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超

作品数:37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0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戏曲
  • 9篇传奇
  • 7篇明清
  • 6篇文人
  • 5篇代文
  • 5篇尊体
  • 5篇文体
  • 5篇传奇戏曲
  • 4篇明代
  • 3篇戏曲创作
  • 3篇词学
  • 2篇电流
  • 2篇汤沈之争
  • 2篇曲家
  • 2篇文学
  • 2篇明代文人
  • 2篇晶体管
  • 2篇开关比
  • 2篇考论
  • 2篇可重构

机构

  • 25篇安庆师范学院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作者

  • 34篇汪超
  • 2篇李小进
  • 2篇涂育珍
  • 2篇石艳玲
  • 2篇孙亚宾
  • 1篇潘火强
  • 1篇谭帆
  • 1篇刘敏

传媒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郑州师范教育
  • 1篇戏剧文学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文艺研究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古籍研究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戏曲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出版科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戏曲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清江南曲坛“松江曲派”质疑
2014年
文章针对"松江曲派"的提出,着重通过曲家、曲社、曲论的具体论析,参照以文学流派形成确立的主要特征,揭示出"松江曲派"的界定仍存在诸多悬疑。同时,试图通过对"松江曲派"的考论,进一步认识明清之际的松江曲坛,以此抛砖引玉重新评价松江曲坛的戏曲成就。
汪超
论明清曲论的规范曲学被引量:1
2011年
明清之际"规范曲学"命题,主要针对文人传奇的发展而展开,侧重于传奇文体体性的规范,并以此规范来指导当时传奇的创作,促进文人传奇发展的繁荣。同时,"规范曲学"自身亦存在相对性的特征。
汪超
关键词:传奇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的教学思考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必须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发掘古代文论的新内容,突出教学的细化与优化:细化在于细分古代文论的丰富内涵,细读与当下文化思潮的契合,细致诠释审美、思辨、教育等文论价值;优化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以强化古代文论的传统性,梳理古代文论的条理性,确立古代文论的学术性,构建古代文论的当代性,实现古代文论的多层次教学。
汪超
关键词:教学
词学尊体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09年
关于词学理论中"尊体"现象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研究者颇为关注的命题,以此作为审视词论的新视角,展开词学发展的重新解读。文章全面梳理过去相关论文,对其内容进行剖析和探讨,以期对于各文体尊体现象研究予以启示。
汪超
关键词:词学尊体
论明代文人评点戏曲的身份介入与视角转变
2015年
明代文人对于戏曲的喜好,除了文本的创作、阅读以及剧目的排演、欣赏,进行自我主体视角的评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作为明代文学批评的突出形式,评点成为明代文人关注戏曲的特殊方式和重要领域。限于不同的身份立场,评点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各自不同,形成明代戏曲评点内容的百花齐放。明代文人着意于在文本评点中展现自我特质,或凸显我之评点异于他人之处,或强化评点他人作品代我之言,突出评点者自我的思想情感,刻印下文人自我的主体印迹。
汪超
关键词:明代文人戏曲创作明代文学明代戏曲臧懋循
一种嵌入式沟道的可重构场效应晶体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沟道的可重构场效应晶体管,包括水平排列的鳍式沟道、水平或垂直排列的纳米片沟道或水平或垂直排列的纳米线沟道,包裹沟道的栅极氧化物,在栅极氧化物外侧的关于器件中线对称的控制栅极和极性栅极,在控制栅极与极...
孙亚宾汪超石艳玲李小进
论明清文人传奇戏曲与八股文的文体交互
明清两代统治阶级确立科举制度,"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
汪超
文献传递
论“以词为曲”与明代曲坛的风格嬗变
2015年
"以词为曲"的创作风气,是传奇戏曲文人化的产物,尤以郑若庸等吴中曲家的创作最为突出。他们重视文词的典丽藻饰,集中反映"才士"的文人才情,同时又呈现出较为浓郁的吴中色彩。这既源于受当时"后七子"崇古观念的影响,着重于文辞修饰的功力,同时又得力于文坛盟主王世贞等人的鼓吹。
汪超
论明清传奇戏曲的特殊文体“四节体”被引量:2
2014年
明清传奇戏曲特殊文体的"四节体",打破了一人一事的传统模式,将传奇情节分为若干节段,藉以完成传奇戏曲主题思想的阐述。这一特殊文体现象的背后,隐含着时代推动与文体观念的变革,具体体现在"寓言体"创作方式的改变、传奇杂剧文体之间的破体现象、传奇戏曲叙事模式的突破等。"四节体"的出现具有文体突破革新意义,丰富了传奇戏曲文体的风貌,但同时又是文人的自我游戏之作,体现出案头之曲的创作趋向。
汪超
关键词:明清传奇
论“传奇观”与明清戏曲小说的文体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明清戏曲小说均以"传奇"为核心的关键词,二者存在着概念内涵的趋近类同,既具备传"奇"理念的诸多共性,又存在"别是一家"的传奇特性:小说强化可读性的一面,突出览阅称赏的传奇色彩;戏曲着力可观性的一面,追求舞台动人的传奇效果。明清文人"传奇"理念的演绎,不仅在于奇人奇事的叙事铺衍,而且还在于奇文奇书的审美观照,同时完成文人自我奇才奇气的抒发传达。
汪超
关键词:戏曲小说文体传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