政策、培育性别平等的职场文化与社会意识、强化女大学生的职业性社会支持、提升教育场域与职业场域的整合度等,有助于将教育场域中的性别平等经验借鉴至职业场域,提升两性社会层面的平等程度。
- 王伟宜谭敏
- 关键词:女大学生性别差异教育场域
- 家庭背景影响子女就读高中类型的实证调查研究
- 2021年
- 文章基于对4717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就读高中类型的差异.结果显示:家庭职业阶层、父母受教育水平、收入、城乡居住地对子女获得优势高中的就读机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各种家庭背景变量发挥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这两种家庭背景变量对子女就读私立高中的机会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方向不同,前者发挥的是正向促进作用,后者则是负向作用;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入读优势高中机会发挥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家庭背景因素.这提示职业阶层位置较低但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家庭,可充分运用这种优势促使子女获取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实现下层精英的向上流动.
- 王伟宜杨倩
- 关键词:家庭背景实证调查
- 新时代高校招生政策的公平性分析
- 2024年
- 以“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差异性公平”三种公平类型,构建了新时代高校招生政策的公平性分析框架。高考报名政策、学生资助政策和高校招生程序体现平等性公平;中西部振兴计划、专项招生计划和高考加分政策保障补偿性公平;高考选科改革、拔尖人才选拔和投档录取模式改革指向差异性公平。通过分析这些改革举措的公平成效,审思了当前高校招生政策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寻未来提升高校招生政策公平性的实践路向。
- 王伟宜温军英
- 关键词:高校招生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