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国盛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肺癌
  • 3篇外科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重建
  • 2篇人造血
  • 2篇人造血管
  • 2篇食管
  • 2篇手术
  • 2篇中央型
  • 2篇中央型肺癌
  • 2篇外科治疗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教学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重建
  • 2篇肺移植
  • 1篇单侧
  • 1篇单侧毁损肺
  • 1篇单肺

机构

  • 8篇昆明医学院第...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5篇熊国盛
  • 10篇尹小川
  • 10篇洪志鹏
  • 7篇太祥
  • 3篇段晋
  • 3篇杨林珠
  • 3篇黄韬
  • 3篇赵炜
  • 3篇张璟
  • 3篇黄韬
  • 2篇雷常成
  • 2篇赵炜
  • 2篇李丽银
  • 2篇周华
  • 2篇孙红文
  • 1篇余庆鹤
  • 1篇张璟
  • 1篇晋德光
  • 1篇李经辉
  • 1篇陈小波

传媒

  • 4篇中华肺部疾病...
  • 2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癌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大量证据显示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正常的免疫系统在机体抗肿瘤的免疫监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中T细胞及其亚群起了重要作用,当T细胞亚群在数量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时,就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出现一些病理现象。现就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熊国盛洪志鹏
关键词:肺癌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应答
保护性有氧肺膨胀与移植肺保护形态学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过度肺膨胀对供体肺脏保护的有害影响及肺移植中的保护性肺膨胀。方法杂种犬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肺过度膨胀动物模型。监测体循环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实验组过度肺膨胀,对照组正常肺膨胀均为6h。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①实验组体循环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实验组过度膨胀性肺损伤的程度明显大于正常肺膨胀的对照组。结论①超出呼吸生理极限的肺过度膨胀可导致不可逆性肺损伤;②灌注期间应保持供肺的充分膨胀,但不宜过度膨胀,以防止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到不可逆性损伤;③供肺保存过程中应处于保护性肺膨胀状态,即正常膨胀的状态更加符合生理。
洪文娟黄韬洪志鹏张璟尹小川太祥熊国盛赵炜杨学庆晋德光
关键词:肺移植肺保护肺保存
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我院5年制临床专业及全科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实验组实施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比对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总体对教学模式较为满意。结论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好,满意度较高。
熊国盛黄韬赵云平陈小波尹小川张璟陈满军李丽银
关键词:临床教学胸外科临床思维
单切口非胸腔镜辅助NUSS微创矫形术治疗漏斗胸
2015年
目的探索总结单切口、无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纠治漏斗胸的经验。方法2007年9月-2014年12月,采用改良Nuss手术纠治186例漏斗胸患者,年龄(3.0~16.0)岁,平均年龄8.1岁。137例畸形为对称型,49例为非对称型。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2min,平均失血量少于10ml。13例少量气胸,14例少量胸腔积液,7例切口延迟愈合。术后平均住院4.5d,所有患者均未输血,胸廓畸形矫正满意。矫形效果149例优良,31例良好,6例一般。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6)月,均无不适,活动量与正常的儿童相同,钢板无移位,无伤害事件发生。结论单切口、无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效果好。
孙红文周华杨林珠雷常成尹小川太祥熊国盛洪志鹏
关键词:NUSS手术漏斗胸
术中胃镜定位食管微小间质瘤切除5例被引量:3
2011年
食管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in esophagus, GIST)较为午虬,是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食管未定向分化的间质细胞。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
尹小川洪志鹏太祥黄韬孙红文熊国盛赵炜
关键词:食管间质瘤ESOPHAGUS胃镜间叶源性肿瘤定向分化
单、双颅骨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1例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分析颅骨钻孔数量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的影响。方法20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单、双颅骨钻孔分为两组,以是否须再次手术为标准,比较两者间疗效的差异。结果颅骨钻孔数量不影响治疗效果。结论该部位血肿的手术治疗颅骨钻单孔即可。
孙涛李智高李经辉熊国盛
关键词:颅骨钻孔慢性硬膜下血肿再次手术
人造血管肺动脉重建术治疗肺动脉主干受侵犯的中央型肺癌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肺动脉重建术治疗肺动脉主干受侵犯的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于2001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肺动脉主干受侵犯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病理分期显示Ⅲa期12例,Ⅲb期19例,Ⅳ期1例。采用人造血管肺动脉重建术治疗,并从手术可行性、手术技巧及手术的优缺点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31例患者术后7~10d出院;1例患者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治疗20d后出院。术后最远期患者随访3年,均未发现重建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及血流受阻情况。术后1、2、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3%、9.4%和3.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1%、6.3%和6.3%。32例患者中,鳞状细胞癌22例,腺癌10例,两组1、2、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48,P=0.15;χ2=7.82,P=0.11;χ2=6.76,P=0.12)。结论人造血管肺动脉重建术治疗肺动脉主干受侵犯的中央型肺癌减少了全肺切除术的施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健康肺叶,手术治疗效果佳,创伤较全肺切除小。
尹小川洪志鹏何静洪文娟太祥熊国盛赵炜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肺动脉重建人工血管
半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食管吻合技巧和方式直接改变了吻合口的几何形状与空间,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降低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吻合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83例,其中采用胃食管颈部半机械侧-侧吻合方式39例(实验组);采用全手工端-侧吻合方式4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吻合方式术后吻合口的宽度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实验组吻合口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半机械侧-侧吻合方式能有效降低颈部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黄韬洪文娟张璟管琳熊国盛赵炜洪志鹏
关键词:食管癌颈部吻合吻合口狭窄机械吻合
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估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12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所有患者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埃克替尼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完全缓解3例(5.00%),部分缓解15例(25.00%),稳定28例(46.67%),出现进展14例(23.33%)。客观缓解率为30.00%,疾病控制率为76.67%,一年内的生存率为55.00%。腹泻反应11例(18.33%),为I~Ⅱ级;皮疹反应29例(48.33%);转氨酶明显升高反应的有2例(3.33%),所有患者中都没有出现血液学毒性患者。结论晚期NSCLC患者采取分子靶向药物埃克替尼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控制率相对较高,没有出现血液学毒性,药物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孙红文周华赵培珠杨林珠雷常成熊国盛段晋
关键词:分子靶向药物埃克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右侧单肺移植术治疗双肺多发性囊肿合并感染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单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6年1月为1例双肺多发性囊肿合并感染患者施行了右侧单肺移植手术。结果术后用同步间隙指令性通气(SIMV)模式辅助呼吸48h后拔除气管内插管。胸部X线片和CT示:移植肺清晰,肺扩张和血液灌注良好,未见异常密度阴影。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肺功能明显提高,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增加0.74L,最大通气量(MVV)增加31.08L/min。住院64d痊愈出院。出院后5个月余肺功能正常,MVV%为66.0%,大小气道功能和肺通气储备功能接近正常。随访1年患者身体健康,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有明确的手术适应证、良好的肺保存、移植技术和合理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肺移植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保证。
洪志鹏尹小川李定彪张璟段晋太祥余庆鹤黄韬杨林珠熊国盛
关键词:肺移植单肺肺囊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