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建华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压裂
  • 2篇油藏
  • 2篇射流破岩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破岩
  • 1篇导流能力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液氮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在线检测
  • 1篇在线检测仪
  • 1篇增注
  • 1篇真三轴
  • 1篇射流
  • 1篇受力
  • 1篇受力分析
  • 1篇水井
  • 1篇水力裂缝

机构

  • 4篇江苏油田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8篇熊建华
  • 2篇黄中伟
  • 2篇周方喜
  • 2篇李根生
  • 2篇李立峰
  • 2篇武晓光
  • 2篇陈刚
  • 1篇陶剑清
  • 1篇冯恩山
  • 1篇朱苏青
  • 1篇贺永军
  • 1篇王明才
  • 1篇张军
  • 1篇裘井岗
  • 1篇徐强
  • 1篇刘建国

传媒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2010年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5
  • 3篇2010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液氮射流破岩及压裂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液氮低温致裂效果显著,在非常规及深部油气储层改造及钻井提速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为常规水基工作液所带来的耗水量大、储层伤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液氮在钻井和压裂中应用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液氮井筒流动传热规律、管材低温力学特性、岩石低温致裂特性、液氮射流破岩特征和液氮压裂造缝机理五大方面,综述了液氮辅助破岩和压裂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剖析了技术的主要难点和瓶颈,为后续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提出了建议。本文可为形成非常规油气储层钻井提速和储层高效改造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黄中伟武晓光谢紫霄熊建华杨睿月张世昆张宏源邹文超
关键词:钻井压裂液氮射流破岩
电动机输出扭矩在线检测仪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如何准确测试游梁式抽油机井的地面机械效率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无法现场在线测试电动机效率。通过电动机扭矩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可动态测量出电动机输出扭矩和转速,方便地计算出电动机输出功率,包括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如果同步测量电动机输入功率,可方便计算电动机的机械效率,从而解决了测试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时无法准确测试地面效率的问题。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分析和研究抽油机井系统各节点的能耗情况、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准确评价电动机寿命和电动机效率提供了重要手段。
熊建华王明才冯恩山徐强
关键词:抽油机井
水平井开发油藏水淹程度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利用动态资料定量评价水平井开发油藏水淹程度,运用两相渗流理论推导了包含水淹程度的函数关系,确定了计算水淹程度的思路,结合图解法提出了利用动态资料确定水淹程度的定量方法,并与数模结果、生产动态数据对比,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计算了江苏油田100余口水平井的水淹程度,将其分为整体水淹、局部水淹与点状水淹3种模式;针对低效水平井,依据水淹模式制定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其中整体水淹水平井以提液为主,其他水平井以调补层与卡堵水为主。通过分类治理单井增油超过500 t。
李立峰周方喜熊建华陈刚
关键词:高含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水淹程度
KYLM-116液力锚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在有杆泵系统中,经常采用油管锚定来改善工况,通过在管式泵的上方安装泄油器来改善油井施工作业时的工作环境。为了简化作业管柱,提高工作效率,开发了适用于江苏油田的KYLM-116液力锚。该工具集油管锚定和泄油器于一体,工作稳定性好,简化了作业管柱,使用在机抽井中,油井正常生产时可锚定井下抽油管柱,有效减少井下管柱弯曲而产生的管杆偏磨,减少冲程损失,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经过442井次的下井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熊建华裘井岗朱苏青
关键词:泄油
不同受力条件下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确定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随因素的变化特征,文中通过受力分析和量纲变换,推导了表征底水脊进动力与阻力比值的表达式,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受力条件下见水时间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受力阶段,见水时间随影响因素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与黏性力主导阶段相比,黏性力与重力共同作用阶段内的见水时间对影响因素变化的敏感性更强,产生的改变程度更大,如产量降低5倍,见水时间延长可达14倍,油层厚度增大5倍,见水时间延长可达70倍。此结论有助于在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中,通过合理优化参数充分利用重力作用,以获得更长的无水采油期,改善开发效果。
李立峰周方喜熊建华陈刚
关键词:底水油藏水平井受力分析见水时间影响因素
注水井纳米降压增注工艺的应用与认识被引量:10
2010年
针对低渗、特低渗油藏注水井注水困难的问题,选用经化学改性、表面含有可与硅羟基结合的有机官能团的纳米聚硅材料,通过室内工艺评价及现场工艺应用,取得了单井视吸水指数平均增加593.37%、增注2359.3m3的良好降压增注效果。
熊建华李庆彤陶剑清贺永军张军刘建国
关键词:注水井纳米降压增注
天然裂缝对干热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被引量:12
2022年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低碳环保、稳定高效等特点,水力压裂技术是有效开发干热岩地热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高温花岗岩水力压裂时天然裂缝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未进行广泛地研究,对其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的认识尚不清楚。为此,以常见的干热岩类型(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时高温下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探究两种类型花岗岩在不同温度下的裂缝扩展特征及导流能力,揭示了干热岩水力裂缝在天然裂缝影响下的扩展规律,评价了压后裂缝的导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花岗岩温度的上升,其起裂压力降低,裂缝面迂曲度提高,水力裂缝扩展路径更加随机;②不同温度下花岗岩压裂后裂缝的导流能力不同,随着花岗岩温度的上升,水力裂缝的导流能力也随之提高;③相同条件下,裂缝型花岗岩起裂压力低于致密型花岗岩的起裂压力,且压裂后裂缝型花岗岩的裂缝导流能力显著高于致密型花岗岩的裂缝导流能力。结论认为,寻找天然裂缝发育的干热岩储层是高效开发利用地热能的关键地质因素,实验结果对指导干热岩储层水力压裂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助于我国地热资源的有效开发。
谢紫霄黄中伟熊建华武晓光李根生邹文超龙腾达
关键词:干热岩水力裂缝起裂压力裂缝导流能力
同轴旋转双射流结构与特性实验研究
提出利用锥形喷嘴内孔和螺旋加旋外流道形成同轴旋转双射流。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双射流流动基本方程和喷嘴结构设计模型,得出了双射流旋流强度的计算公式,开展了双射流流动结构的PIV测试和双射流冲击岩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双...
熊建华李根生马东军宋剑廖华林牛继磊
关键词:射流破岩PIV测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